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脈訣匯辨》 嗜欲苦藥

    作者: 未知

    問其嗜欲,以知其病。

    物性不齊,各有嗜欲。聲色臭味,各有相宜。

    好食某味,病在某歲。當(dāng)分順逆,以辨吉兇。

    清陽(yáng)化氣出乎天,故天以五氣食人者,臊氣入肝,焦氣入心,香氣入脾,腥氣入肺,腐氣入腎也。濁陰成味出乎地,故地以五味食人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也。凡臟虛必求助于味,如肝虛者欲食酸是也。此謂之順應(yīng)者,易治。若心病而受咸,肺病而欲苦,脾弱而喜酸,肝病而好辣,腎病而嗜甘,此謂之逆候;病輕必危重者必死。

    心喜熱者,知其為寒;心喜冷者知其為熱。好靜惡動(dòng),知其為虛;煩躁不寧,知其為實(shí)。傷食惡食,傷風(fēng)惡風(fēng),傷寒惡寒。

    此顯然可證者,尤須詳問。惟煩躁不寧者亦有屬虛,然必脈來無(wú)神,再以他證參之。

    或??v酒。

    縱酒者不惟內(nèi)有濕熱,而且防其乘醉入房。

    或久齋素。

    清虛固保壽之道,然亦有太枯槁而致病者。或齋素而偏嗜一物,如面筋、熟栗之類,最為難化,故須詳察。

    始終境遇須辨三常。

    《素問·疏五過論》曰∶“診有三常?!敝^常貴賤、常貧富、??鄻芬?。

    封君敗傷,及欲侯王。

    封君敗傷者,追悔已往。及欲侯王者,妄想將來。皆致病之因也。

    常貴后賤,雖不中邪,病從內(nèi)生,名曰脫營(yíng)。

    常貴后賤者,其心屈辱,神氣不伸,雖不中邪,而病生于內(nèi)。營(yíng)者,陰氣也。營(yíng)行脈中,心之所主。心志不舒,則血無(wú)以生,脈日以竭,故為脫營(yíng)。

    常富后貧,名曰失精;五氣流連,病有所并。

    常富后貧者,憂煎日切,奉養(yǎng)日廉,故其五臟之精,日加消敗,是謂失精。精失則氣衰,氣衰則不運(yùn),故為留聚而病有所并矣。

    常富大傷,斬筋絕脈;身體復(fù)行,令澤不息。

    大傷,謂甚勞甚苦也。故其筋如斬,脈如絕,以耗傷之故也。雖身體猶能復(fù)舊而行,然令澤不息矣。澤,精液也。息,生長(zhǎng)也。

    故傷敗結(jié),留薄歸陽(yáng),膿積寒炅。

    故,舊也。言舊之所傷,有所敗結(jié),血?dú)饬舯〔簧?,則郁而成熟,歸于陽(yáng)分,故膿血蓄積,令人寒熱交作也。

    暴樂暴苦,始樂后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亦尋敗。

    樂則喜,喜則氣緩。苦則悲,悲則氣消。故苦樂失常,皆失精氣,甚至竭絕而形體毀阻矣。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yáng)。

    怒傷肝,肝藏血,故傷陰。喜傷心,心藏神,故傷陽(yáng)。

    厥氣上行,滿脈去形。

    厥氣,逆氣也。凡喜怒過度而傷其精氣者,皆能令人氣厥逆而上行。氣逆于脈故滿脈,精脫于中故去形。

    形樂志苦,病生于脈,治以灸刺。

    形樂者身無(wú)勞,志苦者心多慮。心主脈,深思過慮,則脈病矣。脈病者當(dāng)治結(jié)絡(luò),故當(dāng)隨其宜而灸刺之。

    形樂志樂,病生于肉,治以針石。

    形樂者逸,志樂者閑。飽食終日,無(wú)所運(yùn)動(dòng),多傷于脾。脾主肌肉,故病生焉。肉病者或?yàn)樾l(wèi)氣留,或?yàn)槟撗?,故?dāng)用針石取之。

    形苦志樂,病生于筋,治以熨引。

    形苦者身多勞,志樂者心無(wú)慮。勞則傷筋,故病生于筋。熨以藥?kù)?,引謂導(dǎo)引。

    形苦志苦,病生咽嗌,調(diào)以甘藥。

    形苦志苦,必多憂思。憂則傷肺,思則傷脾。脾肺氣傷,則虛而不行,氣必滯矣。脾肺之脈上循咽嗌,故病生焉。如人之悲憂過度,則喉嚨咽哽,食飲難進(jìn);思慮過度,則上焦否隔,咽中核塞;即其征也。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有“調(diào)以甘藥”?!督K始篇》曰∶“將以甘藥,不可飲以至劑?!比簟端貑枴ぱ?dú)庑沃酒穭t曰“治之以甘藥”者,誤也。

    形數(shù)驚恐,經(jīng)絡(luò)不通,病生不仁,按摩醪藥。

    形體勞苦,數(shù)受驚恐,則亦不樂,其經(jīng)絡(luò)不通,而不仁之病生,如 重不知寒熱痛癢也。當(dāng)治以按摩,及飲之酒藥,使血?dú)庑麜场?/p>

    起居何似?

    起居,凡一切房室之燥濕,坐臥之動(dòng)靜,所包者廣。如肺病好曲,脾病好歌,腎病好吟,肝病好叫,心病好妄言之類,當(dāng)一一審之。

    曾問損傷。

    或飲食不當(dāng),或勞欲不時(shí),或?yàn)橛贯t(yī)攻補(bǔ)失宜。

    便利何如?

    熱則小便黃赤,大便硬塞;寒則小便澄白,下利清谷之類。

    曾服何藥?

    如服寒不驗(yàn),服熱不靈,察證與脈,思當(dāng)變計(jì)。

    有無(wú)脹悶?

    胸腹脹悶,或氣,或血,或食,或寒、或虛,皆當(dāng)以脈合之。

    性情常變,一一詳明。

    病者大都喜怒改常。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