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論)婦人產(chǎn)后沖任俱虛。氣血離經(jīng)。失于將理。氣道行澀。惡露不下。則令人煩懊冒悶。臍腹堅痛。通行敗血。升降陰陽。則病可愈。不治則變產(chǎn)癥瘕。羸瘦之病也。夫產(chǎn)后腹內(nèi)惡血刺疼痛者。內(nèi)藏虛或挾風冷。致惡血凝滯。不得宣通故也。皆由產(chǎn)時惡露下少。胞絡之間。
有
方
治產(chǎn)后血氣。
產(chǎn)后血氣痛。只有凌霄花。搗來調(diào)酒下。其驗實然佳。
敗醬湯治產(chǎn)后惡血不除。與氣相搏。腹疼痛。
敗醬桂(去粗皮)劉寄奴(各三分)牡丹皮木香芎(各半兩)上細篩。
每服二錢。以水一盞。入地黃一分。煎取七分。再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鬼箭羽湯治產(chǎn)后血氣不散。攻心腹刺痛。脹滿氣喘。
鬼箭羽當歸(切焙)白術(shù)(銼炒)桂(去粗皮各二兩)細辛(去苗葉一兩半)生干地黃(
麒麟竭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血氣不調(diào)。腹內(nèi)痛。
麒麟竭桂(去粗皮)當歸(銼微炒)蒲黃紅藍花木香沒藥延胡索干漆(碎炒煙出)赤芍藥(各半兩)上為散。每服二錢。以熱酒下。不拘時。
黃湯治產(chǎn)后血氣不利。腹急痛。上下攻沖。氣逆煩悶。
黃(銼碎)白術(shù)(銼炮)當歸(切炒)甘草(炙銼)人參(各一兩)白羊肉(一斤去脂膜切碎每服用三兩)上除羊肉外。搗為粗末。每服三錢。先以羊肉三兩切。用水三盞。
煮取一盞。澄清去滓沫。入前藥并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通口服。不拘時候。
干地黃湯治產(chǎn)后血暈不利?;蚋酗L冷。心腹痛。肢體虛冷。胸膈不快。
生干地黃(焙三兩)甘草(炙)當歸(切炒)桂(去粗皮)生姜(去皮切碎炒干各一兩)上
白術(shù)湯治產(chǎn)后血氣壅滯。攻心腹疼痛。或拘急脹滿。
白術(shù)(銼炒)當歸(銼炒)桑根白皮(銼各一兩半)細辛(去苗葉)大黃(銼炒令香)桂(去粗皮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芍藥湯治產(chǎn)后因血不快利。氣攻心腹疼痛。
芍藥(二兩)黃(銼)白芷人參芎當歸(切炒)生干地黃(焙)甘草(炙各一兩)白茯苓(去黑皮一兩半)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再入酒少許溫服。不拘時候。
地黃芍藥湯治產(chǎn)后血氣虛冷。攻心腹痛。
生干地黃(焙)芍藥當歸(銼炒)獨活(去蘆頭)細辛(去苗葉各二兩)桂(去粗皮)干姜(炮制)甘草(炙)吳茱萸(水浸經(jīng)宿炒令香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
水一盞。
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芎前胡湯治產(chǎn)后心腹痛。血氣不利。
芎(一兩)前胡(去蘆頭二分)黃芩(去黑心半兩)芍藥(一兩)蒲黃(一兩半)當歸(銼炒三分)桂(去粗皮三分)甘草(炙銼一兩)大黃(銼炒半兩)生地黃(焙二兩)桃仁(湯浸去皮尖另研三分)上粗搗篩。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三片。棗子一枚擘。同煎至七
桔梗湯治產(chǎn)后血氣攻心沖腹冷痛。煩滿不食。
桔梗(炒)當歸(切焙)劉寄奴(湯浸去白炒各一兩)桂(去粗皮)延胡索陳橘皮(湯浸去白炒各一兩)芍藥(二兩)白茯苓(去黑皮二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
煎至
芍藥湯治產(chǎn)后血氣攻心腹痛。
芍藥(二兩)桂(去粗皮)甘草(炙銼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
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琥珀煎治產(chǎn)后血羸。面色萎黃。惡血不盡。臍腹冷痛。
琥珀(研)牛膝(酒浸切焙)當歸(切焙)防風(去叉)蓽茇桃仁(去皮尖雙仁炒研)芎(各六兩)桂(去粗皮四兩)干姜(炮一兩)清酒(汁一升)生地黃(汁三升)蜜(三兩)酥(六兩)
治婦人黃。血沖氣。腹痛。
用好香附數(shù)升。搗去皮毛。須要凈白。用童子小便二停浸一夜。一半用好酸醋煮半日。
乃將童便浸的灑干。二味搗成細末。用酸醋煮面糊為丸。不問美酒鹽湯送下。不十日即便面色紅容。飯食加進勝常。顏貌速效如神。亦治男子黃腫。
子散(出圣惠方)治產(chǎn)后惡血刺。腹內(nèi)疼痛。
子(三分)赤芍藥(半兩)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劉寄奴(半兩)當歸(一兩銼微炒)蒲黃(三分)芎(半兩)上搗細粗羅為散。每服三錢。
以水一盞。入生地黃汁三合。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大黃散
治產(chǎn)后惡血攻腹。痛不可忍。
川大黃(一兩銼)干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桂心(一兩)生干地黃(一兩)干姜(半兩炮制銼)當歸(三分銼微炒)上為散。每服二錢。水酒各半中盞。煎至五分。
不計時候。去
益母草子散
治產(chǎn)后惡血。腹內(nèi)痛??诟尚耐磹灐?/p>
益母草子(半兩)劉寄奴(半兩)蕓薹子(三分微炒)肉桂(三分去粗皮)沒藥(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酒各半中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
琥珀散
治產(chǎn)后惡血不散。刺腹脅疼痛。心隔煩躁。虛氣上
沖。
眼見黑花。
琥珀紅藍花當歸沒藥牛李子蒲黃姜黃赤芍藥芫花(醋半匕炒令干)桂心(各半兩)益母草(三分)延胡索(三分)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diào)下一錢
牛李子散(出圣惠方)治產(chǎn)后惡攻心腹痛不可忍。
牛李子(一兩)桂心(一兩)紅藍花(半兩)蒲黃(半兩)當歸(半兩銼)棕櫚皮(二兩炒灰)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diào)下二錢。
鍛石散
治產(chǎn)后惡血攻刺。心腹疼痛。
(案∶此方缺藥味。)上以前九味。搗羅為散。先將地黃汁煎熟。即下蜜與酒酥。攪候容入眾藥末。以拗篦攪不住手。候以成膏。傾出瓷器盛。每服一匙。溫酒調(diào)下。不計時。
鱉甲當歸散治產(chǎn)后小腹結(jié)塊。痛不可忍。
鱉甲(醋炙去裙三兩)當歸(切焙)桃仁(去皮尖雙仁炒)芍藥京三棱(炮銼)桂(去粗皮各一兩)上為散。每服五錢??招臏鼐葡?。日再服。
辰砂妙香散
(出危氏方)
用生地黃當歸湯調(diào)立效。
(方見心臟門中心虛類)(按原方∶茯苓去皮。茯神去木并皮。山藥姜炙。遠志去心炒。黃炙。各一兩。人參。甘草炙。
桔梗炒。各半兩。辰砂三錢另研。木香二兩半。麝香一錢另研。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溫酒調(diào)下。)
劉寄奴散
治產(chǎn)后惡血沖心。不語。
劉寄奴(一兩)麝香(一分細研)當歸(銼微炒)芎桂心牛膝(去苗)益母草羌活生干地黃延胡索(以上各三分)上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令勻。不計時候。以溫酒生姜童子小便同調(diào)下二錢。
通神散
治產(chǎn)后敗血沖心。
蒲黃(一兩)肉桂(一兩去粗皮)當歸(半兩銼微炒)延胡索(半兩)砂(一分另研)琥珀(半兩)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diào)下二錢。
烏金散
治產(chǎn)后惡血沖心腹疼痛。
好墨梁上塵釜下墨豬胎衣赤鯉魚鱗(以上各一兩)上都燒為灰。入麝香一錢。
同研令細。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diào)下二錢。
治產(chǎn)后惡血不盡。沖心痛。氣促煩亂。
赤鯉魚鱗(三兩燒灰)棕櫚(三兩燒灰)灶尾墨(一兩)釜底墨(一兩)亂發(fā)(三兩燒灰)以上五味。入瓷瓶內(nèi)封固濟。候干。以炭燒須令通赤。候冷取出細研。
虻蟲(三分去翅足微炒)水蛭(三分微炒)麒麟竭(一兩)麝香(一分細研)當歸(半兩銼微炒)桂心(三分)上搗細羅為散。都杵令勻。不計時候溫服。生姜酒調(diào)下一錢。
或生
治產(chǎn)后敗血沖心疼痛。面青手足冷。
赤鯉魚鱗(二兩)室女頭發(fā)(二兩)伏龍肝(一兩)臘月豬脂水蛭(一兩)香墨(一兩)以上六味。入固濟了瓷瓶子內(nèi)。密封泥候干。用炭火再令通赤。候冷取出。細研入后藥。
桂心(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麝香(一分細研)上搗細羅為散。入前燒了藥同研令勻細。每服以豆淋酒調(diào)下一錢。
魚散
治產(chǎn)后惡血不散沖心痛。
魚(二兩)亂發(fā)(一兩)皂莢一挺(長七八寸者)砂(一兩)穿山甲(一兩半)香墨(半兩)上同入固濟了瓷瓶內(nèi)。泥封候干。用炭火燒須令通赤。待冷取出。入麝香一分。
同
玳瑁散
治產(chǎn)后敗血沖心暈絕。
玳瑁屑延胡索當歸(銼微炒)赤鯉魚鱗(各半兩燒灰)麝香(另細研三分)琥珀(另研)水蛭(炒令黃)丹皮益母草子香墨(以上各半兩)上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diào)下一錢。
赤龍鱗散
治產(chǎn)后惡血沖心。
又方
用兔頭炙令熱。以熨產(chǎn)婦腹。如刀絞痛者。熨之立定。
治痛不可忍。
取苦瓠蘆未經(jīng)開者。亦攪痛即開去子訖。以沸釅酢投中蒸熟。隨痛即令熨。冷即換極妙。
吳茱萸湯
(出千金方)
治產(chǎn)后血氣不利。心腹疼痛?;蚝驘帷;驎r吐。短
氣
乏力。氣倦。
吳茱萸(湯浸微炒一兩)防風(去叉)桔梗(炒)甘草(炙)干姜(炮制銼)細辛(去苗葉各半兩)生干地黃(焙)當歸(切炒各三分)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療血氣痛欲絕。
用槐雞為末。酒濃煎頓服。立效。
大黃干漆湯
治新產(chǎn)后有血腹中切痛。
大黃干漆干地黃桂心干姜(各二兩)上咀。以水三升。清酒五升。煮取三升。
去滓溫服。一升血當下。若仍不瘥。明旦服一升。滿三服病無不瘥。
四神散
(一名芎歸散出和劑方)
治產(chǎn)后留血不消。積聚作塊。急切疼痛。猶
如
遁口。心腹絞當歸芍藥川芎干姜(炮各等分)上為末。每服方寸匕。溫酒調(diào)下。日三服。
治婦人血氣痛。
干姜赤石脂上為末。醋為丸。每服五十丸。淡醋湯下立效。
鍛石(二兩打碎)赤鯉魚鱗(三兩)干藕節(jié)(四兩)亂發(fā)敗蒲(二兩)棕櫚皮(二兩)紅藍花(一兩)芫花(一兩)上都入瓷瓶子內(nèi)。使鹽泥固濟候干。以磚頭蓋頭。再用炭火半秤之。如人行一二里。還來其初。青煙出后。白煙出。經(jīng)一宿。冷取出搗羅細為散。加麝香一分。同研令細。每服以溫酒調(diào)下一錢。如人行三五里。再服。其惡血自下。
穿山甲散
治產(chǎn)后惡血在腹中痛不可忍。
穿山甲(一兩)孩子發(fā)(一兩十歲以上佳)干漆(一兩)紅藍花子(一兩)赤鯉魚鱗(二兩)灶突墨(二兩)上都入于瓷瓶內(nèi)。以瓦蓋口用鹽泥固濟。于蓋上開一竅。以大火燒令煙白
烏鴉散
治產(chǎn)后惡血腹中痛。
臘月烏鴉(一只去嘴爪)赤鯉魚鱗(一兩)桑木耳(一兩)童子發(fā)(一兩)香墨(半兩)砂(一兩)上都入一瓷瓶子內(nèi)。以六一泥固濟曝干。先用文火。煙出后。以武火。移時待冷。取出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一分。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diào)下二錢。
治產(chǎn)后惡血攻心腹痛。
赤鯉魚鱗(二兩)兔頭(二兩)亂發(fā)(一兩)棕櫚(一兩)干漆(一兩)虻蟲(半兩去翅足)水蛭(半兩)狗膽(三枚)香墨(一兩)上都入一瓷瓶子內(nèi)。密固濟候干。
用炭火燒須令通赤。待冷取出。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一分。每服不計時。以生姜溫酒調(diào)一錢。
黑神散
治產(chǎn)后一切惡血刺。腹內(nèi)疼痛。及發(fā)渴煩熱。
生干地黃鳥巢子槲葉棕櫚皮(一斤)好墨(一挺)童子發(fā)(四兩)上都入罐子中。以泥封裹令干。以炭火燒須令通赤。慢去火候。冷取出。搗細羅為散。不計時。熱酒下二錢。
當歸散
治產(chǎn)后惡血不散。攻心腹痛。
當歸(三分銼微炒)赤芍藥(一兩)劉寄奴(半兩)芎(三分)紅花(三分)桂心(半兩)延胡索(半兩)沒藥(半兩)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diào)下二錢。
砂丸
治產(chǎn)后惡血凝結(jié)不散。刺腹脅痛。
砂(細研)當歸(銼微炒)干姜(炮制銼)沒藥芫花(醋拌微炒)蓬莪術(shù)(各一兩)上搗細羅為散。研入砂令勻。在狗膽中以線系懸在灶后令干取出。更研以醋煮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熱酒當歸酒下五丸。
沒藥丸
治產(chǎn)后惡血攻刺。腹內(nèi)撮疼痛。宜服。利經(jīng)脈止疼痛。
沒藥(一兩)肉桂(三分去粗皮)當歸(銼微炒)芫花(醋拌炒令干)地黃(炒令黃)五靈脂干漆(搗碎炒煙出)蒲黃(各半兩)上搗羅為末。以醋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不計時候。以酒調(diào)下十丸。
子丸(出圣惠方)治積聚惡血攻刺。心腹及兩脅痛。
子延胡索肉桂(去粗皮)當歸(銼微炒各一兩)干漆(搗碎炒令煙出)五靈脂沒藥牡丹皮神曲(微銼各半兩)上搗羅為末。以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煎。生姜醋湯下二十丸溫酒下亦得。
砂丸(出圣惠方)治產(chǎn)后惡血氣。腹中刺疼痛。
砂(半兩細研)沒藥(一分)木香(一兩)桂心(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上搗羅為末。研入砂令勻。以醋煮面糊和為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姜酒下十丸。
紅藍花湯
治產(chǎn)后腹藏有惡血結(jié)滯。刺疼痛。
紅藍花(半兩)麒麟竭(半兩)砂(一兩細研)當歸(一兩銼微炒令黃)赤鯉魚鱗(一兩燒灰)青蛙(一枚去腹肚炙令焦)桂心(一兩)上搗羅為末。先以醋五升。于石鍋內(nèi)煎令沸。入諸藥末。一同煎如膏。取出于瓷合內(nèi)盛。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一茶匙。
芫花丸
治產(chǎn)后腹有積冷。惡血凝滯。攻心腹痛。不可忍者。
芫花(二兩另搗末)當歸(一兩銼微炒)砂(一兩細研)蓬莪術(shù)(三分)桂心(半兩)川大。
不計時候以醋湯下七丸。
治產(chǎn)后惡血積聚攻刺。心腹疼痛方。
(出圣惠方)砂(一兩)乳香(一兩)上都研細。用酒一升。白蜜二兩。攪拌令勻。于銀石器內(nèi)。
以慢火熬成膏。不計時候以暖酒調(diào)下半匙。
治產(chǎn)后惡血痛極甚方。
(出圣惠方)芫花(醋拌炒令黑一兩)灶突墨(一兩)(案∶此方缺制法及服法。)
(出圣惠方)用牛膝一兩半去苗。以酒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出圣惠方)用羌活一兩銼。以酒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溫二服。
(出圣惠方)用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干微炒。以酒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分溫二服。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二卷。辨外惑、內(nèi)傷的區(qū)別。凡精神刺激、飲食不調(diào)等引起的疾病為內(nèi) 傷病,其治療著重于調(diào)理脾胃、說明與六淫外感病的證治有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附論)婦人產(chǎn)后沖任俱虛。氣血離經(jīng)。失于將理。氣道行澀。惡露不下。則令人煩懊冒悶。臍腹堅痛。通行敗血。升降陰陽。則病可愈。不治則變產(chǎn)癥瘕。羸瘦之病也。夫產(chǎn)后腹內(nèi)惡血刺疼痛者。內(nèi)藏虛或挾風冷。致惡血凝滯。不得宣通故也。皆由產(chǎn)時惡露下少。胞絡之間。
有
方
治產(chǎn)后血氣。
產(chǎn)后血氣痛。只有凌霄花。搗來調(diào)酒下。其驗實然佳。
敗醬湯治產(chǎn)后惡血不除。與氣相搏。腹疼痛。
敗醬桂(去粗皮)劉寄奴(各三分)牡丹皮木香芎(各半兩)上細篩。
每服二錢。以水一盞。入地黃一分。煎取七分。再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鬼箭羽湯治產(chǎn)后血氣不散。攻心腹刺痛。脹滿氣喘。
鬼箭羽當歸(切焙)白術(shù)(銼炒)桂(去粗皮各二兩)細辛(去苗葉一兩半)生干地黃(
麒麟竭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血氣不調(diào)。腹內(nèi)痛。
麒麟竭桂(去粗皮)當歸(銼微炒)蒲黃紅藍花木香沒藥延胡索干漆(碎炒煙出)赤芍藥(各半兩)上為散。每服二錢。以熱酒下。不拘時。
黃湯治產(chǎn)后血氣不利。腹急痛。上下攻沖。氣逆煩悶。
黃(銼碎)白術(shù)(銼炮)當歸(切炒)甘草(炙銼)人參(各一兩)白羊肉(一斤去脂膜切碎每服用三兩)上除羊肉外。搗為粗末。每服三錢。先以羊肉三兩切。用水三盞。
煮取一盞。澄清去滓沫。入前藥并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通口服。不拘時候。
干地黃湯治產(chǎn)后血暈不利?;蚋酗L冷。心腹痛。肢體虛冷。胸膈不快。
生干地黃(焙三兩)甘草(炙)當歸(切炒)桂(去粗皮)生姜(去皮切碎炒干各一兩)上
白術(shù)湯治產(chǎn)后血氣壅滯。攻心腹疼痛。或拘急脹滿。
白術(shù)(銼炒)當歸(銼炒)桑根白皮(銼各一兩半)細辛(去苗葉)大黃(銼炒令香)桂(去粗皮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芍藥湯治產(chǎn)后因血不快利。氣攻心腹疼痛。
芍藥(二兩)黃(銼)白芷人參芎當歸(切炒)生干地黃(焙)甘草(炙各一兩)白茯苓(去黑皮一兩半)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再入酒少許溫服。不拘時候。
地黃芍藥湯治產(chǎn)后血氣虛冷。攻心腹痛。
生干地黃(焙)芍藥當歸(銼炒)獨活(去蘆頭)細辛(去苗葉各二兩)桂(去粗皮)干姜(炮制)甘草(炙)吳茱萸(水浸經(jīng)宿炒令香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
水一盞。
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芎前胡湯治產(chǎn)后心腹痛。血氣不利。
芎(一兩)前胡(去蘆頭二分)黃芩(去黑心半兩)芍藥(一兩)蒲黃(一兩半)當歸(銼炒三分)桂(去粗皮三分)甘草(炙銼一兩)大黃(銼炒半兩)生地黃(焙二兩)桃仁(湯浸去皮尖另研三分)上粗搗篩。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三片。棗子一枚擘。同煎至七
桔梗湯治產(chǎn)后血氣攻心沖腹冷痛。煩滿不食。
桔梗(炒)當歸(切焙)劉寄奴(湯浸去白炒各一兩)桂(去粗皮)延胡索陳橘皮(湯浸去白炒各一兩)芍藥(二兩)白茯苓(去黑皮二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
煎至
芍藥湯治產(chǎn)后血氣攻心腹痛。
芍藥(二兩)桂(去粗皮)甘草(炙銼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
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琥珀煎治產(chǎn)后血羸。面色萎黃。惡血不盡。臍腹冷痛。
琥珀(研)牛膝(酒浸切焙)當歸(切焙)防風(去叉)蓽茇桃仁(去皮尖雙仁炒研)芎(各六兩)桂(去粗皮四兩)干姜(炮一兩)清酒(汁一升)生地黃(汁三升)蜜(三兩)酥(六兩)
治婦人黃。血沖氣。腹痛。
用好香附數(shù)升。搗去皮毛。須要凈白。用童子小便二停浸一夜。一半用好酸醋煮半日。
乃將童便浸的灑干。二味搗成細末。用酸醋煮面糊為丸。不問美酒鹽湯送下。不十日即便面色紅容。飯食加進勝常。顏貌速效如神。亦治男子黃腫。
子散(出圣惠方)治產(chǎn)后惡血刺。腹內(nèi)疼痛。
子(三分)赤芍藥(半兩)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劉寄奴(半兩)當歸(一兩銼微炒)蒲黃(三分)芎(半兩)上搗細粗羅為散。每服三錢。
以水一盞。入生地黃汁三合。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大黃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惡血攻腹。痛不可忍。
川大黃(一兩銼)干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桂心(一兩)生干地黃(一兩)干姜(半兩炮制銼)當歸(三分銼微炒)上為散。每服二錢。水酒各半中盞。煎至五分。
不計時候。去
益母草子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惡血。腹內(nèi)痛??诟尚耐磹灐?/p>
益母草子(半兩)劉寄奴(半兩)蕓薹子(三分微炒)肉桂(三分去粗皮)沒藥(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酒各半中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
琥珀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惡血不散。刺腹脅疼痛。心隔煩躁。虛氣上
沖。
眼見黑花。
琥珀紅藍花當歸沒藥牛李子蒲黃姜黃赤芍藥芫花(醋半匕炒令干)桂心(各半兩)益母草(三分)延胡索(三分)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diào)下一錢
牛李子散(出圣惠方)治產(chǎn)后惡攻心腹痛不可忍。
牛李子(一兩)桂心(一兩)紅藍花(半兩)蒲黃(半兩)當歸(半兩銼)棕櫚皮(二兩炒灰)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diào)下二錢。
鍛石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惡血攻刺。心腹疼痛。
(案∶此方缺藥味。)上以前九味。搗羅為散。先將地黃汁煎熟。即下蜜與酒酥。攪候容入眾藥末。以拗篦攪不住手。候以成膏。傾出瓷器盛。每服一匙。溫酒調(diào)下。不計時。
鱉甲當歸散治產(chǎn)后小腹結(jié)塊。痛不可忍。
鱉甲(醋炙去裙三兩)當歸(切焙)桃仁(去皮尖雙仁炒)芍藥京三棱(炮銼)桂(去粗皮各一兩)上為散。每服五錢??招臏鼐葡?。日再服。
辰砂妙香散
(出危氏方)
用生地黃當歸湯調(diào)立效。
(方見心臟門中心虛類)(按原方∶茯苓去皮。茯神去木并皮。山藥姜炙。遠志去心炒。黃炙。各一兩。人參。甘草炙。
桔梗炒。各半兩。辰砂三錢另研。木香二兩半。麝香一錢另研。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溫酒調(diào)下。)
劉寄奴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惡血沖心。不語。
劉寄奴(一兩)麝香(一分細研)當歸(銼微炒)芎桂心牛膝(去苗)益母草羌活生干地黃延胡索(以上各三分)上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令勻。不計時候。以溫酒生姜童子小便同調(diào)下二錢。
通神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敗血沖心。
蒲黃(一兩)肉桂(一兩去粗皮)當歸(半兩銼微炒)延胡索(半兩)砂(一分另研)琥珀(半兩)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diào)下二錢。
烏金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惡血沖心腹疼痛。
好墨梁上塵釜下墨豬胎衣赤鯉魚鱗(以上各一兩)上都燒為灰。入麝香一錢。
同研令細。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diào)下二錢。
烏金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惡血不盡。沖心痛。氣促煩亂。
赤鯉魚鱗(三兩燒灰)棕櫚(三兩燒灰)灶尾墨(一兩)釜底墨(一兩)亂發(fā)(三兩燒灰)以上五味。入瓷瓶內(nèi)封固濟。候干。以炭燒須令通赤。候冷取出細研。
虻蟲(三分去翅足微炒)水蛭(三分微炒)麒麟竭(一兩)麝香(一分細研)當歸(半兩銼微炒)桂心(三分)上搗細羅為散。都杵令勻。不計時候溫服。生姜酒調(diào)下一錢。
或生
烏金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敗血沖心疼痛。面青手足冷。
赤鯉魚鱗(二兩)室女頭發(fā)(二兩)伏龍肝(一兩)臘月豬脂水蛭(一兩)香墨(一兩)以上六味。入固濟了瓷瓶子內(nèi)。密封泥候干。用炭火再令通赤。候冷取出。細研入后藥。
桂心(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麝香(一分細研)上搗細羅為散。入前燒了藥同研令勻細。每服以豆淋酒調(diào)下一錢。
魚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惡血不散沖心痛。
魚(二兩)亂發(fā)(一兩)皂莢一挺(長七八寸者)砂(一兩)穿山甲(一兩半)香墨(半兩)上同入固濟了瓷瓶內(nèi)。泥封候干。用炭火燒須令通赤。待冷取出。入麝香一分。
同
玳瑁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敗血沖心暈絕。
玳瑁屑延胡索當歸(銼微炒)赤鯉魚鱗(各半兩燒灰)麝香(另細研三分)琥珀(另研)水蛭(炒令黃)丹皮益母草子香墨(以上各半兩)上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diào)下一錢。
赤龍鱗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惡血沖心。
又方
用兔頭炙令熱。以熨產(chǎn)婦腹。如刀絞痛者。熨之立定。
治痛不可忍。
取苦瓠蘆未經(jīng)開者。亦攪痛即開去子訖。以沸釅酢投中蒸熟。隨痛即令熨。冷即換極妙。
吳茱萸湯
(出千金方)
治產(chǎn)后血氣不利。心腹疼痛?;蚝驘帷;驎r吐。短
氣
乏力。氣倦。
吳茱萸(湯浸微炒一兩)防風(去叉)桔梗(炒)甘草(炙)干姜(炮制銼)細辛(去苗葉各半兩)生干地黃(焙)當歸(切炒各三分)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療血氣痛欲絕。
用槐雞為末。酒濃煎頓服。立效。
大黃干漆湯
(出千金方)
治新產(chǎn)后有血腹中切痛。
大黃干漆干地黃桂心干姜(各二兩)上咀。以水三升。清酒五升。煮取三升。
去滓溫服。一升血當下。若仍不瘥。明旦服一升。滿三服病無不瘥。
四神散
(一名芎歸散出和劑方)
治產(chǎn)后留血不消。積聚作塊。急切疼痛。猶
如
遁口。心腹絞當歸芍藥川芎干姜(炮各等分)上為末。每服方寸匕。溫酒調(diào)下。日三服。
治婦人血氣痛。
干姜赤石脂上為末。醋為丸。每服五十丸。淡醋湯下立效。
鍛石散
鍛石(二兩打碎)赤鯉魚鱗(三兩)干藕節(jié)(四兩)亂發(fā)敗蒲(二兩)棕櫚皮(二兩)紅藍花(一兩)芫花(一兩)上都入瓷瓶子內(nèi)。使鹽泥固濟候干。以磚頭蓋頭。再用炭火半秤之。如人行一二里。還來其初。青煙出后。白煙出。經(jīng)一宿。冷取出搗羅細為散。加麝香一分。同研令細。每服以溫酒調(diào)下一錢。如人行三五里。再服。其惡血自下。
穿山甲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惡血在腹中痛不可忍。
穿山甲(一兩)孩子發(fā)(一兩十歲以上佳)干漆(一兩)紅藍花子(一兩)赤鯉魚鱗(二兩)灶突墨(二兩)上都入于瓷瓶內(nèi)。以瓦蓋口用鹽泥固濟。于蓋上開一竅。以大火燒令煙白
烏鴉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惡血腹中痛。
臘月烏鴉(一只去嘴爪)赤鯉魚鱗(一兩)桑木耳(一兩)童子發(fā)(一兩)香墨(半兩)砂(一兩)上都入一瓷瓶子內(nèi)。以六一泥固濟曝干。先用文火。煙出后。以武火。移時待冷。取出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一分。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diào)下二錢。
烏金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惡血攻心腹痛。
赤鯉魚鱗(二兩)兔頭(二兩)亂發(fā)(一兩)棕櫚(一兩)干漆(一兩)虻蟲(半兩去翅足)水蛭(半兩)狗膽(三枚)香墨(一兩)上都入一瓷瓶子內(nèi)。密固濟候干。
用炭火燒須令通赤。待冷取出。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一分。每服不計時。以生姜溫酒調(diào)一錢。
黑神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一切惡血刺。腹內(nèi)疼痛。及發(fā)渴煩熱。
生干地黃鳥巢子槲葉棕櫚皮(一斤)好墨(一挺)童子發(fā)(四兩)上都入罐子中。以泥封裹令干。以炭火燒須令通赤。慢去火候。冷取出。搗細羅為散。不計時。熱酒下二錢。
當歸散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惡血不散。攻心腹痛。
當歸(三分銼微炒)赤芍藥(一兩)劉寄奴(半兩)芎(三分)紅花(三分)桂心(半兩)延胡索(半兩)沒藥(半兩)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diào)下二錢。
砂丸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惡血凝結(jié)不散。刺腹脅痛。
砂(細研)當歸(銼微炒)干姜(炮制銼)沒藥芫花(醋拌微炒)蓬莪術(shù)(各一兩)上搗細羅為散。研入砂令勻。在狗膽中以線系懸在灶后令干取出。更研以醋煮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熱酒當歸酒下五丸。
沒藥丸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惡血攻刺。腹內(nèi)撮疼痛。宜服。利經(jīng)脈止疼痛。
沒藥(一兩)肉桂(三分去粗皮)當歸(銼微炒)芫花(醋拌炒令干)地黃(炒令黃)五靈脂干漆(搗碎炒煙出)蒲黃(各半兩)上搗羅為末。以醋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不計時候。以酒調(diào)下十丸。
子丸(出圣惠方)治積聚惡血攻刺。心腹及兩脅痛。
子延胡索肉桂(去粗皮)當歸(銼微炒各一兩)干漆(搗碎炒令煙出)五靈脂沒藥牡丹皮神曲(微銼各半兩)上搗羅為末。以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煎。生姜醋湯下二十丸溫酒下亦得。
砂丸(出圣惠方)治產(chǎn)后惡血氣。腹中刺疼痛。
砂(半兩細研)沒藥(一分)木香(一兩)桂心(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上搗羅為末。研入砂令勻。以醋煮面糊和為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姜酒下十丸。
紅藍花湯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腹藏有惡血結(jié)滯。刺疼痛。
紅藍花(半兩)麒麟竭(半兩)砂(一兩細研)當歸(一兩銼微炒令黃)赤鯉魚鱗(一兩燒灰)青蛙(一枚去腹肚炙令焦)桂心(一兩)上搗羅為末。先以醋五升。于石鍋內(nèi)煎令沸。入諸藥末。一同煎如膏。取出于瓷合內(nèi)盛。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一茶匙。
芫花丸
(出圣惠方)
治產(chǎn)后腹有積冷。惡血凝滯。攻心腹痛。不可忍者。
芫花(二兩另搗末)當歸(一兩銼微炒)砂(一兩細研)蓬莪術(shù)(三分)桂心(半兩)川大。
不計時候以醋湯下七丸。
治產(chǎn)后惡血積聚攻刺。心腹疼痛方。
(出圣惠方)砂(一兩)乳香(一兩)上都研細。用酒一升。白蜜二兩。攪拌令勻。于銀石器內(nèi)。
以慢火熬成膏。不計時候以暖酒調(diào)下半匙。
治產(chǎn)后惡血痛極甚方。
(出圣惠方)芫花(醋拌炒令黑一兩)灶突墨(一兩)(案∶此方缺制法及服法。)
又方
(出圣惠方)用牛膝一兩半去苗。以酒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又方
(出圣惠方)用羌活一兩銼。以酒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溫二服。
又方
(出圣惠方)用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干微炒。以酒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分溫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