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論)夫肝氣有熱。沖發(fā)瞼。則令人瞼肉暴腫。風冷乘之。則凝結不散。甚則長大沖腫。若梅李核。故謂之風毒。
病源云。目為肝之外候。肝虛不足。為冷熱所干。故氣上沖于目。外復遇風冷所擊。冷熱相搏。而令瞼肉結腫?;蛉缧雍?。或如酸棗之壯腫。而因風所發(fā)。故謂之風腫。
茵陳蒿散
(出圣濟總錄)
治一切目風腫痛。
茵陳蒿荊芥穗羌活(去蘆)木賊(銼)旋復花石決明蒺藜子(微炒去角)草決明蔓荊子甘草(炙銼)芎蒼術(米泔浸一宿切焙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新
防風丸
治目風腫痛。
防風(去蘆)茺蔚子車前子知母(各二兩)細辛(去苗葉)五味子(各一兩半)黃芩(子大。每服三十丸
蟬殼散
(出王氏博濟方)
治眼目風腫。兼生翳膜等疾。
蟬殼地骨皮黃連(宣州者去須)牡丹(去心)白術蒼術(米泔切焙)菊花(各一兩)龍膽(半兩)甜瓜子(半升)上為末。每服一錢半。荊芥煎湯調下。食后臨臥各一服。大
梔子湯
治風熱毒瓦斯。忽沖眼腫。白睛似水泡。疼痛不可睡
臥。
山梔子仁升麻決明子(微炒)黃芩(去黑心各三分)黃連(去須)干藍葉大黃(銼炒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入樸硝末半錢。
煎兩三沸放溫服。臨臥再服。
秦皮洗眼湯
治風熱。目赤腫痛。
大黃湯
治眼風腫熱。
大黃(銼炒四兩)麻黃(去根節(jié))山梔子仁旋復花(各二兩)甘草(炙銼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入樸硝末半錢許。食后臨臥再服。
胡黃連散
治目風。瞼暴腫。漸長大如梅李核?;蛉饽[
痛。
或小兒疳瘴。
胡黃連菊花(各二兩)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甘泉石(各一兩)上為末。
每服二錢。次用豬子肝二兩。竹刀細銼。以新汲水二合。攪合。濾取汁調下。兒每服一錢。
圓靈丸
治目風腫。攀睛膚翳。赤脈腫。
蒼術(四兩)黃柏(去粗皮)甘草(各一兩)牽牛(用四兩取末一兩)荊芥穗(二兩)上為末。用蒸餅去皮。以蜜水蘸。令干濕得所。杵和丸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后以荊芥茶嚼下。日三服。
枳實湯
治風腫目赤。脹痛大熱。熱淚出。
枳實(去瓤麩炒)苦參車前子(各一兩)黃連(去須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食后臨臥服之。
黃連丸
治肝臟壅熱。上沖眼目。令瞼肉風腫。
黃連(去須一兩半)防風(去一兩)惡實(炒二兩)上焙過。搗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溫水下。臨臥再服。
豉心丸
治熱目風腫。
豉心(二兩)黃連(去須三兩)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溫水下
吹鼻散
治眼風腫。
枸杞白皮雞子白皮(等分)上為末。研令極細。每日三上。吹鼻內。
驅風散
治目眼風。瞼暴腫。凝結不散。甚則如梅李核。
治目中風腫痛。除熱揉眼方。
用礬石三兩。燒令汁盡。以棗肉膏和丸如彈子大。揉眼上下。食后。日三次。又方用石頭垢著中。
治風毒無見。千里望散。
(出肘后方)用錢三枚。入雞子內。好泥封濃一二分許。著灶中燒之。周時出當黑。刮錢上雞子置石上。以干姜磨令細。以敷頭。
黃連散
(出龍木論)以乳汁煎黃連。不以多少洗眼。亦治目中百病。點之效。
糖煎散
(出衛(wèi)生家寶)
治風腫熱毒。赤腫眼。
當歸赤芍藥甘草天花粉木通金銀藤漢防己山梔子(等分)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入砂糖一塊。彈子大。再煎一二沸。去滓。
先熏后通口服。食后。候臨臥時再服。
宣風散
(出保命集)
治眼風毒腫。鼻中噴嚏多。大損而生瘡
川芎甘菊(各二錢)乳香沒藥(各一錢)上和勻。再研極細。少許鼻內搐之。
一方
(出海上方)
治兩眼如桃。
用鷹爪黃連凈洗捶碎。小盞留古老錢一錢于盞下。上面攤黃連。又其上以水國葉(即熱水草也)二三十片。蓋于黃連上。用水六七分。飯上蒸一兩次。留令用當歸三錢。點眼即愈。
治目中風腫痛。(出本草)取薤白節(jié)截。于頭膚上遍摩。腫痛即止。猝痛者止之。
(公元 659 年)唐.李績(蘇敬)撰。五十四卷。原書已佚,內容尚散見于《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中。包括藥圖、圖經、本草三部分,收載藥物 844 種, 詳細介紹性味、產地、效用等 。
學術價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書。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之先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附論)夫肝氣有熱。沖發(fā)瞼。則令人瞼肉暴腫。風冷乘之。則凝結不散。甚則長大沖腫。若梅李核。故謂之風毒。
病源云。目為肝之外候。肝虛不足。為冷熱所干。故氣上沖于目。外復遇風冷所擊。冷熱相搏。而令瞼肉結腫?;蛉缧雍?。或如酸棗之壯腫。而因風所發(fā)。故謂之風腫。
茵陳蒿散
(出圣濟總錄)
治一切目風腫痛。
茵陳蒿荊芥穗羌活(去蘆)木賊(銼)旋復花石決明蒺藜子(微炒去角)草決明蔓荊子甘草(炙銼)芎蒼術(米泔浸一宿切焙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新
防風丸
(出圣濟總錄)
治目風腫痛。
防風(去蘆)茺蔚子車前子知母(各二兩)細辛(去苗葉)五味子(各一兩半)黃芩(子大。每服三十丸
蟬殼散
(出王氏博濟方)
治眼目風腫。兼生翳膜等疾。
蟬殼地骨皮黃連(宣州者去須)牡丹(去心)白術蒼術(米泔切焙)菊花(各一兩)龍膽(半兩)甜瓜子(半升)上為末。每服一錢半。荊芥煎湯調下。食后臨臥各一服。大
梔子湯
(出圣濟總錄)
治風熱毒瓦斯。忽沖眼腫。白睛似水泡。疼痛不可睡
臥。
山梔子仁升麻決明子(微炒)黃芩(去黑心各三分)黃連(去須)干藍葉大黃(銼炒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入樸硝末半錢。
煎兩三沸放溫服。臨臥再服。
秦皮洗眼湯
(出圣濟總錄)
治風熱。目赤腫痛。
大黃湯
(出圣濟總錄)
治眼風腫熱。
大黃(銼炒四兩)麻黃(去根節(jié))山梔子仁旋復花(各二兩)甘草(炙銼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入樸硝末半錢許。食后臨臥再服。
胡黃連散
(出圣濟總錄)
治目風。瞼暴腫。漸長大如梅李核?;蛉饽[
痛。
或小兒疳瘴。
胡黃連菊花(各二兩)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甘泉石(各一兩)上為末。
每服二錢。次用豬子肝二兩。竹刀細銼。以新汲水二合。攪合。濾取汁調下。兒每服一錢。
圓靈丸
(出圣濟總錄)
治目風腫。攀睛膚翳。赤脈腫。
蒼術(四兩)黃柏(去粗皮)甘草(各一兩)牽牛(用四兩取末一兩)荊芥穗(二兩)上為末。用蒸餅去皮。以蜜水蘸。令干濕得所。杵和丸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后以荊芥茶嚼下。日三服。
枳實湯
(出圣濟總錄)
治風腫目赤。脹痛大熱。熱淚出。
枳實(去瓤麩炒)苦參車前子(各一兩)黃連(去須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食后臨臥服之。
黃連丸
(出圣濟總錄)
治肝臟壅熱。上沖眼目。令瞼肉風腫。
黃連(去須一兩半)防風(去一兩)惡實(炒二兩)上焙過。搗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溫水下。臨臥再服。
豉心丸
(出圣濟總錄)
治熱目風腫。
豉心(二兩)黃連(去須三兩)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溫水下
吹鼻散
(出圣濟總錄)
治眼風腫。
枸杞白皮雞子白皮(等分)上為末。研令極細。每日三上。吹鼻內。
驅風散
(出圣濟總錄)
治目眼風。瞼暴腫。凝結不散。甚則如梅李核。
治目中風腫痛。除熱揉眼方。
用礬石三兩。燒令汁盡。以棗肉膏和丸如彈子大。揉眼上下。食后。日三次。又方用石頭垢著中。
治風毒無見。千里望散。
(出肘后方)用錢三枚。入雞子內。好泥封濃一二分許。著灶中燒之。周時出當黑。刮錢上雞子置石上。以干姜磨令細。以敷頭。
黃連散
(出龍木論)以乳汁煎黃連。不以多少洗眼。亦治目中百病。點之效。
糖煎散
(出衛(wèi)生家寶)
治風腫熱毒。赤腫眼。
當歸赤芍藥甘草天花粉木通金銀藤漢防己山梔子(等分)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入砂糖一塊。彈子大。再煎一二沸。去滓。
先熏后通口服。食后。候臨臥時再服。
宣風散
(出保命集)
治眼風毒腫。鼻中噴嚏多。大損而生瘡
川芎甘菊(各二錢)乳香沒藥(各一錢)上和勻。再研極細。少許鼻內搐之。
一方
(出海上方)
治兩眼如桃。
用鷹爪黃連凈洗捶碎。小盞留古老錢一錢于盞下。上面攤黃連。又其上以水國葉(即熱水草也)二三十片。蓋于黃連上。用水六七分。飯上蒸一兩次。留令用當歸三錢。點眼即愈。
治目中風腫痛。(出本草)取薤白節(jié)截。于頭膚上遍摩。腫痛即止。猝痛者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