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氣嘔

    作者: 朱梓

    (附論)夫病者,心膈脹滿,氣逆于胸膈間,食入即吐,嘔盡卻快,名曰氣嘔,胃者足陽明,合榮于

    兼補(bǔ)濃樸湯

    治諸病咳嗽逆氣,嘔吐方。

    濃樸川芎桂心干地黃芍藥當(dāng)歸人參(各二兩)黃甘草(各三兩)吳茱萸(半夏(七兩)生姜(一斤)上咀,以水二斗,煮豬蹄一具,取汁一斗二升,去清酒三升,次再入藥,煮取三升,分四服,相去如人行二十里久,更進(jìn)一服。

    大藿香散

    (出濟(jì)生方)

    治憂愁思慮悲恐驚,七情傷感,氣郁于中,變成嘔吐,或作寒熱,眩暈,痞滿,不

    進(jìn)飲食。

    藿香葉半夏曲白術(shù)木香(如枯骨者佳不見火各一兩)白茯苓(去皮)桔梗(去蘆銼炒)水一盞

    加味七氣湯

    (出直指方)

    治氣郁嘔吐。

    半夏(制二兩半)人參辣桂濃樸(制各一兩)茯苓(一兩半)甘草(炙半兩)上銼為散

    茱萸人參湯

    (出仁存方)

    治氣嘔,胸膈滿,不納食,嘔吐涎沫,頭疼。

    吳茱萸(湯洗七次五兩)人參(三兩)上銼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棗二枚

    陳橘皮丸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食,腹中虛鳴。

    陳橘皮(去白焙四兩)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一兩)肉豆蔻干姜(炮)木香吳茱萸(瓤麩炒)沉香(煮后細(xì)研更用酒煎入少陳曲空心米飲湯下。

    白術(shù)散

    治胸滿氣逆,嘔吐,不思食味。

    白術(shù)(銼炒)人參(各二兩)丁香甘草(炙銼各二分)桔梗(炒半兩)草豆蔻(去皮)陳研勻,每服二錢,生

    陳橘皮散

    (出圣惠方)

    治胸滿氣逆。食不消化,嘔吐,一方云五膈氣,胃中宿冷,食不消白術(shù)(二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胡椒(半兩)肉豆蔻(一兩)甘草(炙半兩)陳橘皮(一服。

    藿香濃樸湯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止,食不下。

    藿香葉濃樸(去粗皮用生姜二兩切片棗一枚擘破同煎半日取出去姜棗銼焙)甘草(生銼)焙各一兩)服,不

    藿香正氣散

    治氣嘔大效。

    麥門冬飲

    治風(fēng)邪熱氣沖心,心悶短氣,吐不下食。

    麥門冬(二兩去心)人參(各一兩)橘皮(銼)生姜(三兩切片)羚羊角(一兩屑)上切,

    平胃丸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常服進(jìn)食消痰。

    半夏曲沉香(各一兩)肉豆蔻(去皮)檳榔(銼各二個(gè))青皮(湯浸去白焙)木香丁香三五丸,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