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追蝕一切瘡腫

    作者: 朱梓

    (附論)夫癰腫若寒多及毒深。外證雖結(jié)聚KT硬不消。疼痛難住。未能腐化。或已穿穴。經(jīng)久不瘥。在外者須以藥蝕。在里者須以藥托。令毒瓦斯發(fā)泄。榮衛(wèi)流通。則癰疽得瘥矣。所以著追引蝕癰之方。

    覆煎散治諸般癰疽、腫毒、癤毒。

    歸梢(一錢)歸身(二錢)防風(fēng)梢(一錢)風(fēng)身(一錢)蘇木(半錢)黃柏(二錢)甘草(二錢半)全蝎(一錢)陳皮(一錢)羌活(一錢)人參(五分)黃芩(一錢)防己(五分)連翹(三分)本(一錢)黃(一錢)桔梗(二錢)澤瀉(五分)知母(五分)生地黃(五分)芍藥(一錢)上為粗散。只作一服。煎先用井水浸藥一個(gè)時(shí)辰。再用長流水一大碗。煎七分。又用好酒數(shù)十滴入藥內(nèi)。作一服。溫飲??床∩舷率城昂?。

    治發(fā)背、腦疽、疔瘡、惡腫。

    發(fā)背疔瘡與腦疽麝香沒藥乳當(dāng)歸膩粉官粉各等分一對蜈蚣尤焙枯粉霜砒信各半字一錢腦子細(xì)羅酥蟾汁振尖加菜子通針深送入瘡疽半熱半痛過半日管取醫(yī)教命再蘇

    千金漏蘆湯治腫癰癤無名腫毒。皆可服。

    生大黃白蘞甘草赤芍藥黃芩白芨升麻麻黃枳殼山梔子當(dāng)歸須(各等分)上咀。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招姆?。

    丁香散治癰疽發(fā)背。熱毒攻。肌肉赤色。疼痛欲成膿。令速潰。

    丁香赤小豆(各半兩)寒水石(一兩)羊桃根硝石(研)大黃(各一兩)木香白蘞榆皮(銼)防己(各三分)上搗羅為散。先以雄雀屎七粒。乳香一塊。細(xì)研。以醋調(diào)和。

    涂瘡頭上。以醋調(diào)藥末如糊。攤故帛上。貼之。干則易。

    龍射破棺散治一切癰疽、發(fā)背、腫惡。

    藿香地丁栝蔞紅藤甘草紫草(各一兩)黃(五錢)當(dāng)歸(五錢)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調(diào)下。

    通關(guān)散治一切癰疽、無頭腫痛。宜通立愈。

    大黃(一兩)牡蠣(半兩燒)山梔子(三錢)地龍(二錢)甘草(三錢炒)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以利為度。

    乳香拔毒散治一切癰腫瘡癤。消毒止痛。

    黃柏(去粗皮)黃芩(去肉各二兩)地骨皮(一兩)乳香(另研三錢)沒藥(另研三錢)上為末。井水調(diào)作膏子。攤在紙花上。貼于瘡處。

    追毒丸治癰疽已潰。蝕惡肉。

    巴豆(去皮心膜十四枚)白丁香(二十一枚)豆豉(二十一粒)屁盤蟲(七枚)上同研細(xì)。滴水丸捻如雀糞大。瘡內(nèi)。追汁盡即止。

    搜膿散

    (出外科精要)

    治年深不瘥。惡瘡有膿。不能自出。

    芎(二兩)白芷(二兩)白芍藥(三兩)輕粉(二錢)上為細(xì)末。每用干摻瘡口上。

    瘡口

    搜膿散

    (出御藥院方)

    治諸疽瘡膿汁不絕。腐肉未盡。

    黃白芍藥香白芷(各等分)上為細(xì)末。干摻患處,只可少許。卻用膏藥敷貼。

    日一換。

    透肌丸治癰疽腫未有頭。疼痛不可忍。

    硼砂(研)斑蝥(去翅足米炒)烏頭尖上等分。搗研為末。醋煮面糊丸如小豆大。

    捻令匾。貼在瘡上。卻用膏藥花子蓋透為度。如惡物出盡。次用后方合瘡口。

    生肌散

    白礬(燒令升盡一兩)黃連末(一分)輕粉(一分)上同研細(xì)。不拘多少。摻瘡口上。

    候生肉滿。膿水盡。瘡口干即止。為效。

    追膿散治癰腫癤毒。出膿疼痛。

    濕生蟲(五十枚瓦上焙干)小麥(五十粒)麝香(研半錢)上搗研為末。每用一字。

    在瘡內(nèi)

    通關(guān)膏治瘡癤癰疽等無頭者。

    乳香輕粉(各等分)上研勻。津唾調(diào)。涂腫處。以紙貼之。

    敗毒丸治一切癰瘡未破。

    巴豆(去皮心膜三枚)鉛丹(少許)上同研。入生面少許。再研勻。丸麻子大。每以一丸安瘡口。外以膏藥貼之。膿即出。

    栝蔞酒治癰癤多日不熟。無頭者。

    栝蔞(一枚)甘草(三寸)上銼碎。用酒一盞。量人虛實(shí)。入膩粉少許。煎三五沸。

    去滓。臨臥溫服。夜半疏動一行。其瘡自消。

    蔥香涂敷方治腫毒及癰癤不穴。

    煨蔥(一莖)乳香(如棗核大一枚)上爛研。涂腫上即潰。

    治無名腫毒、發(fā)背、腦疽。皆可治之。

    炒黃柏粉(五分)炒半夏末(一分將黃下燈草末同炒要研草法陽手送陰手接下盆細(xì)研)上研細(xì)。無根水調(diào)。敷之甚效。

    治膿潰后瘡不合方

    (出千金方)用燒鼠皮一枚為末。敷瘡孔中。

    又方

    (出千金方)熟嚼大豆。以敷之。

    又方

    (出千金方)炒烏麻令黑。熟搗以敷之。

    又方

    (出千金方)以牛屎敷之。干即易。

    又方

    (出千金方)燒破蒲席灰。臘月豬脂和。納孔中。

    治腫毒未成頭熱痛方

    以蠐螬不計(jì)多少。生研細(xì)。入少面并醋三兩。滴調(diào)紙花子上攤。剪一眼子。時(shí)以水潤。

    覺藥力盡。再用。候癢揭去。自然膿出為效。

    治癰未有頭。使必穴方。

    取茅針一枚。尖正同具者。以水煎十?dāng)?shù)沸。服之立潰。若兩莖即生兩孔?;驍嗾垡诲F為二。亦兩孔。

    咽葵子方治癰癤無頭。

    取葵子一合。以津咽三五枚。多咽即頭出多。假令咽一粒。穿一穴也。隨癰癤大小。不可過多。

    雀糞涂敷方治癰腫。速穿潰。

    以雄雀糞二十一枚。用醋研和如糊。涂敷腫上。膿便出。未穴再涂即破。

    地黃膏涂貼方治熱癰腫。結(jié)熱振。欲作膿。

    以生地三斤。細(xì)切搗汁。用麻布絞其汁出。于銅器內(nèi)慢火煎。攪成膏。取敷腫處。以故帛涂貼之亦得。日三五次易。其癰即潰。

    治癰癤諸腫難穿者。

    用已出未變?nèi)鋬?。瓦上焙干。研末一分。生蝦肉擂碎二分。合和。敷患處四邊。留中心。須臾、或穿或散極妙。

    治背癰搭背。無名腫、毒瘡。

    用葡萄根搗碎敷患處。先用齏水洗凈。后敷上葡萄根。野者妙。

    又方

    以捻拈草用粳米醋調(diào)。敷患處良。

    治諸般背疽。無名腫毒。

    用水一碗。熬至四分后。用好鍛石少加七家鍋煤。同下水內(nèi)調(diào)勻。用瓷器內(nèi)盛收。點(diǎn)患處。有頭無頭皆可點(diǎn)之。神效。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