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王安道曰∶二陽,足陽明與手陽明脈也。腸胃有病,心脾受之。發(fā)于心脾,猶言延及心脾也。雖然,脾胃為合,胃病而及脾,理固宜矣。大腸與心,本非合也,以大腸而及心,何哉?蓋胃為受納之府,大腸為傳化之府。食入于胃,濁氣歸心,飲入于胃,輸精于脾者,以胃之能納,大腸之能化耳。腸胃既病,則不能受,不能化,心脾何所資?心脾既無所資,則無以運化而生精血。故腸胃有病,心脾受之,則男子為少精,女子為不月。心脾總男女言之,至隱曲不月,方主女子說。
(公元 280 年? )晉.王熙(叔和)著。十卷。搜集后漢以前的醫(yī)學著作,闡述脈象 24 種,并論述臟腑、經(jīng)絡(luò) 、病證、治則、預(yù)后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王安道曰∶二陽,足陽明與手陽明脈也。腸胃有病,心脾受之。發(fā)于心脾,猶言延及心脾也。雖然,脾胃為合,胃病而及脾,理固宜矣。大腸與心,本非合也,以大腸而及心,何哉?蓋胃為受納之府,大腸為傳化之府。食入于胃,濁氣歸心,飲入于胃,輸精于脾者,以胃之能納,大腸之能化耳。腸胃既病,則不能受,不能化,心脾何所資?心脾既無所資,則無以運化而生精血。故腸胃有病,心脾受之,則男子為少精,女子為不月。心脾總男女言之,至隱曲不月,方主女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