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品匯精要》 木之木

    作者: 王好古

    無毒植生

    醋林子療蛔咬心痛及痔漏下血并久痢不瘥尤治小兒疳蛔咬心腹脹滿黃瘦下寸白蟲單搗為末酒調(diào)一錢匕服之甚效(出圖經(jīng))【苗】(圖經(jīng)曰)其木高丈余枝條紫茂三月開花色白四出九月十月結(jié)子累累數(shù)十枚成朵生青熟赤略類櫻桃而蒂短彼土人多以鹽醋收藏以充果食之生津液醒酒止渴及熟采之陰干和核用其葉味酸夷獠人采得入鹽和魚食之勝用醋也【地】(圖經(jīng)曰)出邛州山野林菁中【時(shí)】(生)春生葉(采)無時(shí)取子【收】陰干【用】子【色】赤【味】酸【性】溫收【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禁】不可多食令人口舌粗折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機(jī)(石出、省之)著。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門、附方 165 個(gè)。主張治外科必須根據(jù)人體內(nèi)部的情況,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義》(公元 1335 年)元.齊德之著。二卷。參諸家方論有關(guān)瘡腫之說,首載診候,次論血、氣、色、脈、后敘癰、疽、瘡、腫的治療等。強(qiáng)調(diào)整體觀念,倡導(dǎo)攻補(bǔ)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較早者。對癰疽瘡瘍等癥的因癥診治等,尤其對癰疽的淺深、寒熱、虛實(shí)、緩急、吉兇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領(lǐng) 而成書。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趙宜真
  • 作者:
  • 作者:
    羅浮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