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類證治裁》 附方

    作者: 林佩琴

    〔石淋〕神圣琥珀散琥珀 桂心 滑石 大黃 膩粉 磁石 木通 木香 冬葵子 燈芯湯下。

    〔石淋〕如圣散馬藺花 白茅根 甜葶藶 車前子 麥冬 檀香 連翹 各等分,渴加黃芩。

    〔石淋〕加味葵子散葵子(三兩) 茯苓 滑石(各一兩) 芒硝(半兩) 生草 肉桂(各二錢半)

    為散。服方寸匕。

    〔沙淋〕二神散海金沙(七錢五分) 滑石(五錢) 為末,每二錢,入蜜少許,以木通、麥冬、車前子煎湯下。

    〔補(bǔ)中〕補(bǔ)中益氣湯見(jiàn)一卷中風(fēng)。

    〔補(bǔ)脾〕歸脾丸見(jiàn)二卷勞瘵。

    〔勞淋〕生地黃丸生地 黃 (各一兩半) 防風(fēng) 鹿茸 茯神 遠(yuǎn)志 栝蔞仁 黃芩(各一兩)

    人參(一兩二錢五分) 當(dāng)歸(五錢) 赤芍 蒲黃 戎鹽(各七錢五分) 炙甘草(七錢) 車前子 滑石(各二兩)

    蜜丸。

    〔勞淋〕腎氣丸見(jiàn)二卷虛損。

    〔血淋〕雞蘇散雞蘇 木通(各二兩) 生地 滑石(各三兩) 每服五錢,竹葉煎服。

    〔血淋〕四物湯地 芍 歸 芎

    〔血淋〕六味丸見(jiàn)一卷中風(fēng)。

    〔血淋〕八珍湯見(jiàn)一卷中風(fēng)。

    〔血淋〕益元散六一散加辰砂。

    〔血淋〕大厘清飲見(jiàn)四卷泄瀉。

    〔溺血〕琥珀散琥珀末(二錢) 車前根葉 燈芯 薄荷 等分為末。

    〔血淋〕柿蒂湯黃柏 黃連 生地 丹皮 白芍 側(cè)柏葉 木通 茯苓 澤瀉

    〔氣淋〕沉香散沉香 石葦(去毛) 滑石 當(dāng)歸 瞿麥(各五錢) 赤芍 冬葵子 白術(shù)(各七錢半)

    炙草(二錢半) 王不留行(五錢) 為末,每服二錢,大麥心湯下。

    〔氣淋〕瞿麥湯瞿麥穗 木通 大黃 黃連 桔梗 當(dāng)歸 延胡 枳殼 羌活 肉桂 射干 大腹皮牽牛

    〔膏淋〕海金沙散金沙 滑石(各一兩) 甘草(二錢半) 每服二錢,燈芯湯下。

    〔膏淋〕鹿角霜丸鹿角霜 茯苓 秋石 等分糊丸。每服二錢。

    〔膏淋〕菟絲子丸菟絲子(酒蒸) 桑螵蛸(炙。各五錢) 澤瀉(二錢半) 蜜丸,米飲下。

    〔膏淋〕大沉香散沉香 陳皮 黃 (各七錢半) 瞿麥(三兩) 榆白皮 韭子(炒) 滑石(各一兩)

    黃芩 炙草(各五錢) 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

    〔固精〕聚精丸黃魚(yú)鰾膠(一斤,切碎蛤粉炒) 沙苑蒺藜(八兩,馬乳浸隔湯煮一柱香) 搗丸。

    〔冷淋〕肉蓯蓉丸蓯蓉(酒蒸焙) 熟地 山藥 石斛 牛膝 官桂 檳榔(各五錢) 附子黃(各一兩) 黃連(七錢半) 細(xì)辛 甘草(各二錢) 蜜丸,鹽酒下二錢。

    〔心火〕導(dǎo)赤散見(jiàn)一卷溫。

    〔熱淋〕八味丸見(jiàn)一卷中風(fēng)。

    〔濕熱〕滲濕湯見(jiàn)一卷中風(fēng)。

    〔產(chǎn)淋〕白茅湯白茅根(五錢) 瞿麥 茯苓(各一錢半) 冬葵子人參(各一錢二分半) 蒲黃 桃膠 滑石(各七分) 甘草(五分) 紫貝( 二個(gè)) 江魚(yú)牙( 四個(gè))

    分二帖,加生姜三片,燈心二十莖,煎服。

    〔胞痹〕腎著湯見(jiàn)一卷濕。

    〔胞痹〕腎瀝湯麥冬 五加皮 犀角(各錢半) 赤芍 桔梗 桑螵蛸 木通 杜仲(各一錢)

    〔濕濁〕苓術(shù)二陳煎豬苓 茯苓 澤瀉(各一錢半) 白術(shù) 半夏(各二錢) 陳皮(一錢)

    炙草(八分)

    〔熱濁〕徙薪飲陳皮(八分) 黃芩(二錢) 麥冬 白芍 黃柏 茯苓 丹皮(各一錢半)

    〔赤濁〕遠(yuǎn)志丸遠(yuǎn)志(八兩) 茯神 益智子(各二兩) 研末酒煮,面糊丸、棗湯下。

    〔赤濁〕加味清心飲茯苓 石蓮(各錢半) 益智 麥冬 人參 遠(yuǎn)志 石菖蒲 白術(shù) 澤瀉甘草 車前子(各一錢) 燈心二十莖煎服。有熱加薄荷。

    〔精瘀〕虎杖散虎杖(三兩) 古方用虎杖草汁,今世不識(shí),代以杜牛膝,加麝香一分,燉服。

    〔精滑〕秘元煎見(jiàn)四卷三消。

    〔心脾〕菟絲煎人參 山藥(各二錢) 當(dāng)歸 棗仁 茯苓(各錢半) 菟絲子(四錢) 遠(yuǎn)志(四分)

    炙草(一錢) 鹿角霜(二錢)

    〔任督〕青囊斑龍丸鹿角膠 鹿角霜 熟地 菟絲子 柏子仁 茯苓 補(bǔ)骨脂 等分為末,酒化膠杵丸。

    〔挾寒〕萆 厘清飲益智仁 萆 石菖蒲 烏藥(各一錢) 加鹽一捻煎服。

    〔挾寒〕內(nèi)補(bǔ)鹿茸丸鹿茸 刺蒺藜 沙苑蒺藜 肉蓯蓉 菟絲子 蛇床子 桑螵蛸 肉桂 陽(yáng)起石炙黃 制附子 紫菀 蜜丸。

    〔心火〕清心蓮子飲見(jiàn)一卷火。

    〔莖痛〕二苓清利飲二苓 二冬 地 草 芩 柏 牡蠣 澤瀉 車前子。

    〔濕痰〕蒼術(shù)二陳煎二陳湯加蒼術(shù)。

    〔暑濁〕四苓散見(jiàn)一卷溫。

    〔思傷〕瑞蓮?fù)?/strong>茯苓 石蓮(炒) 生龍骨 天冬 麥冬 柏子仁 紫石英( 研) 遠(yuǎn)志 當(dāng)歸棗仁 龍齒(各一兩) 乳香半兩為末,蜜丸。

    〔溺血〕無(wú)比山藥丸見(jiàn)六卷腰痛。

    〔白淫〕半苓丸半夏 茯苓

    〔髓條〕便出髓條方棗仁 參 苓 術(shù) 茴香 補(bǔ)骨脂 益智仁 牡蠣 等分,鹽酒糊丸,米湯下。

    〔熱淋〕五淋散茵陳 竹葉(各一錢) 木通 滑石 甘草(各一錢半) 山梔 赤芍 赤茯(各二錢)

    〔血分〕知柏滋腎丸見(jiàn)一卷火。

    〔肺燥〕生脈散見(jiàn)一卷暑。

    〔肺熱〕黃芩清肺飲見(jiàn)一卷火。

    〔腎虧〕一陰煎見(jiàn)二卷咳嗽。

    〔沙淋〕牛膝湯杜牛膝 水煎加麝香

    〔淋渴〕參澤湯四苓散加人參,或再加甘草。

    〔妊淋〕葵子湯冬葵子 桑白皮 木通 赤苓 瞿麥(各一錢) 黃芩 白芍 枳實(shí) 車前子(各五分)

    姜(五片)

    〔補(bǔ)攝〕加減六味丸地 苓 丹 萸 山藥 蓮須 芡實(shí) 菟絲子(各二兩) 龍骨 牡蠣 澤瀉(各一兩)

    五味子(五錢) 蜜丸。

    〔補(bǔ)攝〕鹿茸地黃丸熟地(五兩) 山萸(酒炒) 山藥(炒。各三兩) 鹿茸(一具,酥炙)

    龍骨( ,一兩半) 蜜丸。

    〔滲濕〕二陳湯苓 夏 陳 草。

    〔清火〕抽薪飲見(jiàn)四卷癇癥。

    〔固精〕固陰煎見(jiàn)二卷脫癥。

    〔攝腎〕元菟丹菟絲子(十兩,酒炒) 五味(七兩,酒浸) 茯苓 蓮肉(各三兩) 為末,另研山藥末六兩,酒煮糊丸,米飲下。

    〔濕痰〕二術(shù)二陳湯見(jiàn)二卷痰飲。

    〔肝火〕龍膽瀉肝湯見(jiàn)三卷諸氣。

    〔心虛〕金鎖玉關(guān)丸芡實(shí) 蓮子 蓮須 藕節(jié) 茯苓 茯神 山藥 等分為末,金櫻子熬膏杵丸。

    〔虛寒〕五子丸菟絲子 韭菜子 益智子 茴香(炒) 蛇床子(去皮炒) 等分為末,酒糊丸。

    〔濁濕〕威喜丸茯苓 豬苓 黃蠟

    〔清熱〕六一散見(jiàn)一卷溫癥。

    〔攝腎〕九龍丹見(jiàn)二卷虛損。

    〔赤濁〕豬苓湯豬苓 茯苓 阿膠 滑石 澤瀉。

    〔治濁〕丹方杞子(錢半) 菟絲子 韭菜子(各一錢) 車前子(五分) 蓮子(二十粒) 入豬尿脬內(nèi)煮,加蔥酒啜汁,并食豬脬蓮子。連服二三次效。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