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疽生于腰背部兩旁,因患者能以自己的手觸及,故名。近肩胛部位的叫“上搭手”;背中部的叫“中搭手”;背下方及腰部的叫“下搭手”。多因五志化火。氣滯痰凝,營衛(wèi)不和,逆阻肌肉所致。本病以形高而腫,色紅焮痛,潰后膿出者為順證;形低陷下,色澤不紅,初起癢痛,或兼見惡心,昏眩,譫語、潰爛多膿血者為重證、險證。
《重樓玉鑰》(公元 1838 年)清.鄭梅澗(樞扶)撰。四卷。一、二卷論喉病的證冶方藥,三、四卷論喉病的針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疽生于腰背部兩旁,因患者能以自己的手觸及,故名。近肩胛部位的叫“上搭手”;背中部的叫“中搭手”;背下方及腰部的叫“下搭手”。多因五志化火。氣滯痰凝,營衛(wèi)不和,逆阻肌肉所致。本病以形高而腫,色紅焮痛,潰后膿出者為順證;形低陷下,色澤不紅,初起癢痛,或兼見惡心,昏眩,譫語、潰爛多膿血者為重證、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