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邪入于陽則狂。
(見疾病類二十五。)
陽重脫者易狂。
(藏象三十。)
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
(疾病五。)
血并于陰,氣并于陽,故為驚狂。
(疾病十九。)
心脈滿大,肝脈小急,癇 筋攣。肝脈騖暴,有所驚駭。腎肝并小弦欲驚。二陰急為癇厥,二陽急為驚。脈至如數(shù),使人暴驚。
(脈色二十四。)
心脈緩甚為狂笑。肺脈急甚為癲疾。腎脈急甚為骨癲疾。
(脈色十九。)
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精。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
(藏象九。)
太陽所謂甚則狂巔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shí),故狂巔疾也。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復(fù)爭,而外并于陽,故使之棄衣而走也。
(疾病十一。)
刺灸癲狂。癲疾者,疾發(fā)如狂者,死不治。病在諸陽脈,且寒且熱,諸分且寒且熱,名曰狂。病初發(fā),歲一發(fā)不治,月一發(fā)不治,月四五發(fā)名曰癲病。
(針刺三十七。)
石藥發(fā) ,芳草發(fā)狂。
(疾病六十。)
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
(疾病三十八。)
(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bǔ)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yùn)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xué)。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邪入于陽則狂。
(見疾病類二十五。)
陽重脫者易狂。
(藏象三十。)
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
(疾病五。)
血并于陰,氣并于陽,故為驚狂。
(疾病十九。)
心脈滿大,肝脈小急,癇 筋攣。肝脈騖暴,有所驚駭。腎肝并小弦欲驚。二陰急為癇厥,二陽急為驚。脈至如數(shù),使人暴驚。
(脈色二十四。)
心脈緩甚為狂笑。肺脈急甚為癲疾。腎脈急甚為骨癲疾。
(脈色十九。)
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精。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
(藏象九。)
太陽所謂甚則狂巔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shí),故狂巔疾也。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復(fù)爭,而外并于陽,故使之棄衣而走也。
(疾病十一。)
刺灸癲狂。癲疾者,疾發(fā)如狂者,死不治。病在諸陽脈,且寒且熱,諸分且寒且熱,名曰狂。病初發(fā),歲一發(fā)不治,月一發(fā)不治,月四五發(fā)名曰癲病。
(針刺三十七。)
石藥發(fā) ,芳草發(fā)狂。
(疾病六十。)
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
(疾病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