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壬辰歲圖

    作者: 朱梓

    圖psjzl29.bmp 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中見太角木運。歲木太過。氣化營運先天。寒化在上。

    蒼化地氣雨乃正雷動于是歲水為天氣。土為地氣。土勝水。天氣虛。當(dāng)資化源。以助天氣之水。歲運木。天氣生運疾。

    中酸和。下甘溫歲半之前。太陽主之。寒淫所勝。則寒氣反至。水且冰。血變于中。發(fā)為癰瘍。民病厥心痛澹澹神門歲半之后。太陰主之。若濕淫于內(nèi)。則?;鑾r谷。黃反見黑。至陰之交。民病飲積。心痛耳拔。

    泄之乃隨靡啟病飧絕者初之氣。自辛卯年大寒日寅初。至是歲春分日子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太角木。

    客病谷日氣玄奇疽歲谷宜玄。間谷宜稷。雖有寒邪。不能為害。四之氣。自大暑日酉正。至秋分日未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宮土??蜌庳赎幠尽V幸娔具\。氣與運同。是謂司氣。風(fēng)濕交爭。風(fēng)化為雨。乃長、乃化、乃成。民病大熱少氣。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宜治厥陰之客。以辛補(bǔ)之。以酸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間谷宜稻。雖有風(fēng)邪。不能為害。是氣也。用溫遠(yuǎn)溫。無犯司氣之溫。五之氣。自秋分日申初。至小雪日午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商金??蜌馍訇幓?。中見木運。木生火?;饎俳?。陽復(fù)化。草乃長、乃化、乃成。民乃舒。宜調(diào)少陰之客。以咸補(bǔ)之。以甘瀉之。以酸收之。歲谷宜。間谷宜豆。雖有熱邪。不能為害。終之氣。自小雪日午正。至大寒日辰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羽水??蜌馓幫痢V幸娔具\。

    地氣正。濕令行。陰凝太虛。?;杞家?。民乃慘凄。寒風(fēng)以至。反者孕乃死。木運制之。土乃郁。宜治太陰之客。以甘補(bǔ)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間谷宜麻。雖有濕邪。

    不能為害。此六氣之化也。歲氣之交。天氣勝。則有太陰之復(fù)。地氣勝。則有厥陰之復(fù)。治之宜以勝復(fù)之法。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jìn)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閔純璽
  • 作者:
    張曜孫
  • 作者:
    ?
  • 作者:
    王泰林
  • (公元 605 ~ 617 年)隋.楊上善編注。

    原三十卷。已殘缺,現(xiàn)存國內(nèi)本為二十三卷。是《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一種早期傳本的注本。

    關(guān)于本書的成書年代,有人根據(jù)卷首原題楊上善的頭銜系唐代官職,以及書中個別字避唐諱,因疑楊為唐人,為唐代著作。但此說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