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論)夫陰陽不和,則三焦隔絕,故津液不利,故令氣不調,是以成噎也,此由憂恚所致,憂恚則
方
木香散
(出圣惠方)
治心胸噎塞煩悶。食飲不下。
木香(半兩)赤茯苓(半兩)昆布(三分洗去咸味)桔梗(三分去蘆)木通(三分銼)桑根兩炙)枳殼計時候
蘆根散
治噎不下食。心胸煩悶。不得眠臥。
蘆根(一兩銼)木通(半兩銼)射干(三分)半夏(三分湯泡七次)赤茯苓(半兩)人參(入生姜
訶黎勒皮
治噎,心胸煩滿,食飲不下,脅腹妨悶。
訶黎勒皮(一兩半)枳殼(麩炒三分去瓤)桂心(三分)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木香(
半夏丸
治噎,心胸短氣,煩悶不能下食。
半夏(二兩湯泡七次)木香(一兩)羚羊角屑(一兩)桂心(一兩半)枳殼(一兩麩炒微黃下
生姜汁煎
治噎不能下食,咽喉壅塞。
生姜汁(五合)白蜜(五兩)人參(二兩去蘆搗羅為末)百合(二兩搗羅為末)牛酥上件一茶
《傷寒雜病論》(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總結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附論)夫陰陽不和,則三焦隔絕,故津液不利,故令氣不調,是以成噎也,此由憂恚所致,憂恚則
方
木香散
(出圣惠方)
治心胸噎塞煩悶。食飲不下。
木香(半兩)赤茯苓(半兩)昆布(三分洗去咸味)桔梗(三分去蘆)木通(三分銼)桑根兩炙)枳殼計時候
蘆根散
(出圣惠方)
治噎不下食。心胸煩悶。不得眠臥。
蘆根(一兩銼)木通(半兩銼)射干(三分)半夏(三分湯泡七次)赤茯苓(半兩)人參(入生姜
訶黎勒皮
(出圣惠方)
治噎,心胸煩滿,食飲不下,脅腹妨悶。
訶黎勒皮(一兩半)枳殼(麩炒三分去瓤)桂心(三分)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木香(
半夏丸
(出圣惠方)
治噎,心胸短氣,煩悶不能下食。
半夏(二兩湯泡七次)木香(一兩)羚羊角屑(一兩)桂心(一兩半)枳殼(一兩麩炒微黃下
生姜汁煎
(出圣惠方)
治噎不能下食,咽喉壅塞。
生姜汁(五合)白蜜(五兩)人參(二兩去蘆搗羅為末)百合(二兩搗羅為末)牛酥上件一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