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jié)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查古籍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jié)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公元 1564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一卷。論述脈象 27 種,對于脈的體狀、相類、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誦讀學(xué)習(xí)。并批解了高陽生的《脈訣》。
麻喜清涼痘喜溫.痘麻治法不同倫.麻苗痘實無人解.首尾調(diào)和法宜遵.
痘麻兩癥.皆系胎毒.均屬心火.而麻則喜清涼之藥.如古方化斑湯.以元參易人參.去升麻、甘草、早米.萬氏升斑湯去白桔梗、甘草是也.痘喜溫補之劑.如保元湯是也.故麻喜清涼.痘宜溫補.人皆知之.而首尾調(diào)和之道.人多不曉.何也.夫麻只要發(fā)出得盡.則毒便解.若于初熱將出時.而一味寒涼.冰伏其毒.麻必難以透表.而毒不得解.所以初出至正收.宜安處暖室.勿用峻寒之劑.使之易透.是麻亦喜和暖也.痘則必待苗而秀.秀而實.膿成而后毒解.若于痘成實之時.用大溫?zé)嶂帲畡t反潰爛不收.是痘后亦喜清涼也.業(yè)斯道者.須知治麻貴乎審首.治痘貴乎審尾.無過寒妄熱.使溫涼相宜.而陰陽自和矣.
古方化斑湯
人參 石膏 知母 牛蒡子 連翹 地骨皮 淡竹葉 升麻 甘草 早米一撮引.
萬氏化斑湯
元參 知母 石膏 牛蒡子 麥冬 淡竹葉 桔梗 甘草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