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虛勞唾稠粘(附論)

    作者: 朱梓

    夫虛勞者。則致津液減少。減少者。由腎氣不足故也。腎主液而為唾。上焦若虛。虛則生熱。熱沖咽喉。故唾凝結(jié)也。

    白術(shù)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羸瘦。每唾稠粘。心胸壅悶。

    白術(shù)前胡(各一兩去蘆頭)半夏(湯洗七遍去滑)人參(去蘆頭)杏仁(五錢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紫菀(去苗土)赤茯苓(各三分)桂心(三分)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百部(三分)旋復花(五錢)枳殼(麩炒令黃去瓤)甘草桑根白皮(各三分銼)檳榔(五錢)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黃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羸瘦。上焦壅滯。每唾稠粘。不思飲食。

    黃(一兩銼)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麥門冬(三分去心)鱉甲(涂醋炙令黃去裙)柴胡(去苗)赤茯苓(各一兩)赤芍藥桑根白皮(各三分銼)五味子(五錢)柴蘇莖葉(三分)半夏(五錢湯洗七遍去瓤)木通(三分銼)訶黎勒皮(一兩)甘草(五錢炙微赤銼)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人參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上焦氣壅。每唾稠粘。不思飲食。四肢少力。

    人參(去蘆頭)桔梗(去蘆頭)桑根白皮(各一兩銼)枳殼(麩微炒去黃瓤)柴胡(去苗)黃(各一兩銼)赤茯苓(三分)鱉甲(涂醋炙令黃去裙)訶黎勒皮(各一兩)木香桂心(各三分)麥門冬(一兩去心)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

    煎六分。

    前胡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損乏。短氣不足。上焦壅滯。唾稠如膠。咽喉不

    利。

    前胡(去蘆頭)麥門冬(去心)生干地黃(一兩)枳殼(麩炙炒微黃去瓤)赤芍藥射干(各三分)赤茯苓(一兩)紫菀(三分去苗土)甘草(五錢炙微赤銼)訶黎勒皮(一兩)人參(去蘆頭三分)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桔梗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上焦氣滯喘促。唾稠如膠。心神煩熱。

    桔梗(三分去蘆頭)黃(銼)桑根白皮(各一兩銼)麥門冬(一兩去心焙)枳殼(麩炒微黃去瓤)甘草(炙微赤銼)桂心前胡(去蘆頭)五味子(各三分)上為散。每服三錢。

    桑白皮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肺壅。心胸不利。每唾稠粘。不思飲食。

    桑根白皮(銼)赤茯苓(各一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麻黃(各三兩去根節(jié))甘草(五錢炙微黃銼)柴胡(一兩去苗)澤瀉紫菀(去苗土)大腹皮(各三分銼)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每唾稠粘。咽喉不利。

    赤茯苓麥門冬(去心)生干地黃人參(各一兩去蘆頭)前胡(二兩去蘆頭)枳實(麩炒微黃)赤芍藥(一兩)甘草(五錢炙微赤銼)射干(一兩)上為散。每服三錢。

    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黃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上焦浮熱。每唾稠粘。咽喉不利。

    黃(一兩銼)赤茯苓(二分)麥門冬(去心三分)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二分)桑根白皮(銼)射干桔梗(各三分去蘆頭)甘草(五錢炙微赤銼)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

    治一切男子女人虛勞發(fā)嗽。涕唾膠粘。乍寒乍熱。毛發(fā)焦枯。脈氣細微。宜服此

    方。

    (出護命方)桔梗黃(去心)麻黃(去根)紫菀黃橘皮白術(shù)柴胡(去毛)鱉甲(醋炙)防風天靈蓋(酥炙焦黑色)羌活(各一分)蛤蚧(一只雄者酥炙黃色)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半。水一中盞。生姜一片。煎至一二沸。不時徐徐熱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