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第90節(jié) 分離性障礙

    分離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在這種防御機制中,個體的身份、記憶、意念、感覺或知覺從意識狀態(tài)脫離開來,并不能主動地回憶或體驗。

    每個人在某段時間均可出現(xiàn)分離現(xiàn)象,例如,人們發(fā)現(xiàn)下班乘車回家后對路途上大部分經歷并不能回憶,因為他們當時可能正沉湎于個人內心體驗或在聽收音機的節(jié)目。在催眠中,一個人可以對身體上的疼痛出現(xiàn)感覺分離。但在其他形式的分離現(xiàn)象中,一個人可以缺乏自我感覺并有對既往生活事件回憶的紊亂。

    分離性障礙包括分離性遺忘、分離性神游、分離性身份障礙、人格解體和一些精神病學家認為是分離性障礙但沒有特異性,缺乏明確定義的分離性狀態(tài)。分離性障礙往往由不能承受的應激所引起,這種應激可能是個體看見或經歷的創(chuàng)傷性事件、事故或災難而造成,或者個體內心存在強烈的矛盾體驗,不能容忍,迫使其神志脫離意識狀態(tài)里那些不能容忍或不能接受的信息和感覺。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時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時的配方手冊。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經》有關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閔純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