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波羅果

    拼音注音Huánɡ Bō Luó Guǒ出處

    吉林懷德縣《防治氣管炎》

    來源

    為蕓香科植物黃柏果實。

    化學成分

    果實含小檗堿和藥根堿。

    功能主治

    止咳祛痰。治慢性氣管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2錢。

    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取黃菠蘿果150克,洗凈加水煎熬兩次(每次加3~4倍水,每次煎3~4小時),藥液混合濃縮成500毫升,紗布過濾。日服3次,每次15~20毫升,10日為-療程,觀察100例,近控24例,顯效25例,好轉34例,無效17例。有效率83%。以止咳、祛痰效果較好,平喘和羅音消失效果稍差。多數(shù)在服藥后1~3天顯效。少數(shù)服藥后有輕度腹痛、腸鳴、腹瀉,但均能耐受,停藥即消失。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Lánɡ Pí別名色告白、榔皮樹。來源藥材基源:為梧桐科植物絨毛蘋婆的樹膠。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erculia villosa Roxb.[Sterculia lantsangensis Hu]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檀拼音注音Bái Tán別名野蕎面根、大攆藥、地胡椒、烏子樹來源山礬科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 (Thunb.) Miq.,以全株入藥。生境分布東北、華北、華東、臺灣、云南。性味苦、澀,微寒。功能主......
  • 拼音注音Bái Tán Gēn別名砒霜子、蛤蟆涎(《浙江中藥資源名錄》)。出處《浙江中藥資源名錄》來源為山礬科植物白檀的根。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間。分布于華北、華中及華南各地。原形態(tài)落葉灌木或喬木。嫩枝和葉背通常疏生白色毛。葉紙質,卵狀橢圓形......
  • 別名野薔薇來源薔薇科白殘花Rosa multiflora Thunb. var. cathayensis Rehd. et Wils.,以花、根入藥。生境分布華東。性味苦、澀,寒。功能主治花:清暑熱,化濕濁,順氣和胃。主治暑熱胸悶,口渴,嘔......
  • 《中藥大辭典》:白毛夏枯草拼音注音Bái Máo Xià Kū Cǎo別名金瘡小草(《本草拾遺》),雪里青、土犀角(《綱目拾遺》),見血青、白頭翁、筋骨草、石灰菜、紫背金盤、破血丹(《植物名實圖考》),退血草、散血草(《分類草藥性》,伏地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