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肝著(附論)

    作者: 朱梓

    夫肝著之狀。病患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shí)。但欲飲熱者是也。夫食氣入胃。散精于肝。

    淫蓋

    桂附湯

    (一名補(bǔ)白茯苓散一名柏子仁散)

    治肝氣虛寒。邪著胸中。實(shí)塞不快

    。氣血留滯胸上。欲蹈之。并兩脅下滿。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逆。心腹痛。及腹脅

    痞悶。筋見于外。

    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臍各半兩)當(dāng)歸(切炒)檳榔(各一兩)赤茯苓(去黑皮)防除柏子仁溫

    茵芋酒浸方

    (出圣惠方)

    治肝臟風(fēng)。筋脈拘攣、不可屈伸。

    茵芋白芨薏苡仁赤芍藥桂心牛膝(去苗)酸棗仁(各一兩微炒)干姜(一兩炮制)二斗。

    浸七

    酸棗仁散

    (出圣惠方)

    治肝風(fēng)。筋脈拘攣。四肢疼痛。心神煩。不得睡。

    酸棗仁(一兩)羌活(三錢)防風(fēng)(三錢去蘆頭)桑根白皮(半兩)芎(半兩)枳殼(半為末。每服

    漢防己散

    (出圣惠方)

    治肝風(fēng)濕痹。四肢拘攣急痛。心胸壅。喘促。

    漢防己(一兩)芎(一兩)桂心(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jié))附子(炮裂去皮臍)赤茯苓每服三錢。

    側(cè)子散

    (出圣惠方)

    治肝風(fēng)。手足拘攣。百節(jié)疼痛。

    側(cè)子(一兩炮裂去臍皮)麻黃(一兩去根節(jié))獨(dú)活(三錢)細(xì)辛(三錢)五加皮(三錢)黃一中盞。

    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溫服。忌熱面炙爆等。

    薏苡仁浸酒方

    (出圣惠方)

    治肝臟風(fēng)。拘攣不可屈伸。

    薏苡仁(半斤)牛膝(五兩去苗)赤芍藥酸棗仁(微炒)干姜(炮制)附子(炮裂微炒去盛。

    用酒名牛

    羚羊角散

    (出圣惠方)

    治肝風(fēng)。筋脈拘攣。四肢疼痛。

    羚羊角屑(一兩)川升麻(三錢)梔子仁(半兩)防風(fēng)(去蘆頭)酸棗仁(微炒)羌活桑煎至六

    白芥子丸

    (出圣惠方)

    治肝風(fēng)。筋脈拘攣。骨髓疼痛。

    白芥子(一兩)防風(fēng)(三錢去蘆頭)安息香(一兩)沉香(半兩)補(bǔ)骨脂(一兩炒)檳榔(

    桃仁朱砂煎酒方

    (出圣惠方)

    治肝風(fēng)。筋脈拘攣急疼痛。益血長肥肉。除瘦

    弱。悅顏色。

    桃仁(二升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xì)研)朱砂(二兩細(xì)研)上以無灰好酒三斗。

    取瓷瓶二羊血。

    細(xì)辛桃仁湯

    (圣濟(jì)總錄)

    治肝經(jīng)不足。風(fēng)寒乘之。氣留胸中。筑塞不通。脅

    滿。筋急。不細(xì)辛(去苗葉)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各二兩)山茱萸(二兩)柏子仁(二兩)桂(去粗皮錢。水一盞

    陳橘皮湯

    (圣濟(jì)總錄)

    治肝氣為寒邪所著。胸中痞塞。氣血凝留。其人常欲

    蹈其胸上。

    陳橘皮(湯浸去白炒半兩)青木香(一錢)桔梗(炒三錢)芍藥(銼炒)當(dāng)歸(切焙各半兩)

    枳實(shí)湯

    (圣濟(jì)總錄)

    治風(fēng)寒客肝經(jīng)。著于胸上。膈脘痞悶。

    枳實(shí)(陳者去瓤麩炒四枚。)桂(去粗皮)栝蔞(去皮一枚)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令煙出午臨

    蹈胸湯

    (圣濟(jì)總錄)

    治風(fēng)寒客于肝經(jīng)。膈脘痞塞。脅下拘痛。常欲蹈其胸上

    。名肝著。

    枳實(shí)(去瓤麩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桔梗(炒各半兩)甘草(炙一錢)上粗搗篩。

    每服五錢。水二盞。入生姜半分。薤白少許。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