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熱嘔

    作者: 朱梓

    (附論)夫病者,胃中挾熱煩燥,聚結(jié)涎沫,食入即吐者,名曰熱嘔?;蛞蛭笩岱?,及傷寒伏熱不

    加味二陳湯

    (出經(jīng)效良方)

    治胃熱嘔吐不已。

    半夏(湯泡七次)陳皮茯苓(各半兩)甘草(一錢半炙銼)刮竹青(四兩)上為末,每

    地黃飲子

    療虛熱嘔逆,不下食,食則煩悶。

    生地黃汁(六合)蘆根(一握)生麥門冬(一升去心)人參(八分)白蜜(三合)橘皮(六絞去渣,分溫三服蒜、粘食。

    麥門冬湯

    療煩熱嘔逆不下,食則吐出。

    生麥門冬(三兩去心)青竹茹(三兩)茅根(五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生姜(五不吐利,忌海藻

    竹茹湯

    (出濟(jì)生方)

    治胃受邪熱,心煩喜冷,嘔吐不止。

    葛根(三兩)半夏(湯泡七次二兩)甘草(炙一兩)上咀每服五錢,水二盞入竹茹、棗二和下花

    治熱吐

    (出海上方)用臘茶末一錢,生腦子少許,研勻沸湯點(diǎn)服。

    人參竹茹湯

    (出三因方)

    治胃口有熱,嘔吐咳逆,虛煩不安。

    人參(半兩)半夏(一兩)上作六服。用水一盞半,生姜七片,竹茹一團(tuán),煎溫服,一方加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