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雷公炮制藥性解》 丁香

    味甘辛,性溫無毒,入肺脾胃腎四經(jīng)。主口氣腹痛,霍亂反胃,鬼疰蠱毒,及腎氣奔豚氣,壯陽暖腰膝,療冷氣,殺酒毒,消?癖,除冷勞。有大如山茱萸者,名母丁香,氣味尤佳。

    按∶丁香辛溫走肺部,甘溫走脾胃。腎者,土所制而金所生也,宜咸入之。果犯寒?,投之輒應,倘因火癥,為禍勿輕。陳藏器云∶拔去白須,姜汁調涂孔中,重生即黑。

    雷公云∶凡使有雌雄,雄顆小,雌顆大,似棗核,方中多使。雌力大,膏煎中用雄。若用須去了,蓋乳子發(fā)人背癰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
  • 作者:
    江考卿
  •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作者:
    錢潢
  • 作者:
    吳謙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