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斬鬼丹(一)
川芎 秦艽 柴胡 吳茱萸(泡) 芫花(醋炙) 巴戟 巴霜 僵蠶(炒)
蜜丸酒下,出惡物即愈。
雄黃丸(二)
雄黃 鬼臼 朱砂 巴霜 獺肝 蜥蜴(炙) 蜈蚣(炙)
清湯下,服過前方,既下惡物,即以補元為要。
七寶丹(三)
紫蘇 大腹皮 炙甘草 人參 當歸 白芍 川芎 生姜 蔥白
見 丸(四)
附子(制) 干姜 茴香(炒) 吳茱萸(鹽水炒) 巴戟 肉桂 莪術(shù)(醋炒) 桃仁(炒) 延胡索(醋炒)
勝金散(五)
鹽豉(一兩) 麝香(一錢)
青布包,燒炭研末,秤錘燒赤,淬酒下。
三蛻散(六)
蛇蛻(炒焦) 蟬蛻(焙燥) 發(fā)灰
益母草湯調(diào)下。
失笑散(七)
生蒲黃 五靈脂
牛膝散(八)
懷牛膝 川芎 生蒲黃 肉桂 樸硝(少許)
起憂散(九)
當歸 川芎 赤芍 肉桂 丹皮 生蒲黃 五靈脂 沒藥 延胡索 白芷
黑神散(十)
黑豆 地黃 當歸 赤芍 生蒲黃 炮姜 炙甘草 肉桂(研)
童便下。
神仙回膿散(十一)
大黃(炒) 白芷 木香 沉香 沒藥 蛤粉 穿山甲(炙)
每服一丸,重一錢五分,參湯下。
抵圣湯(十二)
茯苓 炙甘草 陳皮 半夏 人參 赤芍 澤蘭 生姜
《千金》神造湯(十三)
蟹爪(一升) 阿膠(二兩) 炙甘草(一兩)
琥珀地黃丸(十四)
琥珀 蒲黃(炒) 延胡索(粘米炒) 生地 生姜
生地汁浸生姜渣,生姜汁浸生地渣,蜜丸。
一靈三圣散(十五)
干荷葉 干地黃 粉丹皮 生蒲黃(另研末,以前三味煎湯,送下)
荷葉散(十六)
荷葉 地黃汁 延胡索(醋炒)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斬鬼丹(一)
川芎 秦艽 柴胡 吳茱萸(泡) 芫花(醋炙) 巴戟 巴霜 僵蠶(炒)
蜜丸酒下,出惡物即愈。
雄黃丸(二)
雄黃 鬼臼 朱砂 巴霜 獺肝 蜥蜴(炙) 蜈蚣(炙)
清湯下,服過前方,既下惡物,即以補元為要。
七寶丹(三)
紫蘇 大腹皮 炙甘草 人參 當歸 白芍 川芎 生姜 蔥白
見 丸(四)
附子(制) 干姜 茴香(炒) 吳茱萸(鹽水炒) 巴戟 肉桂 莪術(shù)(醋炒) 桃仁(炒) 延胡索(醋炒)
勝金散(五)
鹽豉(一兩) 麝香(一錢)
青布包,燒炭研末,秤錘燒赤,淬酒下。
三蛻散(六)
蛇蛻(炒焦) 蟬蛻(焙燥) 發(fā)灰
益母草湯調(diào)下。
失笑散(七)
生蒲黃 五靈脂
牛膝散(八)
懷牛膝 川芎 生蒲黃 肉桂 樸硝(少許)
起憂散(九)
當歸 川芎 赤芍 肉桂 丹皮 生蒲黃 五靈脂 沒藥 延胡索 白芷
黑神散(十)
黑豆 地黃 當歸 赤芍 生蒲黃 炮姜 炙甘草 肉桂(研)
童便下。
神仙回膿散(十一)
大黃(炒) 白芷 木香 沉香 沒藥 蛤粉 穿山甲(炙)
每服一丸,重一錢五分,參湯下。
抵圣湯(十二)
茯苓 炙甘草 陳皮 半夏 人參 赤芍 澤蘭 生姜
《千金》神造湯(十三)
蟹爪(一升) 阿膠(二兩) 炙甘草(一兩)
琥珀地黃丸(十四)
琥珀 蒲黃(炒) 延胡索(粘米炒) 生地 生姜
生地汁浸生姜渣,生姜汁浸生地渣,蜜丸。
一靈三圣散(十五)
干荷葉 干地黃 粉丹皮 生蒲黃(另研末,以前三味煎湯,送下)
荷葉散(十六)
荷葉 地黃汁 延胡索(醋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