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泄瀉

    作者: 朱梓

    (附論)夫婦人泄瀉者。經(jīng)中所謂洞泄。飧泄。溏泄。濡泄。胃泄。大瘕泄。大腸泄。小腸泄。

    水谷夏致也

    木香散

    (出大全良方)

    治臟腑冷極。及久傷冷憊。及口瘡疼痛下泄。米谷不

    化。飲食無味。

    木香破故紙(炒各一兩)良姜縮砂仁濃樸(制各一兩)赤芍藥橘紅桂心白術(shù)(散。每服三茶頓忌生冷油膩物。如不能食冷物。即添少漿暖服。嘉興謝醫(yī)。得此方。

    惡其繁。只用漿煮豬肝。丸如梧桐子大。粥飲下五十丸。其效亦然。暴瀉痢只是一服。

    唯熱及言書門戶束要。肝之氣也。守司于下。腎之氣也。肝氣厥而上行。故下焦不能禁固泄痢。腎為胃關(guān)。門戶不要。故食廩不藏。若病泄痢。其源或出于此。若專以脾胃藥治之。則謬固千里矣。遂服木香散。數(shù)服而愈。

    桂香丸

    (出大全良方)

    治臟腑虛。為風(fēng)寒濕所搏。冷滑注下不禁。老人虛

    人。

    危篤累效。

    附子肉豆蔻白茯苓(各一兩)桂心木香(炮)白姜(炮各半兩)丁香(一分)上為細(xì)

    豆蔻分氣飲

    (出永類鈐方)

    治臟腑虛。寒泄無度。及婦人產(chǎn)后洞泄。危篤

    甚。

    藿香葉草豆蔻仁(炮)青橘皮(各四兩)甘草丁香(各半兩)烏梅(五十個)肉豆蔻

    香樸丸

    (出大全良方)

    治腸胃虛冷。泄瀉注下無度。脾虛氣閉。不進(jìn)飲食。

    大濃樸(五兩)北茴香白術(shù)陳皮(各三兩)訶子赤石脂(各兩半)上為細(xì)末。面糊丸

    豆蔻丸

    (出大全良方)

    治臟寒泄瀉不止。服諸藥無效。亦可治男子。

    上用肉豆蔻面裹煨香。不以多少。研細(xì)。入陳米白飯搗令勻。得所丸如綠豆大??招闹笏诿?/p>

    胃苓散

    (出大全良方)

    治秋夏之間。脾胃傷冷。水谷不分。泄瀉不止。亦治

    子。上合和五苓散、平胃散。姜、棗煎。空心服。

    五香散

    (出大全良方)

    治食魚傷。泄瀉不止。氣刺下沖。及婦人產(chǎn)前后腹

    痛。

    血?dú)獗技?。?/p>

    痢。煎陳米飲調(diào)下烏藥白芷(炒)枳殼白術(shù)(炒)良姜甘草莪術(shù)(有孳者減半)上等分為細(xì)末。

    每服

    人參豆蔻散治久瀉不止。諸藥無效。仆累試之有效。

    人參肉豆蔻干姜濃樸甘草陳橘皮(各一兩)川芎桂心訶子北茴香(各半兩)

    普賢丸治大便溏泄者。脾氣薄。胃氣弱。水谷不能消。飲食不能化。腸胃虛則下

    為陰泄。

    之。

    龍骨(煨)黃連茱萸蓬術(shù)(各等分同炒色變?yōu)槎龋┥蠟榧?xì)末。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

    神術(shù)丸治春傷于風(fēng)。夏生飧泄。大治傷風(fēng)頭項背拘急。鼻流清涕。

    蒼術(shù)(一斤)本川芎(各六兩)細(xì)辛(一兩六錢)獨(dú)活(四兩)粉草(二兩六錢)上為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