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性大溫?zé)o毒,入脾經(jīng)。主產(chǎn)后淋瀝,血?dú)獠徽{(diào),腹中冷氣腸鳴,及濕痹氣,又主補(bǔ)脾益氣。血堪涂癬。
按∶鱔魚甘溫之品,脾所快也,宜專入之。生于泥窟,其性善蟄,過夏方出,則為陰類可知雷公云∶凡魚頭有白色如連珠及腹中無膽者,頭中無腮者,并殺人。注不可合鸕?肉食之,鯽魚不可合鹿雉肉食之,鰍鱔不可合白犬血食之,鯉魚子不可合豬肝食之,鯽魚亦爾,青魚?不可生胡荽及生葵并麥醬食之。蝦無須及腹中通黑及煮之反白者,皆不可食。生蝦不可合雞肉食之,亦損人。
《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公元 1158 年)宋.撰人未詳.二十卷.自醫(yī)工論至疵靨論,述小兒初生至成童的疾病,凡 100 論, 論后附方.
《小兒藥證直訣》(公元 1114年)宋.錢乙(仲陽)著。三卷,上卷論證、中卷述醫(yī)案、下卷記載藥方,在兒科方面有不少創(chuàng)見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甘,性大溫?zé)o毒,入脾經(jīng)。主產(chǎn)后淋瀝,血?dú)獠徽{(diào),腹中冷氣腸鳴,及濕痹氣,又主補(bǔ)脾益氣。血堪涂癬。
按∶鱔魚甘溫之品,脾所快也,宜專入之。生于泥窟,其性善蟄,過夏方出,則為陰類可知雷公云∶凡魚頭有白色如連珠及腹中無膽者,頭中無腮者,并殺人。注不可合鸕?肉食之,鯽魚不可合鹿雉肉食之,鰍鱔不可合白犬血食之,鯉魚子不可合豬肝食之,鯽魚亦爾,青魚?不可生胡荽及生葵并麥醬食之。蝦無須及腹中通黑及煮之反白者,皆不可食。生蝦不可合雞肉食之,亦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