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評注產(chǎn)科心法》 產(chǎn)后心腹諸痛

    作者:

    心腹痛各有不同,有瘀血凝結(jié),有飲食停滯者,有風(fēng)冷客進(jìn)者,《指掌》分為各類,未免煩衍。吾總歸一門,大抵初痛總宜服生化湯,去瘀生新,二三劑,當(dāng)有痛即止矣。如或瘀積小腹不散,轉(zhuǎn)側(cè)若刀錐刺痛者,手不可按,痛而不移者,用失笑丸主之,佐花蕊石散二錢,瘀行痛止。如感風(fēng)寒者,必口鼻氣冷。停食者,必吞酸滿悶。二此者俱用二香散主之。若中氣虛寒,腹中冷痛,必喜熱物熨之,喜手按而痛稍緩,用理中湯加肉桂溫之。如小腹氣從下逆,沖而上痛,連心腹者,忽聚忽散,此皆瘕氣也,另用橘核丸主之。如小腹有塊,手不可按者,瘀血壅滯,名曰兒枕痛,并用失笑丸。若瘀不散,久防生腸癰,即于后編查看,審細(xì)治之。

    生化湯(見前玉門不閉或加肉桂)失笑丸(見前包衣不下)花蕊石散(見前)。

    二香散

    香附(二錢) 廣木香(一錢) 砂仁(五分) 陳皮(五分) 炙草(五分) 炮姜(一錢) 生姜(一片)

    水煎服。

    理中湯

    白術(shù)(二錢) 炙草(七分) 干姜(一錢) 人參(一錢)

    煎服。有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

    橘核丸

    橘核(鹽酒炒,二兩) 小茴香 川楝子(煨去肉) 桃仁(炒去皮尖,雙仁不用) 香附 山楂核(炒)

    以上各一兩為末,紅花、廣木香各(五錢)為末,神曲(三兩),打糊為丸,每服三錢,開水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