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因驚心氣不行,郁而生涎,涎結為飲,遂為大疾,忪悸損KT ,不自勝持。少小遇驚,尤宜服之,但中寒者不宜服。
寒水石( ) 滑石(水飛,各一兩) 甘草(生,一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則新汲水下,怯寒則煎姜棗湯下。入龍腦少許尤佳,小兒量歲與之。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龔廷賢(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因驚心氣不行,郁而生涎,涎結為飲,遂為大疾,忪悸損KT ,不自勝持。少小遇驚,尤宜服之,但中寒者不宜服。
寒水石( ) 滑石(水飛,各一兩) 甘草(生,一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則新汲水下,怯寒則煎姜棗湯下。入龍腦少許尤佳,小兒量歲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