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女科寶鑒》 二、腎虛證

    ㈠ 腎陰虛

    「主證」 經(jīng)血非時而下,淋漓不斷,或量多色鮮紅,質(zhì)稠,伴見一組腎陰虛⒂之癥。

    「病機(jī)」 腎陰虧虛,沖任失守。

    「治法」 滋陰補(bǔ)腎,清熱固沖。

    「方藥」左歸丸(《景岳全書》)加減。

    熟地 山藥 山茱萸 枸杞 菟絲子 龜膠 旱蓮草 女貞子 仙鶴草 白芨

    本方為左歸丸去牛膝、鹿膠,加旱蓮草、女貞子、仙鶴草、白芨。

    方中熟地益腎養(yǎng)血;龜膠滋陰潛陽斂血;山茱萸、枸杞、菟絲子、女貞子、山藥補(bǔ)益肝腎;旱蓮草、仙鶴草、白芨固沖止血。

    若見陰虛內(nèi)熱之象較甚,酌加黃柏、知母等滋陰清熱之品。

    ㈠ 腎陽虛

    「主證」 經(jīng)血非時而下,淋漓不斷,或量多色淡,質(zhì)清,伴見一組腎陽虛⒁之癥。

    「病機(jī)」 腎陽虧虛,封藏失司。

    「治法」 溫腎助陽,止血固沖。

    「方藥」右歸丸(《景岳全書》)加減。

    熟地 山藥 山茱萸 枸杞 菟絲子 杜仲 制附子 鹿茸 赤石脂 海螵蛸 艾葉炭 炮姜炭

    本方為右歸丸去鹿角膠、當(dāng)歸、肉桂,加鹿茸、赤石脂、海螵蛸、艾葉炭、包姜炭。

    方中熟地、山茱萸、枸杞 杜仲、菟絲子、山藥益腎填精;鹿茸溫腎氣,養(yǎng)精血,固沖任,艾葉炭、炮姜炭溫經(jīng)止血;赤石脂、海螵蛸澀血固沖;附子溫腎助陽。諸藥合用,共湊溫腎助陽,止血固沖之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