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苦,性寒有小毒,入肺心脾膀胱四經(jīng)。主水腫結氣,膀胱留熱,定肺氣之喘促,療積飲之痰厥。同糯米焙黃,去米用,榆皮為使,惡僵蠶、燈草、石龍芮。
按∶葶藶辛走肺,苦走心,膀胱者,肺所綰也,脾土者,心所生也,故皆入之。大傷肺氣,滲泄下元,用之不當,殺人甚捷,稍涉虛者忌之。有甜苦二種,苦者太猛劣,甜者性少緩。
雷公云∶凡使勿用赤須子,真相似葶藶,只是味微甘苦,葶藶子入頂,凡使以糯米相合,于
(公元 659 年)唐.李績(蘇敬)撰。五十四卷。原書已佚,內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包括藥圖、圖經(jīng)、本草三部分,收載藥物 844 種, 詳細介紹性味、產(chǎn)地、效用等 。
學術價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書。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之先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辛苦,性寒有小毒,入肺心脾膀胱四經(jīng)。主水腫結氣,膀胱留熱,定肺氣之喘促,療積飲之痰厥。同糯米焙黃,去米用,榆皮為使,惡僵蠶、燈草、石龍芮。
按∶葶藶辛走肺,苦走心,膀胱者,肺所綰也,脾土者,心所生也,故皆入之。大傷肺氣,滲泄下元,用之不當,殺人甚捷,稍涉虛者忌之。有甜苦二種,苦者太猛劣,甜者性少緩。
雷公云∶凡使勿用赤須子,真相似葶藶,只是味微甘苦,葶藶子入頂,凡使以糯米相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