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在兒童,股骨可能發(fā)生內翻,而造成膝蓋相互接觸(接吻膝)和足尖相對。雙腿伸直的俯臥睡姿、就坐或睡眠時把膝向上靠近胸部可使病情加重。如果8歲以后的兒童內翻狀態(tài)仍然存在,應進行整形手術。
嬰兒的股骨普遍向外旋轉。俯臥就寢時足尖相互遠離和腿向外旋轉可使這種狀態(tài)延續(xù)。每次換尿布時使腿向內旋轉可能有益。但是在很多病例,當兒童學走路時可自行糾正這種情況。
跛行和髖關節(jié)疼痛,或偶爾膝或大腿疾病,在青少年可能是因股骨嚴重脫位所致,此時,股骨上部的生長端(骺)錯位。在幼兒則可能為股骨頸供血障礙(幼年變形性骨軟骨?。┮?。
《醫(yī)學入門》(公元 1624 年)明.李榳著。八卷。內容為臟腑圖,明以前醫(yī)家簡介,經絡、臟腑、診斷、針灸、本草、外感、內傷、雜病、婦幼、外科、用藥賦、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 法、習醫(yī)規(guī)格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在兒童,股骨可能發(fā)生內翻,而造成膝蓋相互接觸(接吻膝)和足尖相對。雙腿伸直的俯臥睡姿、就坐或睡眠時把膝向上靠近胸部可使病情加重。如果8歲以后的兒童內翻狀態(tài)仍然存在,應進行整形手術。
嬰兒的股骨普遍向外旋轉。俯臥就寢時足尖相互遠離和腿向外旋轉可使這種狀態(tài)延續(xù)。每次換尿布時使腿向內旋轉可能有益。但是在很多病例,當兒童學走路時可自行糾正這種情況。
跛行和髖關節(jié)疼痛,或偶爾膝或大腿疾病,在青少年可能是因股骨嚴重脫位所致,此時,股骨上部的生長端(骺)錯位。在幼兒則可能為股骨頸供血障礙(幼年變形性骨軟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