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容包括內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 262 方。
腹主動脈和它的主要分支可突然或逐漸閉塞。常見的急性、完全閉塞的原因有動脈血流帶來的栓子栓塞動脈、動脈狹窄處形成血凝塊(血栓形成)或動脈壁撕裂(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慢性閉塞的原因常為動脈粥樣硬化;偶為動脈壁肌肉的異常增生及動脈外的包塊壓迫如動脈周圍的腫瘤。
小腸血流供應阻斷
腸道的大部分血液由腸系膜上動脈供給。當這支動脈阻斷時,腸道組織將發(fā)生壞死。
【癥狀】
腸系膜上動脈是腹主動脈的主要分支,供應腸道的大部分血液。腸系膜上動脈急性、完全閉塞屬急診范疇。病人突然起病,有劇烈的腹痛。病初,常有嘔吐及腸蠕動亢進;腹部觸痛,但其程度通常不如主觀感覺嚴重,且觸痛范圍廣泛、定位不清;可有輕微的腹脹。起病初期,醫(yī)生用聽診器在腹部聽診,可發(fā)現腸鳴減弱;以后,腸鳴消失??捎斜阊?,起初僅通過實驗室檢查才能發(fā)現,不久肉眼可見血便。隨著腸壞死,患者血壓降低,然后進入休克。
腸系膜上動脈慢性狹窄的典型表現為餐后30~60分鐘腹痛,因為此時食物消化需增加腸道的血供。疼痛較恒定,程度較重,多位于臍周。由于腹痛,患者常害怕進食,導致體重明顯下降。由于血供減少,營養(yǎng)物質吸收減少,也是患者體重減輕的原因之一。
當血凝塊進入一側腎動脈時,可在同側突然發(fā)生疼痛并出現血尿。一側或兩側腎動脈的逐漸阻塞常見于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高血壓(腎性高血壓),這類高血壓約占所有高血壓的5%。
主動脈遠端分成兩支即左、右髂動脈,后者位于骨盆內。當主動脈遠端突然阻塞時,患者兩條腿立即出現疼痛,顏色蒼白,溫度降低,腿部失去知覺且捫不到動脈搏動。
當主動脈遠端或一側髂動脈逐漸發(fā)生狹窄時,患者表現為行走時肌肉乏力,臀部、大腿及小腿疼痛。主動脈遠端或兩側髂動脈發(fā)生狹窄時,男性患者常出現陽痿。如腹股溝與膝關節(jié)之間的動脈(股動脈)發(fā)生狹窄,患者典型表現為行走時小腿肌肉疼痛、乏力,梗阻遠端動脈搏動消失。
【治療】
腸系膜上動脈突然閉塞的患者能否存活、腸道是否可以恢復均取決于血供恢復的時間。為了爭取時間,醫(yī)生甚至不給患者作X線檢查就進行急診手術。如醫(yī)生懷疑患者有腸系膜上動脈閉塞,應立即手術盡快恢復腸道血供,挽救患者的生命。
當腸道血流逐漸阻塞時,硝酸甘油可緩解疼痛,但只有手術才能消除阻塞??赏ㄟ^超聲多普勒和血管造影檢查,了解阻塞的程度及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肝動脈和脾動脈(分別給肝臟和脾臟供血)血栓的危險低于腸道血管閉塞。肝、脾動脈阻塞可導致部分肝或脾受損,但很少手術治療。
及早手術摘除腎動脈血栓可使腎功能恢復。腎動脈的慢性阻塞,有時可考慮作血管成形術(將氣囊插入動脈并擴張,使阻塞緩解的手術),但常需外科手術清除梗阻或作旁路手術。
急診手術可解除腹主動脈遠端的急性閉塞。有時可注射溶栓藥物如尿激酶溶解血栓,但手術更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