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總論

    作者: 朱梓

    夫諸脈從肉。諸筋從骨。骨三百六十有五。聯(lián)續(xù)纏固。手所以能攝。足所以能步。凡厥運動小則敷可血行內(nèi)可下須用法整頓歸元。先用服麻藥。使不知痛。然后可用手治。凡腳手各有六出臼。四折骨。手有六處出臼。四折骨。腳亦六處出臼。手掌根出臼。其骨交互相鎖?;虺鼍蕜t是銼出鎖骨之外。須是搦鎖骨下歸窠?;虺鐾鈩t須搦入內(nèi)。或入內(nèi)則須搦出外。方歸窠臼。若只用手拽。

    斷難入窠。十有八九成痼疾也。手有六出臼四折骨。手臂出臼。此骨上段是臼。下段是杵。

    四邊筋脈鎖定?;虺鼍室噤S損筋。所以出臼。此骨須拽手直。一人拽須用手把定此間骨。搦教歸窠??垂浅瞿沁?。用竹一片。夾定一邊。一邊不用夾。須在屈直處夾。才服藥后。不可放上令一人把住舂杵。令一人抱住患人。放身從上坐落骨節(jié)已歸窠矣。神效。若不用小凳。則用兩小梯相對。木棒穿從兩梯股中過。用手把定木棒正棱。在出臼腋下骨節(jié)蹉跌之處。放身從上墜下。骨節(jié)自然歸臼矣。腳六出臼。四折骨?;蚰_板上交叉處出臼。用一人拽去。自用手摸其骨節(jié)?;蚬峭怀鲈趦?nèi)。用手正從此骨頭拽歸外?;蚬峭幌蛲?。須用力拽歸內(nèi)。則歸窠。

    若只拽不用手整入窠內(nèi)。誤人成疾。

    腳大腿根出臼。此處身上骨是臼。腳根是杵?;虺銮盎虺龊?。須用一人手抱住患人身。

    一人下。

    下體直背皮上須麻藥血之禍。

    三日一洗則行。尤要于密室無臟腑致命處慮也。脈有其關(guān)脈無則可治無其脈洪大或難醫(yī)過。左老人左打及樹木壓。遍身痛者。打樹木壓?;蜃愿咛幭抡摺4说葌泽@四肢五臟。必有惡血立惡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陳其瑞
  • 作者:
    陳士鐸
  • 作者:
    汪讱庵
  • 作者:
    黃宮繡
  • 作者:
    張宗祥
  • (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chǎn)地、形態(tài)、采集、炮制 、方劑配伍等,并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jié)譯本。

    學(xué)術(shù)價值:

    集我國16世紀之前藥學(xué)成就之大成。被國外學(xué)者譽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作者:
  • 作者:
    李時珍
  • 作者:
    趙學(xu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