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女科寶鑒》 三、陰虛血熱

    「主證」 妊娠期間,陰道淋漓下血,色鮮紅,腰腹墜痛,或見心煩潮熱,咽干口燥,夜臥不安,尿黃便秘。舌紅苔黃少津,脈滑數(shù)。

    「病機(jī)」 陰虛血熱,胎氣受損。

    「治法」 滋陰清熱,涼血安治。

    「方藥」蓖根湯(《小品方》)加減。

    蓖麻根 生地 白芍 阿膠 甘草 黃芩 麥冬 桑寄生 茜草 海螵蛸

    本方為蓖根湯去當(dāng)歸,加黃芩、麥冬、桑寄生、茜草、海螵蛸。

    方中蓖麻根、黃芩清熱安胎;生地、麥冬涼血養(yǎng)陰;白芍養(yǎng)血斂陰;阿膠補(bǔ)血止血;桑寄生補(bǔ)腎安胎;茜草涼血止血;海螵蛸固沖止血;甘草扶脾和中。

    若便秘者,酌加首烏、玄參;腰Y痛者,酌加杜仲。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