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復元丹
治水腫。夫心腎真火,能生脾胃真土,今真火氣虧,不能滋養(yǎng)真土,故土不制水,水液妄行,三焦不瀉,氣脈閉塞,樞機不通。喘息奔急,水氣盈溢,滲漏經絡,肢膚溢滿,足脛尤甚,兩目下腫,股間冷,口苦舌干,心腹堅脹,不得正偃,偃則咳嗽,小便不通,夢中虛驚,不能安臥。
附子(炮,二兩)南木香(煨)茴香(炒)川椒(炒去汗)獨活濃樸(去皮,銼,姜制,豆蔻(煨)檳上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以時,紫蘇湯下。此藥世傳屢驗,未當示人,其間消喘作。
禹余糧丸
治十種水氣。凡腳膝腫,上氣喘滿,小便不利,但是水氣,悉皆治之。
蛇黃(大者,三兩,以新錢銚盛入一稱,炭火中燒蛇黃與銚子一般通紅,用鉗取銚子出,便兩,先入一稱,炭火中燒通赤,傾藥凈磚地上,候冷,研無聲即止)以三物為主,其次量人虛實入下項藥。(治水多是取轉,惟此方三物既非大戟、甘遂、芫花人皆可服。)羌活木香茯苓川芎牛膝(酒浸)白豆蔻(炮)土茴香(炒)蓬術(炮)桂心干姜兩,虛人老人上為末,拌極勻,以湯浸蒸餅,去水,和藥再搗極勻,丸如梧子大。食前,溫酒、白湯任許調病
實脾散
治陰水,先實脾土。
濃樸(去皮,姜制,炒)白術木瓜(去穣)木香(不見火)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炮,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以時服。
加味腎氣丸
治腎虛腰重腳腫,小便不利。
附子(炮,二兩)白茯苓(去皮)澤瀉山茱萸(取肉)山藥(炒)車前子(酒蒸)牡丹皮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木香流氣飲
治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喘急,水道澀赤。(方見諸氣類。)
神助散
(舊名葶藶散)治十種水氣,面目四肢遍身俱腫,以手按之,隨手而起,咳嗽喘急,脹,口苦舌干,小便赤澀,大便不利。
澤瀉(二兩)椒目(一兩半)黑牽牛(微炒,取末,二兩半)豬苓(去黑皮,二兩)葶藶(上銼散。每服以蔥白三莖,漿水一盞,煎至半盞,入酒半盞,調藥三錢,絕早面向東服。
如得后,必須大將息,及斷鹽、房室等三年。
加味控涎丸
治熱證,消浮,退腫,下水,大效。(方見喘急類。)
疏鑿飲子
治水氣,通身洪腫,喘呼氣急,煩躁多渴,大小便不利,服熱藥不得者。
澤瀉赤小豆(炒)商陸羌活(去蘆)大腹皮椒目木通秦艽(去蘆)檳榔茯苓皮
通苓散
治腫滿,口燥咽干,小便絕少。(方見傷暑類。)
赤小豆湯
治年少血氣俱熱,遂生瘡疥,變?yōu)槟[滿,或煩或渴,小便不利。
商陸赤小豆(炒)當歸(去蘆,炒)澤瀉連翹仁赤芍藥漢防己木豬苓(去皮)桑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熱甚者,加犀
三仁丸
治水腫,喘急,大小便不利。
郁李仁杏仁(炮,去皮尖)薏苡仁(各一兩)上為末,米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不拘時,米飲下。
分心氣飲
行滯氣,去浮滿,利漩大效。(方見諸氣類。)
三和散
和暢三焦,治痞脹浮腫。加赤茯苓一兩,可以和氣利水。(方見諸氣類。)
涂臍膏
治水腫,小便絕少。
地龍豬苓(去皮)針砂(各一兩)上為末,擂蔥涎調成膏,敷臍中約一寸高,闊絹帛束之,以小便多為度,日兩易。
五皮散
治脾水,四肢頭面悉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故,不喘,不渴,脈不浮。
大腹皮(炙)桑白皮(炙)茯苓皮生姜皮陳橘皮(各等分)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熱服,日二三服,效。一方,用青木香丸,
麻黃甘草湯
治水腫,從腰以上俱腫,以此湯發(fā)汗。
麻黃(去根節(jié),四兩)甘草(二兩)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煮麻黃再沸,內甘草煎至八分,取汁,慎風冷。有人患氣促
芫花丸
消水腫。
大巴豆(二七粒,去殼)葶藶子大黃桂枝芫花杏仁(各等分)上為末,米糊丸,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吞,五更早吃,下水大效。
牽牛湯
催發(fā)。
巴豆甘遂(各三錢)檳榔大戟當歸(各五錢)青皮黑牽牛(取頭末。各一兩)上為末,用一大錢,葶藶子煎湯調下。五更初吃,下水效。
蓯蓉散
用補。
木香(五錢)肉豆蔻(煨)肉蓯蓉(酒洗,灸。各一兩)上為末。每服一大錢,米飲調下。忌生冷油面。
烏鯉魚湯
治水腫,消腫,及四肢腫。
烏鯉魚(一個)赤豆桑白皮白術陳皮(各一兩)蔥白(五根)上用水三碗同煮,不可入鹽,先吃魚,后服藥。
郁李仁散
治腫滿,小便不利。
陳皮郁李仁檳榔茯苓白術(各一兩)甘遂(五錢)上為末。每服二錢,姜、棗湯下。
羌活散
治水氣腫。
羌活蘿卜子(炒。各一兩)上為末。用酒調下。
紅豆散。
丁香木香緊皮(各三錢)縮砂紅豆白姜桂枝陳皮青皮桔梗胡椒(各五錢)上為末。每服二錢,秋石湯調下。
紫金丸
白姜香附子(炒去毛)紫金皮石菖蒲青木香針砂(紅)上各等分,為末,米糊丸。用三十丸,第一茶清下,第二商陸根湯下,第三赤小豆湯下。
常
防風散
治風腫皮粗,麻木不仁,或時疼痛。
麻黃(去節(jié))牽牛(炒,取頭末)甘草(各分半。炙)杏仁(去皮)防風半夏(泡)芍藥上銼散,每服三錢,姜四片,蘇葉三皮,煎服。
茯苓散
治諸氣腫等疾。
芫花(醋炒)澤瀉郁李仁甜葶藶漢防己本(各二錢半)陳皮白茯苓白檳榔為末。每服一錢,桑白皮煎湯,空心調下。取下碧綠水如爛羊脂即瘥。未盡,隔日又服,腫治腳腫方,小績命湯加羌活一倍煎,服之遂愈。(方見風科虛證。)
背腫方
以煉石涂之,立瘥。
烏梅醋法∶
治手指甲頭腫。用烏梅捶碎,去核肉,只取仁研,米醋調,入指漬之,自愈。
腮腫方
以赤小豆為末,敷之立效!
陰腫方
治男子陰腫,大如升,核痛,人所不能治者。以馬鞭草搗爛涂之。
治婦人陰腫堅硬方,枳實半斤碎,炒令熱,舊帛裹熨,冷即易之。
灸法∶
足第二指上一寸半,隨年壯。又灸兩大手指縫頭,七壯,治水氣,通身腫滿,效。太腎俞各百壯,治虛勞浮腫效!
(公元 588 年)劉宋,雷斅著。三卷。是論述藥物加工制作的專書。原書已佚,其內容散見于《證類本草》中,近人有輯本。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復元丹
治水腫。夫心腎真火,能生脾胃真土,今真火氣虧,不能滋養(yǎng)真土,故土不制水,水液妄行,三焦不瀉,氣脈閉塞,樞機不通。喘息奔急,水氣盈溢,滲漏經絡,肢膚溢滿,足脛尤甚,兩目下腫,股間冷,口苦舌干,心腹堅脹,不得正偃,偃則咳嗽,小便不通,夢中虛驚,不能安臥。
附子(炮,二兩)南木香(煨)茴香(炒)川椒(炒去汗)獨活濃樸(去皮,銼,姜制,豆蔻(煨)檳上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以時,紫蘇湯下。此藥世傳屢驗,未當示人,其間消喘作。
禹余糧丸
治十種水氣。凡腳膝腫,上氣喘滿,小便不利,但是水氣,悉皆治之。
蛇黃(大者,三兩,以新錢銚盛入一稱,炭火中燒蛇黃與銚子一般通紅,用鉗取銚子出,便兩,先入一稱,炭火中燒通赤,傾藥凈磚地上,候冷,研無聲即止)以三物為主,其次量人虛實入下項藥。(治水多是取轉,惟此方三物既非大戟、甘遂、芫花人皆可服。)羌活木香茯苓川芎牛膝(酒浸)白豆蔻(炮)土茴香(炒)蓬術(炮)桂心干姜兩,虛人老人上為末,拌極勻,以湯浸蒸餅,去水,和藥再搗極勻,丸如梧子大。食前,溫酒、白湯任許調病
實脾散
治陰水,先實脾土。
濃樸(去皮,姜制,炒)白術木瓜(去穣)木香(不見火)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炮,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以時服。
加味腎氣丸
治腎虛腰重腳腫,小便不利。
附子(炮,二兩)白茯苓(去皮)澤瀉山茱萸(取肉)山藥(炒)車前子(酒蒸)牡丹皮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木香流氣飲
治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喘急,水道澀赤。(方見諸氣類。)
神助散
(舊名葶藶散)治十種水氣,面目四肢遍身俱腫,以手按之,隨手而起,咳嗽喘急,脹,口苦舌干,小便赤澀,大便不利。
澤瀉(二兩)椒目(一兩半)黑牽牛(微炒,取末,二兩半)豬苓(去黑皮,二兩)葶藶(上銼散。每服以蔥白三莖,漿水一盞,煎至半盞,入酒半盞,調藥三錢,絕早面向東服。
如得后,必須大將息,及斷鹽、房室等三年。
加味控涎丸
治熱證,消浮,退腫,下水,大效。(方見喘急類。)
疏鑿飲子
治水氣,通身洪腫,喘呼氣急,煩躁多渴,大小便不利,服熱藥不得者。
澤瀉赤小豆(炒)商陸羌活(去蘆)大腹皮椒目木通秦艽(去蘆)檳榔茯苓皮
通苓散
治腫滿,口燥咽干,小便絕少。(方見傷暑類。)
赤小豆湯
治年少血氣俱熱,遂生瘡疥,變?yōu)槟[滿,或煩或渴,小便不利。
商陸赤小豆(炒)當歸(去蘆,炒)澤瀉連翹仁赤芍藥漢防己木豬苓(去皮)桑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熱甚者,加犀
三仁丸
治水腫,喘急,大小便不利。
郁李仁杏仁(炮,去皮尖)薏苡仁(各一兩)上為末,米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不拘時,米飲下。
分心氣飲
行滯氣,去浮滿,利漩大效。(方見諸氣類。)
三和散
和暢三焦,治痞脹浮腫。加赤茯苓一兩,可以和氣利水。(方見諸氣類。)
涂臍膏
治水腫,小便絕少。
地龍豬苓(去皮)針砂(各一兩)上為末,擂蔥涎調成膏,敷臍中約一寸高,闊絹帛束之,以小便多為度,日兩易。
五皮散
治脾水,四肢頭面悉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故,不喘,不渴,脈不浮。
大腹皮(炙)桑白皮(炙)茯苓皮生姜皮陳橘皮(各等分)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熱服,日二三服,效。一方,用青木香丸,
麻黃甘草湯
治水腫,從腰以上俱腫,以此湯發(fā)汗。
麻黃(去根節(jié),四兩)甘草(二兩)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煮麻黃再沸,內甘草煎至八分,取汁,慎風冷。有人患氣促
芫花丸
消水腫。
大巴豆(二七粒,去殼)葶藶子大黃桂枝芫花杏仁(各等分)上為末,米糊丸,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吞,五更早吃,下水大效。
牽牛湯
催發(fā)。
巴豆甘遂(各三錢)檳榔大戟當歸(各五錢)青皮黑牽牛(取頭末。各一兩)上為末,用一大錢,葶藶子煎湯調下。五更初吃,下水效。
蓯蓉散
用補。
木香(五錢)肉豆蔻(煨)肉蓯蓉(酒洗,灸。各一兩)上為末。每服一大錢,米飲調下。忌生冷油面。
烏鯉魚湯
治水腫,消腫,及四肢腫。
烏鯉魚(一個)赤豆桑白皮白術陳皮(各一兩)蔥白(五根)上用水三碗同煮,不可入鹽,先吃魚,后服藥。
郁李仁散
治腫滿,小便不利。
陳皮郁李仁檳榔茯苓白術(各一兩)甘遂(五錢)上為末。每服二錢,姜、棗湯下。
羌活散
治水氣腫。
羌活蘿卜子(炒。各一兩)上為末。用酒調下。
紅豆散。
丁香木香緊皮(各三錢)縮砂紅豆白姜桂枝陳皮青皮桔梗胡椒(各五錢)上為末。每服二錢,秋石湯調下。
紫金丸
白姜香附子(炒去毛)紫金皮石菖蒲青木香針砂(紅)上各等分,為末,米糊丸。用三十丸,第一茶清下,第二商陸根湯下,第三赤小豆湯下。
常
防風散
治風腫皮粗,麻木不仁,或時疼痛。
麻黃(去節(jié))牽牛(炒,取頭末)甘草(各分半。炙)杏仁(去皮)防風半夏(泡)芍藥上銼散,每服三錢,姜四片,蘇葉三皮,煎服。
茯苓散
治諸氣腫等疾。
芫花(醋炒)澤瀉郁李仁甜葶藶漢防己本(各二錢半)陳皮白茯苓白檳榔為末。每服一錢,桑白皮煎湯,空心調下。取下碧綠水如爛羊脂即瘥。未盡,隔日又服,腫治腳腫方,小績命湯加羌活一倍煎,服之遂愈。(方見風科虛證。)
背腫方
以煉石涂之,立瘥。
烏梅醋法∶
治手指甲頭腫。用烏梅捶碎,去核肉,只取仁研,米醋調,入指漬之,自愈。
腮腫方
以赤小豆為末,敷之立效!
陰腫方
治男子陰腫,大如升,核痛,人所不能治者。以馬鞭草搗爛涂之。
治婦人陰腫堅硬方,枳實半斤碎,炒令熱,舊帛裹熨,冷即易之。
灸法∶
足第二指上一寸半,隨年壯。又灸兩大手指縫頭,七壯,治水氣,通身腫滿,效。太腎俞各百壯,治虛勞浮腫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