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是唐、王冰對于“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的注語。后人簡稱為“益火消陰”、“扶陽退陰”。用扶陽益火之法,以消退陰盛的意思。假如用溫熱藥治療寒證而不見效反而嚴重時,那幺,這種寒證就是屬于陽虛陰盛,屬于腎陽虛,所以應(yīng)該補腎陽(命門真火)。例如,腎陽不足,出現(xiàn)腰痛腳弱,下半身常有冷感、陽萎、精冷等癥,可用八味地黃丸(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丹皮、澤瀉、熟附子、肉桂)治療。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是唐、王冰對于“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的注語。后人簡稱為“益火消陰”、“扶陽退陰”。用扶陽益火之法,以消退陰盛的意思。假如用溫熱藥治療寒證而不見效反而嚴重時,那幺,這種寒證就是屬于陽虛陰盛,屬于腎陽虛,所以應(yīng)該補腎陽(命門真火)。例如,腎陽不足,出現(xiàn)腰痛腳弱,下半身常有冷感、陽萎、精冷等癥,可用八味地黃丸(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丹皮、澤瀉、熟附子、肉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