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熱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查古籍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熱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八卷。闡述氣血關(guān)系,血證的病機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味苦辛,性溫無毒,入肺脾二經(jīng)。主一切氣證,及中惡心腹痛,蠱毒鬼疰,天行疫瘴,嘔逆脹滿,霍亂吐瀉,癰癤疥癩。
按∶烏藥辛,宜于肺,溫宜于脾,故主中惡等證。癰癤疥癩,成于血逆,始于氣逆。烏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