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梔子、帶杷紅棗、帶皮杏仁、蔥須各七個(gè),黃米一撮,飛羅面(不拘多少),雞子清一個(gè),共搗爛攤布上,圍在臍中間,上下用寬帶扎緊,三日一換,至重者三服愈。
《時(shí)病論》(公元 1882 年)清.雷豐(少逸)著。八卷。闡述四時(shí)的“伏氣”、“新感”等急性熱病,立法清晰,為有關(guān)溫?zé)岵?重要著作之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梔子、帶杷紅棗、帶皮杏仁、蔥須各七個(gè),黃米一撮,飛羅面(不拘多少),雞子清一個(gè),共搗爛攤布上,圍在臍中間,上下用寬帶扎緊,三日一換,至重者三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