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論)夫暴赤眼者。肝心壅熱。散于血脈之中。熱氣上炎。攻沖眼目。令暴赤隱澀痛疼。風(fēng)氣加之則癢悶也。
或痛。此是肝心壅毒。在胸膈之間。更相擊發(fā)。臟氣上攻。致使然也。切宜兼洗出血。后飲蘆根飲子鎮(zhèn)肝丸。
歌曰。忽然暴赤白睛紅。輕者無妨甚者疼痛。還是肝心二臟熱。更須擊發(fā)使相攻。蘆根飲子須通淺。莫遣他時更復(fù)蹤。丸散鎮(zhèn)肝吞半劑。如斯治療有神功。
方
好槐枝湯治赤目昏痛。淚出隱悶。
槐枝(銼二兩)秦皮黃連(去須)蕤仁(去皮)馬牙硝黃柏(去粗皮)山梔子(各半兩)古字錢(十四文)淡竹葉(一握細(xì)切)食鹽(一分)上前藥粗搗篩。每用五錢。水二盞。入錢。煎至一盞半。濾去滓。放溫洗眼。冷再暖洗。
蔓荊實(shí)丸
(一名羚羊角丸)
治肝臟風(fēng)熱。目暴赤。隱澀腫痛。
犀角湯治肝心壅熱。上攻眼目。暴赤腫。隱澀疼痛。
犀角(鎊)黃芩(去黑心)瞿麥穗黃連(去須三分)梔子仁(各一兩)車前子木通(銼)大黃(炒)柴胡(去苗)青葙子(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鐘半。
煎至七分。入竹葉。去滓。入芒硝半錢。食后放溫服。臨臥再服。
石蜜煎
(出圣惠方)
治暴赤眼。
石蜜(三兩半)朱砂食鹽(各細(xì)研)川芒硝細(xì)辛石決明(水飛過各細(xì)研)烏賊魚骨(以蜜調(diào)成膏
鎮(zhèn)肝丸
(出龍木)
治暴赤眼。后生翳膜外障。
羌活石決明(各一兩)本(一兩半)干山藥細(xì)辛五味子車前子人參茯苓(各
犀角散
治暴赤眼腫澀痛。
犀角屑子芩瞿麥黃連(各三分去須)梔子仁大黃(炒)車前子木通芒硝(各一兩)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鐘半。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服之。
加味香蘇散
(出德生堂)
治時行赤眼。暴發(fā)赤腫。怕日羞明。疼痛難忍。
紫蘇香附子陳皮甘草桑白皮生地黃蘇木蟬蛻黃芩(各二兩)上咀。每服五錢。水一鐘半。燈草二十莖。同煎八分。去滓。不拘時候熱服。
仙靈脾丸
治眼暴赤。風(fēng)熱沖上。疼痛赤腫生翳。
仙靈脾甘菊花黃芩車前子玄參石膏決明子羚羊角屑(各一兩)蛇蛻皮(一分燒灰)上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后。溫水下二十丸。
洗肝柴胡散
治眼暴赤。
柴胡(二兩半去苗)川升麻黃芩羚羊角屑川大黃地骨皮(各一兩)決明子石膏(各二兩)甘草(半兩炙微赤)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鐘。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眼暴赤。最宜服之。
蕤仁膏治眼暴赤。熱毒腫痛。膜障瞳仁。
蕤仁(去皮)鉛丹(重羅各半兩)井鹽(一分)黃連(去須一兩)石膽(半錢)龍腦麝香(各半錢)蜜(五兩)上除龍、麝、蜜外。先將蕤仁等。重研如粉。以水一升。入蜜五兩。同煎。令稀稠得所。用新綿濾去滓。入龍、麝末。調(diào)和令勻。瓷器盛。每以銅箸點(diǎn)少許。
還睛散
(出御藥院)
治風(fēng)赤暴赤。眼生浮翳目。胎赤爛。澀癢腫痛。
山梔仁黃連黃柏(各一兩)細(xì)辛(去苗)杜仲(炙各二兩)秦皮(四兩)甘草(炙半兩)早晨
龍膽草散
(出和劑方)
治眼赤暴腫痛。風(fēng)熱上沖。疼連眶瞼。赤爛。瘀肉
侵
睛。時多熱淚。或因叫怒有損肝氣。及久勞瞻視。風(fēng)沙土所入。致成內(nèi)外障翳。及一切
眼患。悉皆治之。
蒺藜子(炒去刺)龍膽草(各六兩)甘草(三兩)赤芍藥(半斤)羌活防風(fēng)(去叉各二兩)下。
四物龍膽湯治目赤暴發(fā)。作云翳。疼痛不可忍。
熟地黃川芎芍藥當(dāng)歸羌活防風(fēng)(各三錢)龍膽草防己(各二錢)上為粗末。水煎服。
清金散治暴赤。隱澀疼痛。眵淚不住。
仙靈脾(取葉用)惡實(shí)(略炒)木通黃芩(去黑心)本(去土)晚蠶砂(炒)甘草(炙
蘆根飲子治暴赤眼后。生翳外障。兼治胎風(fēng)赤爛。
蘆根(銼一兩)大黃(炒二兩)防風(fēng)(去叉一兩)黃(銼一兩)芒硝(一兩)黃芩(去黑心)黑參(一兩半)上為散。以水一鐘。每服五錢。煎至五分。食前。去滓溫服之。
蕤仁散治眼暴赤。
蕤仁(去皮)黃芩秦皮(各二兩)梔子仁黃連(去須)犀角屑(各一兩)甘草(半兩)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二盞。入竹葉七片。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溫服。
杏仁膏治眼赤暴痛。
杏仁(浸去皮尖研如膏)黃連(去須為末各半兩)消梨(汁三合)膩粉(一錢)白蜜(半合)錢。
每用半小豆點(diǎn)之。
菊花防風(fēng)散治目暴赤。及風(fēng)毒眼。
菊花防風(fēng)(去叉)甘草威靈仙(去土)黃連(去須)惡實(shí)(各三分)上為散。每服一錢匕。風(fēng)毒,蔥湯下。赤目,新汲水下。日再服。
秦皮湯治眼暴赤。積年瞼爛不瘥。澀痛。睛上有白膜。
秦皮蕤仁(去皮)黃連(去須)山梔子(各半兩)黃柏(一兩)大棗(五枚去核)上粗搗篩。以水四升。煎取二升。去滓。微暖數(shù)洗之。冷則重暖。余滓再煎洗。
大黃湯治眼暴赤爛痛。
大黃梔子仁(各一兩)茯神(去木)生麥門冬(去心焙)犀角(鎊)旋復(fù)花(各一兩半)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五大盞。煎至三盞。下芒硝一兩。煎至一盞。去滓。食后溫服。日三次。
菊芎散治暴赤眼。
薄荷(二兩)菊花甘草川芎(各一兩)防風(fēng)(七錢)白芷(半兩)上為細(xì)末。食后。茶
生地黃湯
治男子?jì)D人暴赤眼。澀痛腫不開。
干地黃決明子黃芩竹葉(各三兩)川黃連芍藥(各半兩)上為粗末。大人用一錢。水三盞。煎至五七沸。綿濾去滓。乘熱洗。冷即再暖洗??啥?。只用一日換藥。小兒藥量減數(shù)用洗。
治男子?jì)D人。暴患赤眼方。
當(dāng)歸川芎(各二兩)黑豆(一升)箬葉(燒灰半兩)赤土(一兩)砂糖(半兩)上以水二升。煮黑豆令熟。去皮以豆入藥煎熟。次入箬葉灰、赤土、砂糖同煎。每服一盞。食后溫服。
秦皮湯治眼暴腫痛。
秦皮黃連(去須)黃柏(去粗皮)甘草(炙)砂糖(一彈子大)上銼碎如麻豆大。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砂糖一處。同煎一二十沸。濾去滓。稍熱洗。如冷再暖??上次宥?。
艾煙丸治暴赤眼。
黃連(去須一兩半)膽礬(半豆許研)鉛丹(研半錢)膩粉(一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十四粒)上同研勻。入粟米粥和。以艾煙熏之。丸如雞頭大。每用一丸。以綿裹。
井
歸連湯
(出經(jīng)驗(yàn)良方)
治暴赤洗眼。
當(dāng)歸尾(極細(xì)者)黃連赤芍藥防風(fēng)(各等分)杏仁(七粒去皮尖男孩乳汁蒸過)上以水半盞同蒸。乘熱洗。冷則再熱又洗。
冰膏似雪
治惡眼暴發(fā)眼赤腫。內(nèi)生翳膜者。
黃連黃柏黃藥子苦參樸硝(各二兩)上為末。用茶牙水調(diào)。貼太陽穴上。干則再潤之。日二三次。
洗目方治暴赤眼。疼痛磣澀。
用楮樹嫩梢。盡去葉并細(xì)毛。放地上火燒。著碗覆入一日。置灰為末置碗內(nèi)。以沸湯浸澄清。乘溫以指蘸洗。
又方
(出圣惠方)用馬牙硝研為末。安于照上。以銅沙鑼承照梢。則照夜露之。令露滴梢下。入鑼中收。
取點(diǎn)眼中絕妙。八月半。白露下時可合之。
治暴赤眼方。
(出永類鈐方)用升麻干葛湯三貼。每貼加蟬七個。作三服。如未退。用敗毒散加大黃。又不退。卻用五膈寬中散。酒調(diào)墜下氣。氣順自愈。
療眼暴赤腫。磣痛不得開。淚出。
黃連黃柏蕤仁鹽綠芒硝(各等分)上搗篩。和如黍米大。納中。忌豬肉。
龍腦膏子
治風(fēng)毒暴赤眼。腫澀痛。
龍腦(半錢)秦皮黃連(去須)甘草(炙)馬牙硝(煉過研各半錢)上搗篩。
用水一大盞。浸藥一宿。以銀銚子煎五分。用新綿濾過。入龍腦攪勻。瓷器盛之。以銅箸點(diǎn)之。
蕤仁膏治眼暴赤。腫痛并翳膜。但瞳仁不損。皆治之。
蕤仁(去皮)丹砂(一分)青錢(十文)斗子鹽鹽綠(各半錢)上取新好綿裹并錢。
于銀器中。以井華水一盞。浸經(jīng)一宿。如稀膏。每臥。即以綿于眼大頭點(diǎn)。時經(jīng)一宿點(diǎn)了。
即
杏仁湯治暴赤眼。澀痛腫疼。
杏仁(十四枚)黃連(去須)膩粉(二錢)砂糖(一錢)上于晨朝睡覺未語時。
口內(nèi)將杏仁與黃連同嚼爛。并余藥。盡入絹內(nèi)線系。以沸湯浸洗之。冷重暖過。夜露之。每用可洗五次。
黃連膏治暴赤眼痛。渾暈隱澀。
黃連(去須一分)膩粉(湯浸去皮尖一分)蕤仁(去皮半分)上先將去皮蕤仁。
爛研如膏后。入黃連、膩粉。同置一處研了后。以新綿濃裹于外。梨少許。以新汲水三盞。于凈器內(nèi)澄濾二盞。候至清。取二分。浸藥裹了。良久濾汁。仰臥將藥裹溫藥。點(diǎn)眼十余次。
青梅膏治暴赤眼澀痛。
青梅(七枚)古字錢(七文)鹽花(一合)黃連(去須一兩)上粗搗篩。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如稀膏。入新瓶子內(nèi)盛。系勿令泄氣。埋七日取出。每日點(diǎn)目三次。
鉛丹膏治暴赤眼疼痛。
鉛(以絹羅過)黃連(去須為末)蕤仁(去皮研半兩)鹽花(一分)上以蜜二兩。用文武火。先煎蕤仁、鹽。待勻沸。即下鉛丹、黃連煎如膏。瓷盒盛。每次可用如半小豆大。以新水調(diào)化。箸點(diǎn)日二次。
連竹湯治風(fēng)毒攻眼。暴赤澀癢。
黃連竹葉(各一兩)秦皮(一分半)蛇蛻皮(半分)上細(xì)銼。用水一升半。煎取五合。綿濾去滓。夜臥時。白絹蘸藥汁洗眼。
生明丸治眼目暴赤。睛痛腫。
薄荷葉川芎(各七錢半)縮砂仁甘菊花(各半兩)上為細(xì)末。煉蜜和丸。每一兩作十五丸。服一丸至二丸。細(xì)嚼溫服。水送下噙化。
散熱飲子治眼暴赤暴腫。
防風(fēng)羌活黃芩黃連(各一兩)上咀水煎。食后溫服。如大便秘澀。加大黃一兩。
如痛甚。加地黃當(dāng)歸各一兩。如煩躁不得眠睡。加梔子一兩。
細(xì)辛湯治眼暴赤澀腫痛。
木賊(大者去節(jié)半兩)細(xì)辛(凈洗半兩)草烏(一分)龍膽草(去根半兩)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入黑豆半合。煎一兩沸。又入砂糖一塊。如彈子大。煎至八分。去滓。
食后溫服。忌煎爆油面酢醬熱物。及忌房色事。
赴筵散治暴赤眼。
樸硝(一錢)砂糖(一彈子大)膩粉(一錢)杏仁(七個去皮)上研如膏。水半盞。調(diào)濾過
竹葉湯治眼暴赤腫痛。
柴胡(去苗)蛇銜(去根二兩)黃連(去須)細(xì)辛(去苗各一兩)上粗搗篩。
每服五錢。煎
洗眼秦皮湯治眼暴熱腫痛澀。
治眼毒風(fēng)暴赤。羞明不瘥方。
(出圣惠方)鵝梨(三顆取汁)黃丹(一兩)砂(半分)蜜(二兩)上入竹筒內(nèi)盛。坐湯鍋內(nèi)。煮一日為度。后取出綿濾過。以瓷器盛。用箸點(diǎn)大效。
杏仁膏治風(fēng)毒暴赤。眼腫澀痛。
蕤仁膏治眼暴赤熱毒。
蕤仁(去皮)胡黃連(各一分)雞子(一枚去黃留清)上以綿裹。納雞清中。浸一宿。
眼日數(shù)次。后則洗之。
大黃膏治暴赤眼。
大黃末(半兩)大麥面(三錢)雞子(去黃留清不拘多少)上調(diào)如膏。敷上下瞼。
大黃膏治暴赤眼痛腦熱。
大黃解毒子木香(各等分)上搗羅。漿水調(diào)如膏。于生絹上貼瞼。頻易之。
砂糖黃連膏治暴赤眼。
白砂糖黃連(末各一兩)大棗(青州者七枚洗煮過去皮核)上搗熟如膏。以綠豆大。
用綿裹。新汲水浸點(diǎn)之。
龍腦膏治暴赤眼。
龍腦(少許)麝香(少許)黃連(去須一兩凈洗為末極細(xì))上以蜜調(diào)黃連為餅子。
涂在白瓦器上。用艾四兩熏。取末刮下。入腦麝。以瓷合盛。用時取如皂莢子大。以新汲水調(diào)點(diǎn)之。
乳香膏治暴赤眼。
甘草黃連(去須各半兩)黃柏(去粗皮三分)上搗篩為粗散。以水二盞。煎至七分。
濾去滓后。入膩粉少許。黃明乳香皂角子大兩塊。研勻點(diǎn)之。
至明膏
(出御藥院方)
治暴赤疼痛。淚出眵多。熱氣上攻。視物昏花。
黃連(一兩)當(dāng)歸(二錢)蕤仁(去皮一錢)以上藥。用水一大碗。浸一時辰。
慢火熬至半碗。澄濾去滓。入白蜜半兩。再重湯煮成膏。綿濾過。出火毒。入后藥。
龍腦(二錢)青鹽(一字)南硼砂(一錢)上研極細(xì)。與前藥一處。同研令勻。
每用黃米粒
碧霞引治赤眼暴發(fā)。并赤瞎神效方。
銅綠白土芒硝(各等分)上為細(xì)末。丸如皂角子大。每用白湯研化一丸洗之。
療眼暴赤方。
雞舌香(二七枚)干棗(二七枚)黃連(二七枚)上以水半大升。煎五六沸。澄取清。
點(diǎn)目中瘥。
治赤眼暴作。
明礬銅青黃連(末各等分)上為細(xì)末。水泡洗。
治風(fēng)毒暴赤。眼腫澀痛。
黃連(一分為末)蕤仁(半兩湯泡去白赤皮)青古錢(七文)上以甜淡漿水一大盞。于銀器中。用文武火熬如稀餳。以新綿濾過。浸瓷瓶中密封。有患者以銅箸點(diǎn)之。
黃連膏治暴赤眼。
黃連(不拘多少去須為末銀器內(nèi)熬成膏用)龍腦(少許)上入罐子內(nèi)。油單紙封之令緊。沉于井底著泥處。浸一宿取出。點(diǎn)之。
香蠟膏治暴赤眼。風(fēng)熱癢痛。
黃連(宣州者去須)秦皮(各一兩)上粗搗篩。臘月臘日。井華水五更者一大碗。
煎藥二七日。綿濾銀器內(nèi)。文武火煎盡水如膏。入龍腦勻和。瓷合。每用倒流水化少藥。候勻點(diǎn)之。
黃柏膏
(一名黃金膏)
治眼暴赤澀痛。兼治一切眼退翳。
黃柏(去粗皮為末)蛇蛻(微炒為末一兩)上用醋漿水三盞。于銅器內(nèi)煎一盞。稀稠。
以乳香和膏。綿絹濾。待冷瓷合盛。點(diǎn)眼大。
地黃膏治暴赤眼腫痛。
生地黃(凈洗研)黑豆(各二兩生搗末)上搗成膏。臨臥時。以鹽湯洗眼。后閉目。
以藥膏后罨目上。至?xí)运疂櫋?/p>
青金散
(出旅舍方)
治暴赤眼。澀痛難開。
黃連(去須)艾葉(燒黑灰各二兩)上搗羅為細(xì)末。每貼用五錢。湯浸澄清。用新綿濾過。乘熱洗眼。兼治目始赤。澀痛熱腫。熱淚不止。如目中有瘡。即不可用。
神應(yīng)散
治眼暴赤腫痛。
玄明粉(生用風(fēng)化)爐甘石(燒赤各等分)上同研極細(xì)。每用藥一粟米大。以新水一匙調(diào)藥。不拘時候點(diǎn)之。
杏連散治暴赤眼。
黃柏(水洗過去皮一兩)桑條(三握洗過)上于銀銚子內(nèi)。以水一大盞。慢火煎至半盞。
新綿濾去滓。于凈器內(nèi)一兩度。以水拔藥令冷。點(diǎn)之。數(shù)多為妙。
魚膽敷眼方
治暴赤熱腫痛澀。
鯉魚膽(十枚取汁)膩粉上相和令勻。瓷盒中盛之。每服少許點(diǎn)之。
粗黃連(十枚取汁)青州棗(三枚)上取河水一鐘。令患人自含水黃連。吐于銚子內(nèi)。
有苦汁即咽之。勿得吐也。其棗擘開。去核同煎。至三分。綿濾澄清。入少許孩兒乳汁。相和點(diǎn)之。
清金散治暴赤眼。澀痛難開。
用芰荷根絞取汁。點(diǎn)目中。
治眼暴赤方。及磣澀。
薺菜根搗絞取汁點(diǎn)之。
暴赤眼方。及治不得開目。痛淚不止。腫磣。
(出千金方)用附子一枚。炮去皮臍。粗搗碎如蠶沙許。臨臥時。置目中良。以定痛為度。一方用梢去赤皮。
用烏雞冠血。以箸點(diǎn)目內(nèi)。日三度。
以新粉腳二斤。以甑單一所。凈紙二重襯甑單。先安腳粉。如淋灰法。用沸湯潑。落日方淋。雨露地上。勿著屋下。來日早晨濾出滓。用水。于烈日內(nèi)曬干。如鹽花。入瓷瓶中盛。
后
(出傳信適用方)用四物湯三錢。以水一盞。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一方加大黃。如栗子大。
食
五行方
(出危氏方)
治暴赤。時行赤腫痛。
取黃柏。以刀略去粗皮。不拘多少。濕紙裹。黃泥包煨。候泥干取出。每用一彈子大。
紗帛包。水一盞浸。飯上蒸熟。乘熱熏洗。修制有金木水火土。故命名。一丸可用三二次。
治暴赤眼腫。
用桑葉為末。裹紙內(nèi)。燒煙熏鼻效。
用黃連。取驢奶汁淹漬。點(diǎn)甚效。
豬膽方治火眼。
用豬膽一個。銅錢三文。洗凈瓦盆內(nèi)蒸。漸干取膽。丸如粟米。安眼中。
用生姜切破。夾黃連。濕紙裹煨熟。以乳汁蒸。點(diǎn)眼。
洗眼方(出圣惠方)治眼猝患赤腫疼痛。
秦艽(去苗)黃連(去須)細(xì)辛干桑葉(各一兩)蕤仁(一分浸去赤皮)上為散。用藥
(一名洗眼方出十便良方)甘草細(xì)辛黃連(各一兩去須)上為散和勻。每取一兩。以水一大盞半。入青鹽二錢。
煎至一盞。濾去滓。每暖三合洗眼。日三度。
蕤仁煎
(一名黃連丸)
治暴赤眼。熱淚不止。疼痛隱悶。
黃連(一分為末)蕤仁(三十枚去皮研細(xì))上為散末。水和。薄攤瓷器底。更住覆之。
以熟艾一斤。漸以火燒艾。煙熏藥上。艾盡為度。刮丸如梧桐子大。每以冷水少許。化藥一丸。澄清點(diǎn)之。一方用肥棗。開竅去核。納藥于內(nèi)。以棗蓋之。然后以帛裹定。以大茶碗量水半碗煮。候水得一雞子大。即以綿濾過。待冷卻點(diǎn)眼甚效。亦治風(fēng)眼淚癢?;蛏琛;蛏?。
砂糖膏
(出選奇方)
洗赤眼。
腦子(三十文)砂糖(少許)生姜(自然汁)上件同勻?yàn)楦?。臨時滴點(diǎn)之立愈。
杏仁湯
黃連杏仁上等分。同研勻。以水調(diào)。濾取汁。入輕粉和勻。點(diǎn)之。湯調(diào)頓冷洗。皆可
黃連湯
干姜(凈洗)黃連(半兩)杏仁(各半兩)上同搗為粗末。綿包之。沸湯泡。閉目乘熱洗之。
治眼暴赤才發(fā)?;蚪?jīng)一二日。赤痛隱悶。
淡竹葉草決明黃芩(各二兩)生干地黃(二兩)赤芍藥(半兩)上為粗末。
每用五錢。水三盞。煎五七沸。絹濾去滓。乘熱洗眼。冷再暖洗之。
秦皮散
(出永類鈐方)
治暴腫赤障。疼痛灑淚。
當(dāng)歸黃芩川芎荊芥穗宣連羌活秦皮黃柏梔子赤芍藥蔓荊子(各等分)
至寶金絲膏
治暴赤客熱。一切外障。
當(dāng)歸羌活生地黃黃柏秦皮蔓荊子川芎黃芩赤芍藥山梔子宣連大黃細(xì)辛上逐味修制。擇稱各等分。入凈銅鍋內(nèi)。用凈水浸過藥汁。煮令透。去滓。取現(xiàn)下濃汁。以上等結(jié)如砂糖。與濃藥汁相停和。入銅鍋內(nèi)。再煮令沸。以兩重絹濾過。銅器內(nèi)煮成膏如綿。四季減火色。續(xù)入沒藥。水飛過如面。更加腦麝。隨便多少皆佳。系點(diǎn)眼膏。
或
重明散
(出衛(wèi)生寶鑒方)
治一切風(fēng)熱之毒。上沖眼目暴赤腫。不住疼痛?;?/p>
生
翳膜瘀肉。隱爐甘石(一斤火燒紅黃連湯蘸七次)川椒(二錢熬成膏爐甘石末用文武火焙干)黃連(半兩)盆硝(三錢)銅綠(半兩)蒲黃(半兩)豆粉(四兩)雄黃(二錢)上件。上六味同爐甘石末用蜜。羅過研細(xì)。舌上嚼。不磣為度。后入腦子一錢。南硼砂一錢。研細(xì)。用大豆養(yǎng)之。每用少許。以骨箸干拈點(diǎn)。臥少時。忌酒面諸雜魚肉辛熱之物。
治一切暴痛赤眼。疼痛極甚。或生翳膜。外使點(diǎn)藥。內(nèi)吃此方。
(護(hù)命方)荊芥蔓荊子薄荷羌活牡丹皮黃芩當(dāng)歸甘草梔子青葙子大黃決明子麥子獨(dú)活牛蒡子牽牛(各一分)半夏(三錢)上搗細(xì)。杵羅為末。每服二錢。
水一鐘先煎令沸。方下藥。輕攪便瀉出。食后臨臥和滓服。
柴胡湯
(出朱氏集驗(yàn)方)
治眼目暴赤腫痛。
柴胡蒼術(shù)甘草(各等分)上為末。白水煎。如頭疼壯熱。則用姜蔥煎。已驗(yàn)。
救苦丸
(出保命方)
治眼赤發(fā)痛不可忍者。
黃連(一兩)當(dāng)歸(二錢)甘草(一錢)上同銼。新水半碗浸一宿。慢火熬至一半。以綿濾去底下朱砂(一錢飛)腦子(半錢)乳香沒藥(等分)上同研極細(xì)。入黃連膏拌勻。
和為丸。
如
銅青膏
(出楊氏家藏方)
治暴赤眼。隱澀羞明。癢痛。
銅青(一錢)杏仁(四個去尖)輕粉(少許)上并研令細(xì)。和作四丸。每服一丸。
湯化洗。
如勝散
治赤暴腫痛難開。
白礬(生二錢)川烏頭(去皮二錢瓦上焙)黃連(去須二錢)上件為末。入白面半錢。
和勻。取生姜薄荷汁。調(diào)作餅。貼太陽。
退赤湯
(出千金方)
干艾葉(燒灰二錢)宣連(二錢為末)古銅錢(十文)上都入大盞內(nèi)。百沸湯泡了。放冷。澄定取上清者。以水隔盞浸令冷。以所浸泡銅錢點(diǎn)之。一日內(nèi)取瘥。
姜連散
(出大衛(wèi)方)
干姜黃連(各半兩)上搗羅。同為粗末。以綿包之。沸湯泡。閉目乘熱頻洗。
治暴赤眼
(出經(jīng)驗(yàn)方)細(xì)研生姜。去滓。以汁頓在盆紙上。干。研令極細(xì)。重絹羅過。每用少許點(diǎn)之。出熱淚
暴赤眼方
(出澹寮方)枳殼升麻玄參杏仁防風(fēng)旋復(fù)花赤芍藥黃芩菊花甘草葶藶黃連(各
還光散
治一切男女。暴生赤白翳膜。
菊花(炒)羌活防風(fēng)蟬蛻蒺藜(炒)川芎當(dāng)歸甘草上為末。各等分。
食后茶下。
(出永類鈐方)以雞子清銼黃連浸。置地下一宿。次早濾過。雞毛蘸點(diǎn)眼。
(出永類鈐方)宣連一兩。熬濃汁。入好明凈樸硝一兩?;鸢靖裳屑?xì)。入好羯羊膽中懸之。膽頭用紙袋一個。放寬籠之。候硝盡滲出膽上成霜。掃以為末。入麝少許。入筒中盛。點(diǎn)眼。
生姜汁濾過。器中澄令細(xì)。再用宣連銼浸一七。令透。用綿絹濾姜汁成粉。曬干點(diǎn)眼。
諸證皆宜。
苦竹一段。兩頭留節(jié)。一頭開小孔。入銼宣連半兩。以紙塞孔。置井中浸一宿。次早出竹節(jié)中水洗。少加腦子尤效。
治暴赤眼無瘡方
以古銅錢刮凈姜上。取汁于錢唇點(diǎn)目。熱淚出。今日點(diǎn)。來日愈。但小兒甚懼。不須疑。
已紫衣主黃癉暴熱。目黃沉重。下血瘀。
以紫衣煮服之。
療眼暴赤痛。神效。
以枸杞汁點(diǎn)眼立效。
去暴熱目黃秘閉塞。
用苦菜煮汁服。
明目方用合明草搗絞取汁服。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yùn)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jìn)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附論)夫暴赤眼者。肝心壅熱。散于血脈之中。熱氣上炎。攻沖眼目。令暴赤隱澀痛疼。風(fēng)氣加之則癢悶也。
或痛。此是肝心壅毒。在胸膈之間。更相擊發(fā)。臟氣上攻。致使然也。切宜兼洗出血。后飲蘆根飲子鎮(zhèn)肝丸。
歌曰。忽然暴赤白睛紅。輕者無妨甚者疼痛。還是肝心二臟熱。更須擊發(fā)使相攻。蘆根飲子須通淺。莫遣他時更復(fù)蹤。丸散鎮(zhèn)肝吞半劑。如斯治療有神功。
方
好槐枝湯治赤目昏痛。淚出隱悶。
槐枝(銼二兩)秦皮黃連(去須)蕤仁(去皮)馬牙硝黃柏(去粗皮)山梔子(各半兩)古字錢(十四文)淡竹葉(一握細(xì)切)食鹽(一分)上前藥粗搗篩。每用五錢。水二盞。入錢。煎至一盞半。濾去滓。放溫洗眼。冷再暖洗。
蔓荊實(shí)丸
(一名羚羊角丸)
治肝臟風(fēng)熱。目暴赤。隱澀腫痛。
犀角湯治肝心壅熱。上攻眼目。暴赤腫。隱澀疼痛。
犀角(鎊)黃芩(去黑心)瞿麥穗黃連(去須三分)梔子仁(各一兩)車前子木通(銼)大黃(炒)柴胡(去苗)青葙子(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鐘半。
煎至七分。入竹葉。去滓。入芒硝半錢。食后放溫服。臨臥再服。
石蜜煎
(出圣惠方)
治暴赤眼。
石蜜(三兩半)朱砂食鹽(各細(xì)研)川芒硝細(xì)辛石決明(水飛過各細(xì)研)烏賊魚骨(以蜜調(diào)成膏
鎮(zhèn)肝丸
(出龍木)
治暴赤眼。后生翳膜外障。
羌活石決明(各一兩)本(一兩半)干山藥細(xì)辛五味子車前子人參茯苓(各
犀角散
(出圣惠方)
治暴赤眼腫澀痛。
犀角屑子芩瞿麥黃連(各三分去須)梔子仁大黃(炒)車前子木通芒硝(各一兩)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鐘半。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服之。
加味香蘇散
(出德生堂)
治時行赤眼。暴發(fā)赤腫。怕日羞明。疼痛難忍。
紫蘇香附子陳皮甘草桑白皮生地黃蘇木蟬蛻黃芩(各二兩)上咀。每服五錢。水一鐘半。燈草二十莖。同煎八分。去滓。不拘時候熱服。
仙靈脾丸
(出圣惠方)
治眼暴赤。風(fēng)熱沖上。疼痛赤腫生翳。
仙靈脾甘菊花黃芩車前子玄參石膏決明子羚羊角屑(各一兩)蛇蛻皮(一分燒灰)上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后。溫水下二十丸。
洗肝柴胡散
(出圣惠方)
治眼暴赤。
柴胡(二兩半去苗)川升麻黃芩羚羊角屑川大黃地骨皮(各一兩)決明子石膏(各二兩)甘草(半兩炙微赤)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鐘。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眼暴赤。最宜服之。
蕤仁膏治眼暴赤。熱毒腫痛。膜障瞳仁。
蕤仁(去皮)鉛丹(重羅各半兩)井鹽(一分)黃連(去須一兩)石膽(半錢)龍腦麝香(各半錢)蜜(五兩)上除龍、麝、蜜外。先將蕤仁等。重研如粉。以水一升。入蜜五兩。同煎。令稀稠得所。用新綿濾去滓。入龍、麝末。調(diào)和令勻。瓷器盛。每以銅箸點(diǎn)少許。
還睛散
(出御藥院)
治風(fēng)赤暴赤。眼生浮翳目。胎赤爛。澀癢腫痛。
山梔仁黃連黃柏(各一兩)細(xì)辛(去苗)杜仲(炙各二兩)秦皮(四兩)甘草(炙半兩)早晨
龍膽草散
(出和劑方)
治眼赤暴腫痛。風(fēng)熱上沖。疼連眶瞼。赤爛。瘀肉
侵
睛。時多熱淚。或因叫怒有損肝氣。及久勞瞻視。風(fēng)沙土所入。致成內(nèi)外障翳。及一切
眼患。悉皆治之。
蒺藜子(炒去刺)龍膽草(各六兩)甘草(三兩)赤芍藥(半斤)羌活防風(fēng)(去叉各二兩)下。
四物龍膽湯治目赤暴發(fā)。作云翳。疼痛不可忍。
熟地黃川芎芍藥當(dāng)歸羌活防風(fēng)(各三錢)龍膽草防己(各二錢)上為粗末。水煎服。
清金散治暴赤。隱澀疼痛。眵淚不住。
仙靈脾(取葉用)惡實(shí)(略炒)木通黃芩(去黑心)本(去土)晚蠶砂(炒)甘草(炙
蘆根飲子治暴赤眼后。生翳外障。兼治胎風(fēng)赤爛。
蘆根(銼一兩)大黃(炒二兩)防風(fēng)(去叉一兩)黃(銼一兩)芒硝(一兩)黃芩(去黑心)黑參(一兩半)上為散。以水一鐘。每服五錢。煎至五分。食前。去滓溫服之。
蕤仁散治眼暴赤。
蕤仁(去皮)黃芩秦皮(各二兩)梔子仁黃連(去須)犀角屑(各一兩)甘草(半兩)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二盞。入竹葉七片。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溫服。
杏仁膏治眼赤暴痛。
杏仁(浸去皮尖研如膏)黃連(去須為末各半兩)消梨(汁三合)膩粉(一錢)白蜜(半合)錢。
每用半小豆點(diǎn)之。
菊花防風(fēng)散治目暴赤。及風(fēng)毒眼。
菊花防風(fēng)(去叉)甘草威靈仙(去土)黃連(去須)惡實(shí)(各三分)上為散。每服一錢匕。風(fēng)毒,蔥湯下。赤目,新汲水下。日再服。
秦皮湯治眼暴赤。積年瞼爛不瘥。澀痛。睛上有白膜。
秦皮蕤仁(去皮)黃連(去須)山梔子(各半兩)黃柏(一兩)大棗(五枚去核)上粗搗篩。以水四升。煎取二升。去滓。微暖數(shù)洗之。冷則重暖。余滓再煎洗。
大黃湯治眼暴赤爛痛。
大黃梔子仁(各一兩)茯神(去木)生麥門冬(去心焙)犀角(鎊)旋復(fù)花(各一兩半)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五大盞。煎至三盞。下芒硝一兩。煎至一盞。去滓。食后溫服。日三次。
菊芎散治暴赤眼。
薄荷(二兩)菊花甘草川芎(各一兩)防風(fēng)(七錢)白芷(半兩)上為細(xì)末。食后。茶
生地黃湯
(出御藥院)
治男子?jì)D人暴赤眼。澀痛腫不開。
干地黃決明子黃芩竹葉(各三兩)川黃連芍藥(各半兩)上為粗末。大人用一錢。水三盞。煎至五七沸。綿濾去滓。乘熱洗。冷即再暖洗??啥?。只用一日換藥。小兒藥量減數(shù)用洗。
治男子?jì)D人。暴患赤眼方。
當(dāng)歸川芎(各二兩)黑豆(一升)箬葉(燒灰半兩)赤土(一兩)砂糖(半兩)上以水二升。煮黑豆令熟。去皮以豆入藥煎熟。次入箬葉灰、赤土、砂糖同煎。每服一盞。食后溫服。
秦皮湯治眼暴腫痛。
秦皮黃連(去須)黃柏(去粗皮)甘草(炙)砂糖(一彈子大)上銼碎如麻豆大。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砂糖一處。同煎一二十沸。濾去滓。稍熱洗。如冷再暖??上次宥?。
艾煙丸治暴赤眼。
黃連(去須一兩半)膽礬(半豆許研)鉛丹(研半錢)膩粉(一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十四粒)上同研勻。入粟米粥和。以艾煙熏之。丸如雞頭大。每用一丸。以綿裹。
井
歸連湯
(出經(jīng)驗(yàn)良方)
治暴赤洗眼。
當(dāng)歸尾(極細(xì)者)黃連赤芍藥防風(fēng)(各等分)杏仁(七粒去皮尖男孩乳汁蒸過)上以水半盞同蒸。乘熱洗。冷則再熱又洗。
冰膏似雪
(出德生堂)
治惡眼暴發(fā)眼赤腫。內(nèi)生翳膜者。
黃連黃柏黃藥子苦參樸硝(各二兩)上為末。用茶牙水調(diào)。貼太陽穴上。干則再潤之。日二三次。
洗目方治暴赤眼。疼痛磣澀。
用楮樹嫩梢。盡去葉并細(xì)毛。放地上火燒。著碗覆入一日。置灰為末置碗內(nèi)。以沸湯浸澄清。乘溫以指蘸洗。
又方
(出圣惠方)用馬牙硝研為末。安于照上。以銅沙鑼承照梢。則照夜露之。令露滴梢下。入鑼中收。
取點(diǎn)眼中絕妙。八月半。白露下時可合之。
治暴赤眼方。
(出永類鈐方)用升麻干葛湯三貼。每貼加蟬七個。作三服。如未退。用敗毒散加大黃。又不退。卻用五膈寬中散。酒調(diào)墜下氣。氣順自愈。
療眼暴赤腫。磣痛不得開。淚出。
黃連黃柏蕤仁鹽綠芒硝(各等分)上搗篩。和如黍米大。納中。忌豬肉。
龍腦膏子
(出圣惠方)
治風(fēng)毒暴赤眼。腫澀痛。
龍腦(半錢)秦皮黃連(去須)甘草(炙)馬牙硝(煉過研各半錢)上搗篩。
用水一大盞。浸藥一宿。以銀銚子煎五分。用新綿濾過。入龍腦攪勻。瓷器盛之。以銅箸點(diǎn)之。
蕤仁膏治眼暴赤。腫痛并翳膜。但瞳仁不損。皆治之。
蕤仁(去皮)丹砂(一分)青錢(十文)斗子鹽鹽綠(各半錢)上取新好綿裹并錢。
于銀器中。以井華水一盞。浸經(jīng)一宿。如稀膏。每臥。即以綿于眼大頭點(diǎn)。時經(jīng)一宿點(diǎn)了。
即
杏仁湯治暴赤眼。澀痛腫疼。
杏仁(十四枚)黃連(去須)膩粉(二錢)砂糖(一錢)上于晨朝睡覺未語時。
口內(nèi)將杏仁與黃連同嚼爛。并余藥。盡入絹內(nèi)線系。以沸湯浸洗之。冷重暖過。夜露之。每用可洗五次。
黃連膏治暴赤眼痛。渾暈隱澀。
黃連(去須一分)膩粉(湯浸去皮尖一分)蕤仁(去皮半分)上先將去皮蕤仁。
爛研如膏后。入黃連、膩粉。同置一處研了后。以新綿濃裹于外。梨少許。以新汲水三盞。于凈器內(nèi)澄濾二盞。候至清。取二分。浸藥裹了。良久濾汁。仰臥將藥裹溫藥。點(diǎn)眼十余次。
青梅膏治暴赤眼澀痛。
青梅(七枚)古字錢(七文)鹽花(一合)黃連(去須一兩)上粗搗篩。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如稀膏。入新瓶子內(nèi)盛。系勿令泄氣。埋七日取出。每日點(diǎn)目三次。
鉛丹膏治暴赤眼疼痛。
鉛(以絹羅過)黃連(去須為末)蕤仁(去皮研半兩)鹽花(一分)上以蜜二兩。用文武火。先煎蕤仁、鹽。待勻沸。即下鉛丹、黃連煎如膏。瓷盒盛。每次可用如半小豆大。以新水調(diào)化。箸點(diǎn)日二次。
連竹湯治風(fēng)毒攻眼。暴赤澀癢。
黃連竹葉(各一兩)秦皮(一分半)蛇蛻皮(半分)上細(xì)銼。用水一升半。煎取五合。綿濾去滓。夜臥時。白絹蘸藥汁洗眼。
生明丸治眼目暴赤。睛痛腫。
薄荷葉川芎(各七錢半)縮砂仁甘菊花(各半兩)上為細(xì)末。煉蜜和丸。每一兩作十五丸。服一丸至二丸。細(xì)嚼溫服。水送下噙化。
散熱飲子治眼暴赤暴腫。
防風(fēng)羌活黃芩黃連(各一兩)上咀水煎。食后溫服。如大便秘澀。加大黃一兩。
如痛甚。加地黃當(dāng)歸各一兩。如煩躁不得眠睡。加梔子一兩。
細(xì)辛湯治眼暴赤澀腫痛。
木賊(大者去節(jié)半兩)細(xì)辛(凈洗半兩)草烏(一分)龍膽草(去根半兩)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入黑豆半合。煎一兩沸。又入砂糖一塊。如彈子大。煎至八分。去滓。
食后溫服。忌煎爆油面酢醬熱物。及忌房色事。
赴筵散治暴赤眼。
樸硝(一錢)砂糖(一彈子大)膩粉(一錢)杏仁(七個去皮)上研如膏。水半盞。調(diào)濾過
竹葉湯治眼暴赤腫痛。
柴胡(去苗)蛇銜(去根二兩)黃連(去須)細(xì)辛(去苗各一兩)上粗搗篩。
每服五錢。煎
洗眼秦皮湯治眼暴熱腫痛澀。
治眼毒風(fēng)暴赤。羞明不瘥方。
(出圣惠方)鵝梨(三顆取汁)黃丹(一兩)砂(半分)蜜(二兩)上入竹筒內(nèi)盛。坐湯鍋內(nèi)。煮一日為度。后取出綿濾過。以瓷器盛。用箸點(diǎn)大效。
杏仁膏治風(fēng)毒暴赤。眼腫澀痛。
蕤仁膏治眼暴赤熱毒。
蕤仁(去皮)胡黃連(各一分)雞子(一枚去黃留清)上以綿裹。納雞清中。浸一宿。
眼日數(shù)次。后則洗之。
大黃膏治暴赤眼。
大黃末(半兩)大麥面(三錢)雞子(去黃留清不拘多少)上調(diào)如膏。敷上下瞼。
大黃膏治暴赤眼痛腦熱。
大黃解毒子木香(各等分)上搗羅。漿水調(diào)如膏。于生絹上貼瞼。頻易之。
砂糖黃連膏治暴赤眼。
白砂糖黃連(末各一兩)大棗(青州者七枚洗煮過去皮核)上搗熟如膏。以綠豆大。
用綿裹。新汲水浸點(diǎn)之。
龍腦膏治暴赤眼。
龍腦(少許)麝香(少許)黃連(去須一兩凈洗為末極細(xì))上以蜜調(diào)黃連為餅子。
涂在白瓦器上。用艾四兩熏。取末刮下。入腦麝。以瓷合盛。用時取如皂莢子大。以新汲水調(diào)點(diǎn)之。
乳香膏治暴赤眼。
甘草黃連(去須各半兩)黃柏(去粗皮三分)上搗篩為粗散。以水二盞。煎至七分。
濾去滓后。入膩粉少許。黃明乳香皂角子大兩塊。研勻點(diǎn)之。
至明膏
(出御藥院方)
治暴赤疼痛。淚出眵多。熱氣上攻。視物昏花。
黃連(一兩)當(dāng)歸(二錢)蕤仁(去皮一錢)以上藥。用水一大碗。浸一時辰。
慢火熬至半碗。澄濾去滓。入白蜜半兩。再重湯煮成膏。綿濾過。出火毒。入后藥。
龍腦(二錢)青鹽(一字)南硼砂(一錢)上研極細(xì)。與前藥一處。同研令勻。
每用黃米粒
碧霞引治赤眼暴發(fā)。并赤瞎神效方。
銅綠白土芒硝(各等分)上為細(xì)末。丸如皂角子大。每用白湯研化一丸洗之。
療眼暴赤方。
雞舌香(二七枚)干棗(二七枚)黃連(二七枚)上以水半大升。煎五六沸。澄取清。
點(diǎn)目中瘥。
治赤眼暴作。
明礬銅青黃連(末各等分)上為細(xì)末。水泡洗。
又方
(出圣惠方)
治風(fēng)毒暴赤。眼腫澀痛。
黃連(一分為末)蕤仁(半兩湯泡去白赤皮)青古錢(七文)上以甜淡漿水一大盞。于銀器中。用文武火熬如稀餳。以新綿濾過。浸瓷瓶中密封。有患者以銅箸點(diǎn)之。
黃連膏治暴赤眼。
黃連(不拘多少去須為末銀器內(nèi)熬成膏用)龍腦(少許)上入罐子內(nèi)。油單紙封之令緊。沉于井底著泥處。浸一宿取出。點(diǎn)之。
香蠟膏治暴赤眼。風(fēng)熱癢痛。
黃連(宣州者去須)秦皮(各一兩)上粗搗篩。臘月臘日。井華水五更者一大碗。
煎藥二七日。綿濾銀器內(nèi)。文武火煎盡水如膏。入龍腦勻和。瓷合。每用倒流水化少藥。候勻點(diǎn)之。
黃柏膏
(一名黃金膏)
治眼暴赤澀痛。兼治一切眼退翳。
黃柏(去粗皮為末)蛇蛻(微炒為末一兩)上用醋漿水三盞。于銅器內(nèi)煎一盞。稀稠。
以乳香和膏。綿絹濾。待冷瓷合盛。點(diǎn)眼大。
地黃膏治暴赤眼腫痛。
生地黃(凈洗研)黑豆(各二兩生搗末)上搗成膏。臨臥時。以鹽湯洗眼。后閉目。
以藥膏后罨目上。至?xí)运疂櫋?/p>
青金散
(出旅舍方)
治暴赤眼。澀痛難開。
黃連(去須)艾葉(燒黑灰各二兩)上搗羅為細(xì)末。每貼用五錢。湯浸澄清。用新綿濾過。乘熱洗眼。兼治目始赤。澀痛熱腫。熱淚不止。如目中有瘡。即不可用。
神應(yīng)散
(出御藥院)
治眼暴赤腫痛。
玄明粉(生用風(fēng)化)爐甘石(燒赤各等分)上同研極細(xì)。每用藥一粟米大。以新水一匙調(diào)藥。不拘時候點(diǎn)之。
杏連散治暴赤眼。
又方
(出圣惠方)
治風(fēng)毒暴赤眼。腫澀痛。
黃柏(水洗過去皮一兩)桑條(三握洗過)上于銀銚子內(nèi)。以水一大盞。慢火煎至半盞。
新綿濾去滓。于凈器內(nèi)一兩度。以水拔藥令冷。點(diǎn)之。數(shù)多為妙。
魚膽敷眼方
(出圣惠方)
治暴赤熱腫痛澀。
鯉魚膽(十枚取汁)膩粉上相和令勻。瓷盒中盛之。每服少許點(diǎn)之。
又方
(出圣惠方)
治眼暴赤腫痛。
粗黃連(十枚取汁)青州棗(三枚)上取河水一鐘。令患人自含水黃連。吐于銚子內(nèi)。
有苦汁即咽之。勿得吐也。其棗擘開。去核同煎。至三分。綿濾澄清。入少許孩兒乳汁。相和點(diǎn)之。
清金散治暴赤眼。澀痛難開。
用芰荷根絞取汁。點(diǎn)目中。
治眼暴赤方。及磣澀。
薺菜根搗絞取汁點(diǎn)之。
暴赤眼方。及治不得開目。痛淚不止。腫磣。
(出千金方)用附子一枚。炮去皮臍。粗搗碎如蠶沙許。臨臥時。置目中良。以定痛為度。一方用梢去赤皮。
治暴赤眼方。
用烏雞冠血。以箸點(diǎn)目內(nèi)。日三度。
治暴赤眼方。
以新粉腳二斤。以甑單一所。凈紙二重襯甑單。先安腳粉。如淋灰法。用沸湯潑。落日方淋。雨露地上。勿著屋下。來日早晨濾出滓。用水。于烈日內(nèi)曬干。如鹽花。入瓷瓶中盛。
后
治暴赤眼。
(出傳信適用方)用四物湯三錢。以水一盞。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一方加大黃。如栗子大。
食
五行方
(出危氏方)
治暴赤。時行赤腫痛。
取黃柏。以刀略去粗皮。不拘多少。濕紙裹。黃泥包煨。候泥干取出。每用一彈子大。
紗帛包。水一盞浸。飯上蒸熟。乘熱熏洗。修制有金木水火土。故命名。一丸可用三二次。
治暴赤眼腫。
用桑葉為末。裹紙內(nèi)。燒煙熏鼻效。
治暴赤眼。
用黃連。取驢奶汁淹漬。點(diǎn)甚效。
豬膽方治火眼。
用豬膽一個。銅錢三文。洗凈瓦盆內(nèi)蒸。漸干取膽。丸如粟米。安眼中。
又方
用生姜切破。夾黃連。濕紙裹煨熟。以乳汁蒸。點(diǎn)眼。
洗眼方(出圣惠方)治眼猝患赤腫疼痛。
秦艽(去苗)黃連(去須)細(xì)辛干桑葉(各一兩)蕤仁(一分浸去赤皮)上為散。用藥
又方
(一名洗眼方出十便良方)甘草細(xì)辛黃連(各一兩去須)上為散和勻。每取一兩。以水一大盞半。入青鹽二錢。
煎至一盞。濾去滓。每暖三合洗眼。日三度。
蕤仁煎
(一名黃連丸)
治暴赤眼。熱淚不止。疼痛隱悶。
黃連(一分為末)蕤仁(三十枚去皮研細(xì))上為散末。水和。薄攤瓷器底。更住覆之。
以熟艾一斤。漸以火燒艾。煙熏藥上。艾盡為度。刮丸如梧桐子大。每以冷水少許。化藥一丸。澄清點(diǎn)之。一方用肥棗。開竅去核。納藥于內(nèi)。以棗蓋之。然后以帛裹定。以大茶碗量水半碗煮。候水得一雞子大。即以綿濾過。待冷卻點(diǎn)眼甚效。亦治風(fēng)眼淚癢?;蛏琛;蛏?。
砂糖膏
(出選奇方)
洗赤眼。
腦子(三十文)砂糖(少許)生姜(自然汁)上件同勻?yàn)楦?。臨時滴點(diǎn)之立愈。
杏仁湯
(出選奇方)
治暴赤眼。
黃連杏仁上等分。同研勻。以水調(diào)。濾取汁。入輕粉和勻。點(diǎn)之。湯調(diào)頓冷洗。皆可
黃連湯
(出選奇方)
治暴赤眼。
干姜(凈洗)黃連(半兩)杏仁(各半兩)上同搗為粗末。綿包之。沸湯泡。閉目乘熱洗之。
生地黃湯
(出御藥院)
治眼暴赤才發(fā)?;蚪?jīng)一二日。赤痛隱悶。
淡竹葉草決明黃芩(各二兩)生干地黃(二兩)赤芍藥(半兩)上為粗末。
每用五錢。水三盞。煎五七沸。絹濾去滓。乘熱洗眼。冷再暖洗之。
秦皮散
(出永類鈐方)
治暴腫赤障。疼痛灑淚。
當(dāng)歸黃芩川芎荊芥穗宣連羌活秦皮黃柏梔子赤芍藥蔓荊子(各等分)
至寶金絲膏
(出永類鈐方)
治暴赤客熱。一切外障。
當(dāng)歸羌活生地黃黃柏秦皮蔓荊子川芎黃芩赤芍藥山梔子宣連大黃細(xì)辛上逐味修制。擇稱各等分。入凈銅鍋內(nèi)。用凈水浸過藥汁。煮令透。去滓。取現(xiàn)下濃汁。以上等結(jié)如砂糖。與濃藥汁相停和。入銅鍋內(nèi)。再煮令沸。以兩重絹濾過。銅器內(nèi)煮成膏如綿。四季減火色。續(xù)入沒藥。水飛過如面。更加腦麝。隨便多少皆佳。系點(diǎn)眼膏。
或
重明散
(出衛(wèi)生寶鑒方)
治一切風(fēng)熱之毒。上沖眼目暴赤腫。不住疼痛?;?/p>
生
翳膜瘀肉。隱爐甘石(一斤火燒紅黃連湯蘸七次)川椒(二錢熬成膏爐甘石末用文武火焙干)黃連(半兩)盆硝(三錢)銅綠(半兩)蒲黃(半兩)豆粉(四兩)雄黃(二錢)上件。上六味同爐甘石末用蜜。羅過研細(xì)。舌上嚼。不磣為度。后入腦子一錢。南硼砂一錢。研細(xì)。用大豆養(yǎng)之。每用少許。以骨箸干拈點(diǎn)。臥少時。忌酒面諸雜魚肉辛熱之物。
治一切暴痛赤眼。疼痛極甚。或生翳膜。外使點(diǎn)藥。內(nèi)吃此方。
(護(hù)命方)荊芥蔓荊子薄荷羌活牡丹皮黃芩當(dāng)歸甘草梔子青葙子大黃決明子麥子獨(dú)活牛蒡子牽牛(各一分)半夏(三錢)上搗細(xì)。杵羅為末。每服二錢。
水一鐘先煎令沸。方下藥。輕攪便瀉出。食后臨臥和滓服。
柴胡湯
(出朱氏集驗(yàn)方)
治眼目暴赤腫痛。
柴胡蒼術(shù)甘草(各等分)上為末。白水煎。如頭疼壯熱。則用姜蔥煎。已驗(yàn)。
救苦丸
(出保命方)
治眼赤發(fā)痛不可忍者。
黃連(一兩)當(dāng)歸(二錢)甘草(一錢)上同銼。新水半碗浸一宿。慢火熬至一半。以綿濾去底下朱砂(一錢飛)腦子(半錢)乳香沒藥(等分)上同研極細(xì)。入黃連膏拌勻。
和為丸。
如
銅青膏
(出楊氏家藏方)
治暴赤眼。隱澀羞明。癢痛。
銅青(一錢)杏仁(四個去尖)輕粉(少許)上并研令細(xì)。和作四丸。每服一丸。
湯化洗。
如勝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赤暴腫痛難開。
白礬(生二錢)川烏頭(去皮二錢瓦上焙)黃連(去須二錢)上件為末。入白面半錢。
和勻。取生姜薄荷汁。調(diào)作餅。貼太陽。
退赤湯
(出千金方)
治眼暴赤。
干艾葉(燒灰二錢)宣連(二錢為末)古銅錢(十文)上都入大盞內(nèi)。百沸湯泡了。放冷。澄定取上清者。以水隔盞浸令冷。以所浸泡銅錢點(diǎn)之。一日內(nèi)取瘥。
姜連散
(出大衛(wèi)方)
治暴赤眼。
干姜黃連(各半兩)上搗羅。同為粗末。以綿包之。沸湯泡。閉目乘熱頻洗。
治暴赤眼
(出經(jīng)驗(yàn)方)細(xì)研生姜。去滓。以汁頓在盆紙上。干。研令極細(xì)。重絹羅過。每用少許點(diǎn)之。出熱淚
暴赤眼方
(出澹寮方)枳殼升麻玄參杏仁防風(fēng)旋復(fù)花赤芍藥黃芩菊花甘草葶藶黃連(各
還光散
(出朱氏集驗(yàn)方)
治一切男女。暴生赤白翳膜。
菊花(炒)羌活防風(fēng)蟬蛻蒺藜(炒)川芎當(dāng)歸甘草上為末。各等分。
食后茶下。
治暴赤眼。
(出永類鈐方)以雞子清銼黃連浸。置地下一宿。次早濾過。雞毛蘸點(diǎn)眼。
又方
(出永類鈐方)宣連一兩。熬濃汁。入好明凈樸硝一兩?;鸢靖裳屑?xì)。入好羯羊膽中懸之。膽頭用紙袋一個。放寬籠之。候硝盡滲出膽上成霜。掃以為末。入麝少許。入筒中盛。點(diǎn)眼。
又方
生姜汁濾過。器中澄令細(xì)。再用宣連銼浸一七。令透。用綿絹濾姜汁成粉。曬干點(diǎn)眼。
諸證皆宜。
又方
苦竹一段。兩頭留節(jié)。一頭開小孔。入銼宣連半兩。以紙塞孔。置井中浸一宿。次早出竹節(jié)中水洗。少加腦子尤效。
治暴赤眼無瘡方
以古銅錢刮凈姜上。取汁于錢唇點(diǎn)目。熱淚出。今日點(diǎn)。來日愈。但小兒甚懼。不須疑。
已紫衣主黃癉暴熱。目黃沉重。下血瘀。
以紫衣煮服之。
療眼暴赤痛。神效。
以枸杞汁點(diǎn)眼立效。
去暴熱目黃秘閉塞。
用苦菜煮汁服。
明目方用合明草搗絞取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