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泌尿外科學》 五、其它常用檢查

    (一)B超檢查

    對泌尿生殖系疾病有重要診斷價值。對腎上腺腫瘤、腎占位性病變、腎積水、腎囊腫、尿路結石、磅胱腫瘤,前列腺、睪丸疾患等均有重要診斷價值,它對病變的分辨率較CT為低,但其探查方向靈活,操作簡易,價廉,可多次重復檢查,臨床應用極為廣泛。彩色多普勒B超顯象可以清楚地顯示腎血管灌注情況,可以監(jiān)測腎移植術后移植腎的血液灌注情況。

    (二)同位素檢查

    1.同位素腎圖

    系通過靜脈注入同位素示蹤劑,通過儀器監(jiān)測示蹤劑在腎臟的分布來檢查分側腎功能的,可以直觀地顯示出腎功受損及尿路梗阻的程度。

    2.ECT

    系應用放射性示蹤劑經靜脈注入后,進行閃爍性照像或掃描,影像經電子計算機處理,顯示腎臟的形態(tài)、位置及占位病變的情況等,也可以了解腎功能,對移植腎的腎功能情況亦可予以監(jiān)測。

    (三)核磁共振CT(NMR-CT)

    核磁共振現(xiàn)象是1964年發(fā)現(xiàn)的。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種利用生物磁自旋成像技術。原子核有自旋運動的特點,在外加磁場內,經射頻脈沖激發(fā)后產生信號,用探測器探測并經過電子計算機處理而產生斷層圖像。還可以利用高磁場使人體少量元素成像并進行頻譜分析,反映出受檢器官的代謝功能、生化和生理信息的空間分布??捎糜诩膊〉脑缙谠\斷以及予測疾病過程等。與CT比較,它無電離輻射損害,可做橫斷、冠狀、矢狀等任何方向的掃描,具有多個成像參數(shù)如質子密度,T1、T2弛豫時間和流動效應等。不用造影劑可以顯示血管結構,不受骨和空氣人工偽影的影響。其缺點是成像時間長,對鈣化不靈敏。

    核磁共振CT對腎實質性疾病的診斷價值大,可檢測出軟組織成分的改變,對腎上腺疾患,對腎腫瘤及其分期,對膀胱,前列腺腫瘤及其分期,對隱睪癥等均有很高的診斷價值。目前價昂,不能普遍應用,也不能替代基本的診斷手段。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