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目積年赤

    作者: 朱梓

    (附論)風(fēng)熱毒瓦斯。發(fā)于目。則令目脈赤。不治則頭爛。眵淚磣痛。風(fēng)熱不退。雖積年月。

    亦莫能瘥。此由肝臟積成風(fēng)熱。脾肺常多壅滯。邪氣伏留在臟。不能消散。乃上攻于目。則令赤痛。怕見風(fēng)日。或癢或澀?;驕I睛痛。風(fēng)冷外傷不瘥。則經(jīng)年眼及瞼常赤痛也。

    龍木論云。兩粘睛外障眼。初患之時。或癢或痛。年多風(fēng)熱赤。瞼中有瘡。因熱在肝膈。

    脾胃氣壅。致令兩瞼相粘。即宜鉤割。熨眼排風(fēng)散、烏犀丸立效。

    歌曰。兩眼睛痛何所論。多年風(fēng)赤是何因。睛疼瞼澀皮肉爛。翳可相粘似有筋。割烙直須多出血。銅篦燒焙赤眩門。治風(fēng)丸散多頻服。年歲中間自去根。

    決明子丸治風(fēng)毒眼。赤痛久患。及虛熱眼暗。

    地膚子麥門冬(去心焙)玄參車前子(各半兩)決明子(微炒)赤茯苓(去皮)青葙子遠(yuǎn)志(去心焙)茺蔚子蔓荊子地骨皮柏子仁山芋人參黃芩防風(fēng)(去叉)大黃甘草(炙銼)黃連(各一兩去須)細(xì)辛(去苗葉切半兩)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

    菊花散

    (出圣惠方)

    治風(fēng)赤眼。積年不瘥。腫澀疼痛。心神虛煩。宜服。

    甘菊花前胡(去蘆)防風(fēng)(去蘆叉)羌活生干地黃茯神決明子木通(銼)車前子麥門冬(去心焙)羚羊角屑地骨皮甘草(各半兩微炒赤銼)上為散。每服三錢。

    以水一鐘。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溫服。

    松皮湯洗頭方

    (出圣濟(jì)總錄)

    治風(fēng)熱久目赤。腦中積熱。

    白蘚皮甘菊花荊芥穗老松白皮(去粗皮)細(xì)辛(去苗)蔓荊實防風(fēng)(去叉)荷葉蒂玄參苦參雄黑豆(二升)桑白皮(各一兩)上除豆并荊實外。細(xì)銼。以水三斗。

    煎至一斗五升。去滓。投樸硝一兩半。攪熱洗頭。余滓重煎。入樸硝。如此三度洗之。

    犀角散

    (出圣惠方)

    治遠(yuǎn)年風(fēng)赤眼。腫癢澀痛。暈翳。宜服。

    犀角屑梔子仁木通(銼)子芩川大黃瞿麥決明子車前子黃連甘草甘菊花防風(fēng)(各等分)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鐘。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溫服。忌魚、熱

    決明膏

    (出圣濟(jì)總錄)

    治風(fēng)熱目赤翳。積年不瘥。磣痛。

    石決明蕤仁蘆薈秦皮(研)馬琦(研)鹽綠(一分)黃柏(去皮)烏賊魚骨紫貝(至一升令泄氣。每取一豆大。少許乳調(diào)。勻點。

    九子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久患風(fēng)毒。眼赤昏暗。

    蔓荊子(炒)五味子枸杞子地膚子青葙子決明子(炒)楮實子(炒)茺蔚子菟絲子(酒浸一宿焙干另研為末各一兩)上為細(xì)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溫酒下。夜臥食前再服。

    決明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風(fēng)暴赤眼。久不瘥。

    石決明(研水飛)甘菊花人參地膚子(各一兩)細(xì)辛(半兩)熟干地黃防風(fēng)(去蘆叉各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后。煎鹽湯下二十丸?;蛑袢~白湯可。漸加三十丸。

    葳蕤湯治眼赤腫疼痛。

    葳蕤桔梗木通羚羊角屑黃芩黃(各三分)麥門冬(焙一兩)上粗搗篩。

    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投芒硝一字。空心溫服。食后再服。得利去芒硝。

    前胡湯治眼赤腫痛。兼治熱氣客目。內(nèi)腫起。

    前胡(去蘆二兩)芍藥青葙子決明子(炒)細(xì)辛(去苗)車前子梔子仁(各一兩)上臨臥再服。以利為度。既利即去芒硝。

    秦皮洗眼湯治眼赤腫熱疼痛。

    大黃膏治眼赤腫痛。

    大黃(三兩)玄參芒硝黃芩白蘞木香射干(各二兩)上為末。以雞子清和如膏。貼眼上下瞼。干易之。不計度數(shù)。

    瀉肝湯治積熱不散。目赤腫痛?;蛏?。

    柴胡(去苗)芍藥青葙子決明子肉桂升麻(各二兩)梔子仁(一兩)上粗搗散。服

    搐藥方治目發(fā)赤腫疼痛。毒瓦斯侵睛脹痛。

    薄荷葉(二錢)青黛石膏芒硝川芎(各半錢)細(xì)辛(二錢)蔓荊子(三分)上為細(xì)末。鼻內(nèi)搐之。

    洗眼方治眼赤腫痛。

    秦皮(一兩)防風(fēng)(一兩)甘菊花(三分)竹葉(四十片)梔子仁(三分)蕤仁(湯浸去赤皮一兩半)葳蕤(一兩)上銼。以水三大盞。煎取一盞半。綿濾去滓。每服三合。

    日二三度洗眼。宜避風(fēng)處。

    黃連煎水藥治熱眼赤生翳障。

    黃連(半兩)蕤仁(半兩浸去赤皮研)杏仁(四十九枚浸去赤皮)龍腦(一錢)黃柏(半兩)大盞。

    浸藥二七尺。深埋

    涼頂散治赤眼疼腫。刺著生翳。

    川芎(一兩半)薄荷(一兩)郁金(一兩)盆硝(一兩半)乳香(三錢)或加龍腦尤佳上為細(xì)末。鼻內(nèi)搐之。口中苦即愈。

    菊花散治目赤腫。及因麻痘傷寒后。服熱藥并毒食。致令腫痛。如桃李大。不得

    開。

    黃芩大黃菊花甘草防風(fēng)(各用二兩)土當(dāng)歸(各半兩)上銼散。每服五錢。

    水一盞。煎??招姆?/p>

    升麻湯治眼壅熱。兩目如紅桃。腫脹昏暗。視物不明。翳膜遮障痛。

    升麻黃芩薄荷澤瀉(各等分)大黃(一兩)甘草(少許)上咀。每服一抄。水一

    聚寶散治眼目赤腫疼痛。

    龍膽(二兩)黃連(一兩)荊芥(一兩)鼠粘子大黃(各一兩)薄荷(二兩)上為散。每

    犀角膏治赤眼腫痛。

    犀角末(半兩)秦艽(二兩)黃連滑石牙硝(各一兩)杏仁(湯浸去皮尖一兩半)上為細(xì)末和丸。以砂糖水一處。入藥熬成膏。每用皂角子大。沸湯化洗。

    羚羊角散治眼赤腫痛。并白翳。去肝肺熱毒。

    羚羊角屑葳蕤甘菊花澤瀉川大黃(微炒)木通(各一兩)上為散。每服三錢至四錢。水一鐘。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溫服。

    黃連湯治肝經(jīng)積熱上攻。眼目赤腫疼痛。

    黃連(為末一字)乳香(一字)燈心(五莖)大棗(二枚)膩粉(半錢)杏仁(五枚去皮)龍腦(為末一錢)上用水二盞。同煎至半盞。臨臥時洗。

    洗眼方治眼赤腫痛。熱澀淚出。

    苦竹葉柴胡黃連細(xì)辛川芒硝蛇銜草(各一兩)上細(xì)銼和勻。每用藥二兩。

    水三大碗。煎取一鐘半。綿濾去滓。每暖三合洗之。日二三度。洗了避風(fēng)。

    半夏湯治眼目赤腫痛疼。

    大黃湯治赤眼腫痛。

    大黃(炒令香)細(xì)辛(去苗)甘草(炙)黃芩(各一兩去黑心)芍藥(二兩)青州棗(去核)銅箸點眼中。

    點眼方治赤眼。腫痛不可忍。并澀癢。

    蛇蛻皮(二寸凈)訶子核中仁(十粒以漿水研如粉)黃連(一分)青州棗(去核三枚)淡竹葉(一分)上用水七合。銀石器內(nèi)。煎取二合。濾去滓。重湯內(nèi)暖過。以銅箸點眼中。

    臥再點。

    生犀丸

    (出御藥院)

    治赤腫隱澀。眵疾生瘡。

    荊芥穗大黃(各一兩)川芎(半兩)甘草(各半兩)薄荷葉(七錢)上為細(xì)末。

    煉蜜和丸。每兩作十丸。每服二丸。細(xì)嚼。溫水送下。食后服。

    沒藥乳香散治眼痛赤腫。

    郁金(半兩)盆硝(二錢)雄黃沒藥乳香(各一錢)上為末。鼻內(nèi)搐之。少許。三二

    蔓荊散

    (出危氏方)

    治赤腫。眵淚多痛。

    土瓜根蔓荊子荊芥梔子甘草(各等分)上銼。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先熏后洗。

    穿針散

    (出本事方)

    治眼目赤腫。翳障羞明。

    木賊(去黑皮者)香附子細(xì)辛(洗凈曬干)菊花(去梗)羌活(各半兩)上為末。每服三錢。用好茶鐘許同點。食后服。

    歸連湯治赤眼方。

    羊肝散

    (出德生堂)

    治翳膜攀睛。赤爛腫痛。

    谷精草(五錢)甘菊花(一兩)木賊(錢半)甘草(三錢)黃連(三錢)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用羊肝一塊切開。入藥末在內(nèi)。炙熱。食后啖之。

    涼肝散

    (出圣濟(jì)總錄)

    治赤眼腫痛退暈。

    芎梔子仁槐蛾(各一兩)荊芥穗(一兩)甘草(半兩)上為散。砂糖水調(diào)下一錢或

    通頂散

    (出圣濟(jì)總錄)

    治赤眼腫痛。

    苦葫蘆子(四十九粒)谷精草(一錢)瓜蒂(十四枚燒灰)乳香薄荷(各一錢)上為細(xì)末。入龍腦少許。鼻內(nèi)搐一字。立效。

    蕤仁煎治熱毒攻注。目昏腫久結(jié)赤痛。

    蕤仁(去皮)秦皮(去皮)黃柏(去皮)青竹茹(各一兩)梔子仁(半兩)上銼拌勻。

    以水三升。入銅器內(nèi)煎取一升。以綿取清汁。點眼。日二三次。

    車前餅子治眼赤昏腫痛。

    車前草(二握)牛蒡子地龍糞(各二兩)青鹽(一錢)大黃(半兩)上相和。

    搗作餅子。仰臥貼在眼上。干即易之。

    黃連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眼赤。及風(fēng)赤眼腫痛。

    黃連(一兩去須為末)杏仁(七個湯浸去皮尖)膽礬(半兩)膩粉(一錢)黃丹〔半兩(分)〕上都研令勻。入粟米粥和。稀稠得所。涂于瓷盒子內(nèi)。別用艾一兩。燒煙出。合盒子于上面熏之。候煙盡為度。丸如雞頭子大。每用一丸。以綿裹來。用花水少許。浸點眼中。

    車前散

    (出圣濟(jì)總錄)

    治眼赤腫痛。

    車前子決明子菥子枳殼(各一兩)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溫水調(diào)下。食后臨臥再

    大黃餅子治眼熱毒赤腫。翳攻眉骨。及頭疼壯熱。

    大黃(一兩)大麥麩(半兩)雞子(五枚)上搗羅二味為末。以雞子和作餅子。

    敷腫上。

    梔子湯

    (一名三黃湯)

    治眼痛赤微腫。爛多眵。

    黃連點眼方治目赤腫痛。煩熱昏睛。并障翳。

    黃連(宣州者二分)馬牙硝(一錢)蜜(綿濾半匙二味勻和)上取消梨一顆。割頂作蓋。去以汁

    又方

    (出圣濟(jì)總錄)黃連(去須四兩)鉛丹(四兩)蜜(四兩)上三味同和。先蒸一次。再曝一日。

    綿裹雞頭實大。用水浸點之。

    青黃膏

    (出圣濟(jì)總錄)

    治目赤腫痛。明目涼腦。

    蓮子草(七月七日搗絞取汁一斗煎取一升)生麻油(一升)胡桐淚(一兩綿裹)上以火煎取一升二合。去胡桐淚。瓷器盛。七日后。候用。每夜以銅箸點鼻中。每孔三點。去枕仰臥良。

    甘草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眼赤腫痛。

    甘草甘竹茹(細(xì)切各一兩)新粟米(三合)蘆根(一兩)上為散。每服五錢。

    水一鐘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服。臨臥再服。

    乳香膏治目赤腫痛。翳膜遮障。時多熱淚。

    乳香(一塊)硼砂(一塊各皂子大)輕粉(炒一錢)杏仁(二十個生去皮口中細(xì)嚼)上旋入口中細(xì)嚼后。滿口生津。吐于瓷盞內(nèi)。坐灰火中。熬令四邊沸。用熟絹濾于別盞中。入生

    黃連湯

    (出御藥院)

    治目赤腫痛。及散頭面熱。

    黃連秦皮苦竹葉薄荷葉(各一兩)上銼如麻豆。用五錢。水三盞。煎五七沸。

    綿濾去滓。熱淋洗。不計度數(shù)。

    宣毒散

    (出濟(jì)生拔萃方)

    治目發(fā)赤腫痛。毒瓦斯侵睛脹痛。

    盆硝雄黃乳香沒藥(各等分)上為細(xì)末。每服少許。鼻內(nèi)搐之。

    黃連湯治赤眼腫痛。

    黃連梔子仁馬牙硝(各一兩)甘草(一分)上為散。水一盞。入藥一錢。入竹葉十片

    蜜連膏

    (出圣惠方)

    治眼赤腫痛。

    蜜(四兩)黃連(為末)蕤仁(浸去赤皮各半兩)龍腦(半錢)上為散。與蜜相合。入銅器中。慢火熬如稀餳。用新絹濾過。候藥稍冷。入龍腦攪令勻。以瓷器盛。用銅箸點藥于目大。日三二次。

    洗眼方

    (出圣惠方)

    治眼赤腫。熱澀淚出。

    秦皮川芒硝木通(各一兩)竹葉(一握)上細(xì)銼和勻。每用藥一兩。水二大盞。

    入青鹽一錢。煎取一盞。去滓。合洗二三次。

    秦皮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目赤腫痛。兼目暴腫痛。

    秦皮(一兩)黃連(半兩)苦竹葉(三握)上銼碎。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濾去滓。

    微熱淋洗。不計度數(shù)。

    消毒散

    (出御藥院方)

    治眼赤腫。疼痛不定。兼治瘡腫不消。

    黃芩黃柏(各一兩)大黃(生用半兩)上為細(xì)末。每用生蜜水調(diào)藥如稀稠糊。攤在緋絹花子上。隨目赤左右。貼太陽穴妙。

    香附散

    (出御藥院)

    治目赤腫痛。眵淚生瘡。

    香附子(炒)槐花(炒一兩)大黃(半兩)上為細(xì)末。每服三錢。入糖少許。食后冷水調(diào)下。

    佛手散

    (出衛(wèi)生寶鑒)

    治眼腫痛。

    乳香(炒)焰硝青黛上各二錢。同研為末。口中含水。鼻內(nèi)搐之。

    黃連滴眼方

    (出直指方)

    治熱眼赤腫疼痛。

    鷹爪黃連(二兩)干艾葉(少許)真杏仁(一個)上同研碎。新汲水浸一日夜。

    濾清汁。

    仰。入藥用。

    春雪膏

    (出朱氏集驗方)

    治眼目赤腫。翳障羞明。

    硼砂(三錢)腦子(一錢)通明樸硝(半兩)上為末。入乳缽研。再用細(xì)絹羅過。

    每用一小盞。點津液。沾藥末入目中。閉霎時。令藥勻。方開眼。淚出為度。

    金蓮子散治風(fēng)毒赤眼腫痛。時多熱淚。磣澀難開。

    洗眼黃連湯

    (出圣惠方)

    治眼赤腫痛不可忍。

    黃連(一兩)秦皮(一兩)大棗(七枚)上為散。用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

    放溫。

    地膚子散

    (出圣惠方)

    治目風(fēng)熱赤腫痛。

    地膚子(二升焙過)生地黃(二兩)上搗地黃絞汁。和地膚子末。曬干。搗羅為散。

    每服三錢。空心酒調(diào)下。臥服。

    黃連散

    (出圣濟(jì)總錄)

    治目赤腫痛。

    黃連(末半分)乳雞子(一枚去黃取白)上將黃連研極細(xì)。和雞子白。卻納殼中。

    紙固塞

    洗眼方

    (出圣濟(jì)總錄)

    治目赤堆眵痛腫。

    桑條(十二月者燒灰一斤)童子小便(一斗)上取灰安瓷器中。用童子小便浸。候干濾盡??赏杓赐?。丸如錢大。捏為餅子。濃三二分。曝干。每用一餅子。熱湯化。澄清洗眼。

    下日辰洗之。正、七月初八日。三、四月初六日。五、六月初五日。二、七月初七日。八月二十日。九、十月十二日。十

    治眼壅熱赤腫方。

    (出直指方)山茵陳車前子上煎湯下川芎茶調(diào)散。食后臨臥服。

    敷眼方

    (出直指方)

    治患眼赤腫閉合。

    土朱(二分)爛石膏(一分)上為末。新水入蜜二盞。調(diào)敷眼尾及太陽。及以山梔子煎湯

    治眼赤腫?;虬W或痛。

    (出本事方)大黃苦葶藶(各一兩)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二丸。用山梔子仁湯調(diào)下。

    金絲膏

    (出德生堂)

    治眼赤腫痛。及一切翳障。

    黃連當(dāng)歸(凈洗各二兩)上為末。以水蜜二盞。用文武火煎至半盞。去滓再研。入飛過樸硝二錢。乳香一錢。和勻。以水瓶頓。再用水煮半日。后入腦子半錢研勻。油紙封固。

    候五日去火毒。方可點用。

    神錦散

    (出圣濟(jì)總錄)

    治赤眼昏澀腫痛。

    桑皮(一兩)黃連(半兩)上為末。每用一錢。沸湯浸。澄清洗之。

    治眼赤腫。及治每睡起時。須臾又白。名血熱飛肝病也。

    (出危氏方)用生地黃汁。以粳米半升。三次浸。三次曬干。用瓷瓶煎湯一升。令沸。下地黃及米于內(nèi)。煎成薄粥。半飽半饑。飲一兩盞即睡。如此三次即效。

    黃連解毒散

    (出直指方)

    治諸熱眼。赤腫羞明。畏暑。飲酒患眼通用。

    用黃連去須。搗碎色紅者。隨意新汲水浸半日。瓷碗盛。重湯熬。食后服。滓再熬。

    治眼赤腫翳痛。及小兒熱腫眼。

    用鯉魚膽汁滴眼中。

    治眼赤腫痛

    (出圣惠方)取漿草搗取汁。點之立瘥。

    勝金膏子

    (出德生堂)

    治眼目赤翳膜攀睛。視物不見。疼痛如割者。

    黃連黃柏(各半斤)蕤仁(一兩)當(dāng)歸赤芍藥(各四兩俱要凈洗)以上五味咀。

    以成膏子。再濾過。要十分凈潔。候稍溫冷。卻下后藥。

    玄明粉(一兩)腦子(二錢)麝香(半錢)上研極細(xì)末。入膏子藥內(nèi)。用槐柳條不住手?jǐn)嚵顒?。用好瓦瓶收盛。以紙蓋封。數(shù)日后。用小瓶收。出藥。以銅箸頭挑點。

    車前餅子

    (出圣惠方)

    治眼熱毒上攻。赤腫疼痛。

    車前葉牛蒡葉(各一握)地龍糞(三兩)鹽(一分)秦皮(一兩)上搗令爛。

    捏作餅子。仰臥貼之。干即易之。

    療眼赤腫熱痛。淚出燒人肉。不可忍?;蛴胰榘l(fā)動。連睛疼悶。乍歇乍發(fā)。頭痛憎寒。

    瞼赤瘡爛。無所見物。白膜覆黑珠?;蛞蛱煨邪叨救胙邸R擞么蓑?。

    以千歲。一名藤。不問春秋冬夏。采其莖削去蒼皮。取如拇指大者。截作六七寸長。以銅器或瓷器中盛。水三五升漬之。一食頃。其頭白乳汁出??砷L半寸許。取此汁將敷。

    碧霞丹

    (出衛(wèi)生寶鑒)

    治目赤腫。隱澀難開。

    銅綠(三錢)枯礬(三錢)乳香(一錢)上為細(xì)末。將黃連熬成膏。入藥丸如雞頭子大。水

    魚膽丸

    (出衛(wèi)生寶鑒)黃連(去須)秦皮(銼)當(dāng)歸(各等分)上將以上三味。凈水宣去泥土。用溫水三升。

    令瓷盒內(nèi)浸藥一宿。于凈室中熬。用鐵鍋煎到一小半。覷藥力盡在水中。用新細(xì)絲絹。濾去藥滓。又用好絹濾去兩遍。去滓再用。熬令至一盞半。如稀面糊相似。取出用銀器。以木炭火熬成膏子。入腦子綠豆粉一和成劑。用盞蓋著。旋丸豆大。用凈幾上搓成細(xì)條子。竹刀切。

    清肺湯

    (出永類鈐方)

    治氣壅盛。白云赤腫。肉侵睛。多淚。

    大黃當(dāng)歸木通赤芍藥桑白皮茵陳地骨皮干葛麻黃粉草(炙)杏仁(去皮尖炒)知母(等分炒)上咀。每三錢。水煎。食后服。

    羚羊角湯

    (出永類鈐方)

    治眼赤腫。沙澀。羞明流淚。翳膜侵睛。雀目等

    證。

    大黃(二兩)黃芩山梔仁(炒)石決明()草決明(炒)木賊(去節(jié))桔梗密蒙花蟬羚角(炒各一兩制下。老者豬羊肝蘸吃。肺熱桑白皮湯下。灑淚夏枯草湯下。小便不通。車前子湯下。

    郁金湯

    (出永類鈐方)

    治赤腫痛。

    大黃荊芥穗薄荷葉郁金樸硝(等分)上為末。雞子清或嫩芋根白者。打爛調(diào)貼眉眶上。及瞼腫加生地黃尤好。痛加乳沒調(diào)。

    糖煎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風(fēng)熱毒瓦斯。上攻眼目。赤腫疼痛。視物不明。隱

    難開。

    龍膽草漢防己大黃荊芥穗赤芍藥當(dāng)歸(洗焙)甘草(炙)防風(fēng)(去蘆以上八味各一兩)川芎(半兩)上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入砂糖如彈子大。同煎至七分。

    如圣水

    (出楊氏家藏方)

    治赤眼腫痛生瘡。

    干艾葉(燒灰炒半錢)黃連(去須搗細(xì)末半錢)上件入新瓷器中。用無油沸湯浸。

    稀稠得候口中覺味即驗。

    祛風(fēng)散

    (出朱氏集驗方)

    治一切風(fēng)熱。上攻眼目。赤腫羞明。

    大黃黃芩地骨皮山梔子(各半斤)柴胡玄參赤芍藥荊芥薄荷防風(fēng)甘草桑白皮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赤腫加生地黃煎。大人小兒小便秘澀。心胞滿

    羌活散

    (出永類鈐方)

    治一切風(fēng)熱。攻上頭目。赤腫疼痛。昏澀眵淚。怕日

    明。赤脈。

    羌活獨活柴胡川芎黑參赤芍藥桔梗荊芥地骨皮薄荷(各半兩)大黃(一水一盞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