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懸解》 吳茱萸證二十五 厥陰二十六

    【378】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方在陽明六十(方【81】)。

    胃氣上逆,濁陰涌泛,則生干嘔。胃逆肺阻,清氣堙郁,則化痰涎。胃逆而膽火升炎,津液涌沸,則沫生焉,譬猶湯沸而沫起也。胃逆而濁陰升塞,頭上氣滯,故痛生焉。是少陽、陽明之病,而見之厥陰者,肝膽同氣也。緣肝脾寒陷,故膽胃沖逆如此,宜吳茱萸湯,參、甘,補(bǔ)中而培土,茱、姜,溫寒而降逆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