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341? )晉、葛洪(稚川)著。八卷。用簡易的處方和易得的藥物,在倉促發(fā)病時可以應用。經梁.陶弘景增補,金.楊用道又加附方。
查古籍
(公元 341? )晉、葛洪(稚川)著。八卷。用簡易的處方和易得的藥物,在倉促發(fā)病時可以應用。經梁.陶弘景增補,金.楊用道又加附方。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凡服五石散。及鐘乳諸石丹藥。既瘥節(jié)度。觸動多端。發(fā)狀雖殊。將攝相似。比來人遇其證推石須自所通取汗食藥得節(jié)度者。有輒解。或二十日解。溫不甚寒。即已解之候也。其失節(jié)度者?;蝾^痛欲裂。
為動致寒
方
麥門冬膏療石氣在皮膚重熱。
生麥門冬(去心)葳蕤鼠李皮石膏(碎)凝水石沙參(各一兩)青葙子露蜂房(各銼。納牛酥
梔子湯若小便稠數者。為熱食。及啖諸熱餅肉之屬故也。宜冷水洗腹。兼服此湯
。
梔子仁(二兩)甘草(炙)芒硝(湯澄下)黃芩(各二兩)上切。以水五升。
煮取二升。
分
若手足卒患頑癖者。為犯熱經久故也。急與冷水洗。飲熱清酒。進冷食即止。一
法。飲冷清酒亦止。若惡食臭如死物氣者。為食溫作癖故也。宜急以三黃湯下之。若
不下。終不瘥。若胸脅滿氣上嘔逆者。為饑而不食。藥氣上沖故也。(出圣濟總錄)速
與冷水洗。食冷飯止。若寒栗頭掉不自支持者。為食少藥。氣溢于肌膚。五臟失守。百
脈搖動。與正氣相兢故也。
(出圣濟總錄)
宜強飲熱酒。以和其脈。強食冷食。
以定其臟。強行。以調其關節(jié)。強洗。
若失氣不可禁止者。為犯溫不時洗故也。但冷水洗之即瘥。
若遺糞不自覺者。為熱氣入胃。大腸不禁故也。
(出圣濟總錄)
當用冷水洗
之即瘥。
若關節(jié)強直。不可屈伸。為久停息。不自勞泄。藥氣不散。漸浸筋脈故也。
(出圣濟總錄)若飲酒不解。食不得下。乍熱乍寒。不便洗。熱洗之。復寒甚者數十日。輕者數日。晝夜不藥并自刑茲斃若齒齦腫。唇爛。牙齒搖痛。頰車噤。為坐犯熱故也。宜時救之??僧旓L張口。使冷氣入咽若大便稠數。為坐久失節(jié)度。將死之候也。可與大黃黃芩梔子芒硝湯下之。尚十有一生耳。
若食患冷不可下者。為久冷食??谥胁恢豆室病?/p>
(出圣濟總錄)
當作白酒
糜。多著酥熱食
若下部臭爛者。為坐薦席濃熱故也。
(出圣濟總錄)
當坐冷水中即瘥。
若鼻中有氣如爛雞子臭者。為著衣溫故也?;蜿幠页魻€。為坐熱故也。宜入冷水中。
及脫若卒目暗無見者。為飲食居處太溫故也。但脫衣冷洗。冷食。須臾即瘥。
若身肉處處疼痛無常處。如游風者。為犯熱所作。非風冷故也。
(出圣濟總錄)
宜冷洗。以若嗜寐不覺者。為久坐熱悶故也。宜冷洗。冷食。即瘥。
若肌膚堅如石。不可屈伸。為熱食溫臥作癖。五臟隔閉。血脈不通故也。急服三黃湯下之。
若臂腳偏急痛苦者。為久坐臥溫熱。不自移轉。氣入肺脾胃故也。又云。熱入腹
附骨故也。
(出圣濟總錄)
宜勤以二布巾淹冷水搭之。覺溫則易。如此不過三日
。即瘥。
若脈洪實?;驍嘟^不足似死脈?;蚣殧迪荫?。其所犯非一。此脈無醫(yī)不識也。熱多則弦駛。
有癖則洪實。急痛則斷絕。
(出圣濟總錄)
但宜寒食。自無所苦。非死唯勤
。節(jié)度為妙。蓋若人已困而脈不絕。為藥氣盛行于百脈。人之真氣已盡。藥氣尚自行。故不絕。非生氣也。
壓丹石藥
(出本草)以蜆糟煮服之。良。
壓丹石
(出本草)取白冬瓜一顆。和桐葉與豬肉食之。
壓丹石
(出本草)取獼猴桃搗汁。和生姜汁服之。佳。
壓丹石熱
(出本草)以苦瓜食之。
石泉公王方慶嶺南方。服乳石補壅法云。南方養(yǎng)生治病。無過丹砂。遂著此方。
(出本草)用升麻末三兩。研煉了。光明砂一兩。二物相合。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食后。服三丸。
壓丹石毒
(出本草)以蚌肉食之。
治石藥過劑者
(出本草)以白鴨屎末。和水調服之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