查古籍
白頭翁二兩(苦寒) 黃連(苦寒) 黃柏(苦寒) 秦皮(苦寒)各三兩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四逆湯,攻表桂枝湯。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下利后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嘔而脈弱,小便復(fù)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fù)極汗出者,以其人外氣怫郁,復(fù)與之水,以發(fā)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傷寒,噦而腹?jié)M,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白頭翁二兩(苦寒) 黃連(苦寒) 黃柏(苦寒) 秦皮(苦寒)各三兩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四逆湯,攻表桂枝湯。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下利后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嘔而脈弱,小便復(fù)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fù)極汗出者,以其人外氣怫郁,復(fù)與之水,以發(fā)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傷寒,噦而腹?jié)M,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