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脈經(jīng)》 診五臟六腑氣絕證候第三

    病患肝絕,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欲伏眠,目視而不見(jiàn)人,汗(一作泣)出如水不止。(一曰二日死)

    病患膽絕,七日死,何以知之?眉為之傾。

    病患筋絕,九日死。何以知之?手足爪甲青,呼罵不休。(一曰八日死)

    病患心絕,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視,立死。(一曰目亭亭,一日死)

    病患腸(一云小腸)絕,六日死。何以知之?發(fā)直如干麻,不得屈伸,白汗不止。

    病患脾絕,十二日死。何以知之?口冷,足腫,腹熱,臚脹,泄利不覺(jué),出無(wú)時(shí)度。(一曰五日死)

    病患胃絕,五日死。何以知之?脊痛,腰中重,不可反復(fù)。(一曰腓腸平,九日死)

    病患肉絕,六日死。何以知之?耳干,舌皆腫,溺血,大便赤泄。(一曰足腫,九日死)

    病患肺絕,三日死,何以知之?口張,但氣出而不還。(一曰鼻口虛張短氣)

    病患大腸絕,不治。何以知之?泄利無(wú)度,利絕則死。

    病患腎絕,四日死。何以知之?齒為暴枯,面為正黑,目中黃色,腰中欲折,白汗出如流水。(一曰人中平,七日死)

    病患骨絕,齒黃落,十日死。

    諸浮脈無(wú)根者,皆死。

    以上五臟六腑為根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 752 年)唐.王燾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許多醫(yī)藥著作,編為 1104 門,載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醫(yī)著作之一。

    作者:
  • 作者:
    鄒存檢
  • 作者:
    馬培之
  •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shù)及生平經(jīng)驗(yàn)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jīng)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píng)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hào)林屋散人,又號(hào)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xué)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nèi)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diǎn)、刀割等法,都切實(shí)可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