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癖氣

    作者: 朱梓

    (附論)夫五臟調(diào)和。則營衛(wèi)氣理。營衛(wèi)氣理。則津液通流。津液敷腴。則脾胃流轉(zhuǎn)。雖復(fù)多飲水漿更遇

    大五明野狼毒丸

    (出千金方)

    治堅癖。痞在人胸脅?;蛟谛母埂?/p>

    野狼毒干地黃(四兩)附子大黃蓯蓉人參當(dāng)歸細辛蜀椒五味子茹(熬令兩)一夜一。以

    鱉甲大黃丸

    (出圣濟總錄)

    治癖積。健脾胃。消宿滯。

    鱉甲(去裙醋炙黃二兩)大黃(煨銼)檳榔附子(炮裂去皮臍)麥(炒各一兩)烏藥銼各三分)去滓。

    將前生姜

    療癖羸瘠膏髓酒方

    豬肪膏姜汁生地黃汁(各三升)牛髓(二升)油(五升)當(dāng)歸蜀椒(出汗各四分)吳子(六分)上切搗九味。三篩為散。取膏髓等五種汁。加水一斗。同汁煎取水。并藥汁俱盡。但余膏在停小冷下散。攪令調(diào)火上煎。三上三下。燥器貯凝。冷為餅。方寸以清酒一升。暖下膏取服之。晝兩服夜一服。非但療癖。亦主百病。忌生蔥、蕪荑。

    防葵丸

    (出圣惠方)

    治癖氣兩脅下硬。按之痛。心間咳逆。不下飲食。四肢

    羸瘦。積年不瘥防葵(三分)芎(半兩)赤茯苓(三分)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桃仁(三分湯浸微炒)當(dāng)三棱(三以粥飲

    防葵丸

    (出圣濟總錄)

    治癖氣積氣脅。肋妨滿。腹脹不思飲食。

    木香砂煎丸。

    (出王氏博濟方)

    治癖氣積氣。血結(jié)刺痛。

    木香(一分)砂(醋一盞化盡濾去砂石半兩)巴豆(去皮膜不出油研)大黃(炮)京三棱臍)桂(去粗為末。

    同于杵千下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炒生姜湯下。結(jié)聚腹內(nèi)氣塊痛。干姜湯或橘皮湯下。食冷面溫酒

    鱉甲丸

    (出圣惠方)

    治癖氣兩脅下硬如石。按之痛。心腹痞滿。不能下食。

    心悶咳逆。積年

    療腹中癖氣方

    牛膝枳實(炙)鱉甲茯苓(各八分)桔梗芍藥白術(shù)人參濃樸(炙)大黃桂心十丸。

    三棱丸

    (出圣濟總錄)

    治食氣癖塊。胸膈噎塞。冷氣攻刺。吐酸水。不美飲

    食。腹脅脹滿。

    京三棱(炮銼)芍藥桔梗(炒)干姜(炮)檳榔(生銼)吳茱萸(湯浸焙干炒)烏頭(炮兩半)桃炒橘

    鱉甲三棱丸

    (出圣濟總錄)

    治男子婦人。小兒虛中。癖氣。臟腑不調(diào)。食飲

    不消。久致瘦弱

    。血積蓐勞。瘦瘁甚鱉甲(九肋重四兩以上者水浸洗去脊骨裙醋浸一宿炙為末)京三棱(水浸兩宿銼醋浸一末)沒藥(研每服三(二)

    牛黃湯療癖

    牛黃(三大豆許)麝香(一當(dāng)門子大)朱砂(準(zhǔn)麝香)生犀角(各等分小棗許別搗末)以上大黃鉤藤升麻(各一兩)甘草(炙)鱉甲(炙各半兩)丁香(五十枚)上切以水三升。

    久。

    上人

    必效練中丸

    (一名桂心丸出圣惠方)

    主癖虛熱。兩脅下癖痛。饑不能食。四

    酸弱。口干。

    沖頭發(fā)落。耳鳴。

    大黃(一斤)樸硝(十兩)芍藥(八兩)桂心(四兩)上搗篩。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砂丸

    (出圣惠方)

    治癖氣在兩脅。結(jié)聚不散。

    砂(半兩細研)干姜(半兩炮裂銼)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豆(半兩去皮子大每每

    柴胡飲

    (出圣濟總錄)

    治癖氣腹痛。兩脅脹滿。不思飲食。

    (方見柴胡湯)

    小野狼毒丸

    (出千金方)

    治堅癖痞在人胸脅?;蛟谛母埂?/p>

    野狼毒(三兩)附子旋復(fù)花半夏茹白附子〔各三(二)兩〕上為末。蜜和搗。

    枸杞子散

    枸杞子(不限多少夏采五升赤者)干姜白術(shù)橘皮(各五兩)吳茱萸(一升)蜀椒(三合七日暴此能三

    鱉甲丸

    (出圣濟總錄)

    治積年癖氣及氣。塊上攻心腹。

    鱉甲(去裙醋炙一兩)干姜(炮半兩)京三棱(炮銼一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巴每

    如意丸

    (出圣濟總錄)

    治虛積。導(dǎo)滯氣。消癖塊。

    砂(半皂子大十二塊)巴豆(三十六枚去皮)大棗(十二枚去復(fù)選六枚每枚各入巴豆肉三余水煮熟下。

    郁李仁丸

    (出圣濟總錄)

    治丈夫婦人。腹內(nèi)癖氣。

    郁李仁(去皮)京三棱(銼)芫花蓬莪術(shù)(銼)木香(各一兩)上用醋一升。

    同煮醋盡。

    吳茱萸丸

    (出圣惠方)

    治癖氣脹痛。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干微炒)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炮裂銼)皮湯

    砂丸

    (一名芫花丸)

    治癖氣疼痛。腹脅脹滿。發(fā)歇不定。不思飲食。

    療癖飲并醋咽。吐水及沫。食飲不消。氣逆脹滿。

    大腹檳榔(十兩其子熟實者末之)高良姜(三兩)桃仁(一升去皮雙仁者熬別搗如泥)上和

    應(yīng)痛丸

    (出圣濟總錄)

    治癖氣發(fā)作疼痛。不可忍者。宜急服。

    桂(去粗皮)干漆(炒煙出)京三棱(大者煨銼)當(dāng)歸(切炒)上等分為末。

    醋煮面糊為丸

    破癖丸

    白術(shù)枳實(炙)柴胡(各三兩)上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服三十劑。

    永瘥。

    京三棱散

    (出圣濟總錄)

    治癖氣在脅下。痛久不去。

    京三棱(煨銼半斤)枳殼(去瓤麩炒一兩)甘草(炙銼三兩)上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入

    消癖丸

    (一名皂莢丸)

    治癖氣結(jié)硬不消。胸脅脹悶。

    (出圣惠方)巴豆(去皮心研壓去油別研一分)砂(酒一盞化盡慢火熬成膏半兩)豬牙皂莢(四兩去皮后、

    蓬莪術(shù)散

    (出圣濟總錄)

    治癖氣發(fā)作沖心。疼痛不知人事。

    蓬莪術(shù)(煨銼半兩)胡椒(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上搗羅為散。每服半錢匕。

    醋湯

    療癖

    (出肘后方)上用大黃十兩。杵篩。以醋三升和勻。白蜜兩匙煎堪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湯

    療腹?jié)M。癖堅如石。多年不瘥者。

    (出圣惠方)用白楊木。東南枝。去蒼皮。細銼五升。熬令黃。以酒五升淋訖。即以絹袋盛滓。還納酒中

    療癖氣

    以生姜芋子一斤壓破。以酒五升漬二七日??崭狗槐?。神良。

    必效療癖方

    取車下李微湯退去皮及并仁。與干面相拌。搗之為餅。如猶干。和淡水如常溲面。大小一如或飲一二面相

    千金散治大人小兒脾癖。并有疳者。宜服。

    錦文大黃三兩。為極細末。陳醋二大碗。用砂鍋屬性武火熬成膏子。傾在新磚瓦上。日曬夜粉一湯調(diào)時。

    鱉甲丸主癖氣發(fā)動不能食。心腹脹滿。或時發(fā)熱。

    鱉甲(炙)枳實(炙)麥門冬(去心)人參(各八分)白術(shù)(十分)芍藥前胡濃樸(炙極效。

    紫葛丸治癖氣。脅下硬痛。心煩不能食。

    如神丸

    (出圣濟總錄)

    治久積癖氣。心胸不和。嘔吐痰逆。脅肋脹滿疼痛。

    烏頭(去皮臍)干漆干姜桂(去粗皮各一兩以上三味同為末)砂(半兩別研)巴豆(紙許每

    治癖氣積滯。發(fā)作有時。大腑不調(diào)。或腹脅脹滿。非時疼痛。兩脅間滿悶不快。此

    由臟腑不

    。

    (出護命方)當(dāng)歸芫花(醋一碗土器炒黃黑色)枳殼(用青)官桂檳榔黃橘皮(各一分)半夏桔每服三錢

    通靈丸

    (出王氏博濟方)

    治久患癖塊?;蛞驓獠缓?。即發(fā)疼痛胸多痞塞。消

    癥瘕大效。

    京三棱酸石榴(大者二枚)杏仁甘遂大戟大黃巴豆苦葶藶芫花五靈脂(各一內(nèi)同熬。候糊為丸湯溫水

    治氣結(jié)破癖氣。及四肢水。

    (出本草)上用郁李仁四十九粒。酒服。后瀉尤良。

    治癖積氣

    (出本草)上用砒黃磨研。酒飲之。

    治氣癖

    (出本草)上用土落草作酒煎?;驌v絞汁溫服。

    治一切血氣癥癖。

    用蚶殼不拘多少燒。以米醋淬三度。埋于地中。令壞爛。取出為末。以醋膏為丸。酒服之。

    導(dǎo)引法

    養(yǎng)生方云。臥覺勿飲水更眠。令人作水癖。又云。飲水急急咽。久成水癖。又云。舉兩膝夾宿癰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