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女科經(jīng)綸》 乳證

    武叔卿曰∶乳巖之病,大都生于郁氣。蓋肝主怒,其性條達。郁而不舒,則屈其挺然之質(zhì)。乳頭屬厥陰,其氣與痰,時累積而成結(jié)核。茲以風藥從其性,氣藥行其滯,參、 、歸、芍補氣血,枳實、烏藥、木通疏利壅積,柴、防、蘇葉表散,白芷腐膿通榮衛(wèi),檳榔通滯下行,官桂行和血脈。且曰木得桂而枯,為伐肝之要藥。

    慎齋按∶以上三條,序乳巖之證也。病雖均在乳,而有癰與巖之分。癰輕而巖重,癰之來也驟,而巖之成也漸,故治癰易而治巖難。大抵癰屬外感之風熱,內(nèi)傷之濃味,兒吮俱多;巖本于七情郁怒,臟氣不平,肝脾虧損。故治巖之法,與治癰微有不同,一宜補少而瀉多,一宜瀉少而補多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