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武叔卿曰∶當(dāng)歸芍藥湯,治婦人經(jīng)脈漏下不止,其色鮮紅,先因勞役,脾胃虛弱,氣短氣逆,自汗不止,身熱悶亂,惡見飲食,四肢倦怠,大便時溏。東垣制此方一服后,諸證悉去。大抵因勞役下血,若拘血熱之說,用四物加黃芩則不愈矣。蓋血虛須兼補氣,譬之血猶水也,氣猶堤也,堤堅則水不橫決,氣固則血不妄行,自然之理也。黃 最多,白術(shù)次之,四物兼生熟地,以陳皮、甘草、柴胡佐之。俗醫(yī)不達此理,專用涼藥,不知涼藥傷胃,服久則正氣愈弱,血安得固,故特表而出之。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武叔卿曰∶當(dāng)歸芍藥湯,治婦人經(jīng)脈漏下不止,其色鮮紅,先因勞役,脾胃虛弱,氣短氣逆,自汗不止,身熱悶亂,惡見飲食,四肢倦怠,大便時溏。東垣制此方一服后,諸證悉去。大抵因勞役下血,若拘血熱之說,用四物加黃芩則不愈矣。蓋血虛須兼補氣,譬之血猶水也,氣猶堤也,堤堅則水不橫決,氣固則血不妄行,自然之理也。黃 最多,白術(shù)次之,四物兼生熟地,以陳皮、甘草、柴胡佐之。俗醫(yī)不達此理,專用涼藥,不知涼藥傷胃,服久則正氣愈弱,血安得固,故特表而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