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女科寶鑒》 三、楊梅結毒(三期梅毒)

    「主證」 楊梅結毒屬三期梅毒樹膠樣腫型損害,可外浸皮膚,內傷臟腑,生于皮

    膚者,小如蠶豆,大如胡桃,皮肉呈褐色,痛癢不知,破潰后瘡面凹陷,邊緣整齊,經年不愈。生于口鼻者,可形成唇缺缺鼻塌,硬腭穿孔和鼻腔貫通,還可以侵犯骨質和關節(jié),導致殘廢。若內傷臟腑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病機」 梅毒內陷,血敗肉腐。

    「治法」 解毒消瘀,扶正固本。

    「方藥」芎歸二術湯(《外科正宗》)加味。

    白術 蒼術 川芎 當歸 人參 茯苓 苡仁 皂角剌 厚樸 防風 木瓜 木通 穿山甲 獨活 銀花 甘草 精豬肉 土茯苓 僵蠶 蜈蚣

    本方為芎歸二術湯加僵蠶、蜈蚣。

    方中白術、人參、茯苓、精豬肉、當歸、甘草益氣養(yǎng)血固本;銀花、苡仁、土茯苓、木通清熱解毒利濕;川芎、皂角剌、穿山甲、僵蠶、蜈蚣活血祛瘀;蒼術、厚樸、木瓜、防風、獨活祛風燥濕。

    在服上方的同時配合服用結毒紫金丹(《外科正宗》)

    龜板 石決明 朱砂

    上藥共研細末,爛米飯為丸,每服3克。

    上藥具有祛腐生肌之效。

    【外治法】

    ㈠ 鵝黃散(《外科正宗》)

    煅石膏、輕粉、炒黃柏各等分。

    共研細末,干摻爛處。適用于硬下疳、楊梅瘡潰爛。

    ㈡ 沖和膏(《外科正宗》)

    紫荊皮250克,獨活90克,赤芍60克,白芷30克,石菖蒲45克。

    研細末,以蔥汁或陳酒調敷患處。亦可以凡士林和勻調敷。適用于楊梅結毒未潰者。

    【西醫(yī)抗梅療法】

    ㈠ 芐星青霉素G240萬單位,一次肌注,兩側臀部各注射120萬單位。

    ㈡ 水劑普魯卡因青霉素:每日肌注60萬單位,連用八天。

    ㈢ 對青霉素過敏者,口服紅霉素或四環(huán)素,每次500毫克,每日四次,連服半月。

    ㈣ 對神經梅毒的治療,藥物總量應加大,如芐星青霉素總量應達960-1200萬單位;普魯卡因青霉素總量900-1200萬單位(15-21天)。

    【預防】

    ㈠ 梅毒未徹底治愈前,不宜結婚,禁止性生活,并避免其它類性行為。

    ㈡ 與梅毒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應作預防性治療。

    母親患有梅毒,其子女應作預防性治療。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