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評(píng)注產(chǎn)科心法》 子腫

    作者: ?

    (又名子氣、子滿、胎水)

    妊娠婦人,常有面目腿足腫脹,故有各腫之名,其實(shí)皆由脾土不足以傳化水谷之濕,而胞胎壅遏,膀胱不化,水泛橫流,致肺氣不降而喘息,小便淋漓不利,古方用鯉魚湯、葵茯湯、白術(shù)散,皆有妙處。予每用五皮飲,如水腫之治,亦多驗(yàn)。蓋一體水癥也,此方簡而易,不已再用鯉魚湯,惟參術(shù)不宜早補(bǔ),補(bǔ)則填塞不通,總宜利濕為先。如體濃者,或輕而小便利者,亦可不必治,待生子后而自消矣。此皆以體而言,不致脹滿難過。

    鯉魚湯

    白術(shù)(四兩) 生姜(一兩) 茯苓(四兩) 當(dāng)歸(二兩) 白芍(二兩) 鯉魚(一尾重斤)

    先以水煮鯉魚取汁,澄清,以汁煎藥,分五次服。

    葵茯湯

    冬葵子(半斤,炒) 茯苓(三兩)

    共為末,每米飲湯,服三錢。

    白術(shù)散

    土炒白術(shù)(一錢五分) 茯苓(一錢五分) 澤瀉(八分) 陳皮(五分) 姜皮(五分) 大腹皮(一錢二分) 木香(三分)

    原方無分兩。

    加味五皮飲

    桑白皮(一錢五分) 大腹皮(一錢五分,此味只可治胎腫,常見治水腫者,服之愈大,須慎用) 茯苓皮(一錢五分) 新會(huì)皮(一錢五分) 紫蘇梗(一錢五分) 車前子(一錢五分) 老姜皮(八分) 五加皮(一錢五分)

    二三劑后再加白術(shù)、茯苓,消去大半,然后再用六君子湯,補(bǔ)其脾氣,亦宜食淡,淡以滲利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