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水慈姑

    拼音注音Shuǐ Cí Gū別名

    剪刀草

    出處

    《貴陽民間藥草》

    來源

    為澤瀉科植物長葉澤瀉全草。春、夏采收。

    生境分布

    野生于池沼和水溝邊。分布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須根纖細白嫩,多透明橫紋,中空,無地下球莖。數(shù)葉從根部叢生;柄長30~60厘米,基部膨大,內(nèi)面有肉芽4~5個;葉片箭形,先端銳尖,基部葉耳向兩側開展,全緣,綠色,網(wǎng)狀脈,主脈背面隆起?;üW匀~叢中抽出,直立,高約60厘米;花雌雄同株,輪狀排列,每輪3朵,下部為雌花,上部為雄花;每花有1綠色苞片;花瓣3,白色;雌花心皮多數(shù),離生;雄花雄蕊多數(shù)。聚合果球形,小果鱗片狀。花期夏季。

    性味

    辛,涼,無毒。

    功能主治

    治毒蛇咬傷。

    復方

    ①治毒蛇咬傷:水慈姑搗爛敷患處。

    ②治各種瘡毒:水慈姑加亂頭發(fā)搗爛敷。

    ③治蜂刺傷:水慈姑搗汁揉搽。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別名官桂皮[四川]、桂皮來源樟科樟屬植物銀葉樟(川桂皮)Cinnamomum argenteum Gamble 和三條筋樹Cinnamomum tamala Nees et Eberm.,以樹皮入藥。夏至前后采收。炮制剝皮,切成30~60厘......
  • 拼音注音Chuān Guì Pí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銀葉桂的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nnamomum mairei Lévl.[C.argenteum Gamble]采收和儲藏:一般栽培15-20年,胸徑達12-15cm時,在5-......
  • 拼音注音Chuān Tónɡ Pí別名茨楸、棘揪英文名Septemlobate Kalopanax Bark來源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idz.的樹皮。全年可采,以春季為好,曬干。生境......
  • 拼音注音Chuān Lí別名棠梨刺來源薔薇科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ex D. Don,以果實入藥。生境分布四川、貴州、云南、西藏。性味甘、酸,溫。功能主治消食積,化瘀滯。主治肉食積滯,消化不良,泄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
  • 《全國中草藥匯編》:川楝子拼音注音Chuān Liàn Zǐ別名金鈴子、川楝實英文名FRUCTUS TOOSENDAN來源本品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實。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