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田(十三) 脈細數(shù)。聞雷被驚。心下漾漾作痛。(驚傷)逍遙散去柴胡加鉤藤丹皮。
宋脈左澀伏。心下痛甚。舌白不能食谷。下咽阻膈。痛極昏厥。此皆積勞損陽。前者曾下瘀血。延綿經(jīng)月不止。此為難治。(勞傷血滯)
生鹿角 當歸須 姜汁 官桂 桃仁 炒半夏
譚(三五) 心痛引背。口涌清涎。肢冷。氣塞脘中。此為脾厥心痛。病在絡脈。例用辛香。(脾寒厥)
高良姜 片姜黃 生茅術 公丁香柄 草果仁 濃樸
朱重按痛勢稍衰。乃一派苦辛燥。劫傷營絡。是急心痛癥。若上引泥丸。則大危矣。議用金匱法。(營絡傷急心痛)
人參 桂枝尖 川椒 炙草 白蜜厥心痛一癥。古人辨論者。多且精矣。茲不復贅。但厥心痛與胃脘痛。情狀似一。而癥實有別。世人因內(nèi)經(jīng)胃脘當心而痛一語。往往混而視之。不知厥心痛。為五臟之氣。厥而入心胞絡。而胃實與焉。則心痛與胃痛。不得不各分一門。今先生案中。聞雷被驚者。用逍遙散去柴胡。加釣藤丹皮治之。以其肝陽上逆。不容升達。為之養(yǎng)血以平調(diào)也。積勞損陽者。用歸鹿姜桂桃仁半夏治之。以其勞傷血痹。無徒破氣。為之通絡以和營也。脾厥心痛者。用良姜姜黃茅術丁香草果濃樸治之。以其脾寒氣厥。病在脈絡。為之辛香以開通也。重按而痛稍衰者。用人參桂枝川椒炙草白蜜治之。以其心營受傷。攻劫難施。為之辛甘以化陽也。方案雖未全備。然其審病之因。制方之巧。無不一一破的。果能舉一反三。其義寧有盡乎。(龔商年)
徐評心痛胃痛確是二病。然心痛絕少。而胃痛極多。亦有因胃痛而及心痛者。故此二癥。古人不分兩項。醫(yī)者細心求之。自能辨其輕重也。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田(十三) 脈細數(shù)。聞雷被驚。心下漾漾作痛。(驚傷)逍遙散去柴胡加鉤藤丹皮。
宋脈左澀伏。心下痛甚。舌白不能食谷。下咽阻膈。痛極昏厥。此皆積勞損陽。前者曾下瘀血。延綿經(jīng)月不止。此為難治。(勞傷血滯)
生鹿角 當歸須 姜汁 官桂 桃仁 炒半夏
譚(三五) 心痛引背。口涌清涎。肢冷。氣塞脘中。此為脾厥心痛。病在絡脈。例用辛香。(脾寒厥)
高良姜 片姜黃 生茅術 公丁香柄 草果仁 濃樸
朱重按痛勢稍衰。乃一派苦辛燥。劫傷營絡。是急心痛癥。若上引泥丸。則大危矣。議用金匱法。(營絡傷急心痛)
人參 桂枝尖 川椒 炙草 白蜜厥心痛一癥。古人辨論者。多且精矣。茲不復贅。但厥心痛與胃脘痛。情狀似一。而癥實有別。世人因內(nèi)經(jīng)胃脘當心而痛一語。往往混而視之。不知厥心痛。為五臟之氣。厥而入心胞絡。而胃實與焉。則心痛與胃痛。不得不各分一門。今先生案中。聞雷被驚者。用逍遙散去柴胡。加釣藤丹皮治之。以其肝陽上逆。不容升達。為之養(yǎng)血以平調(diào)也。積勞損陽者。用歸鹿姜桂桃仁半夏治之。以其勞傷血痹。無徒破氣。為之通絡以和營也。脾厥心痛者。用良姜姜黃茅術丁香草果濃樸治之。以其脾寒氣厥。病在脈絡。為之辛香以開通也。重按而痛稍衰者。用人參桂枝川椒炙草白蜜治之。以其心營受傷。攻劫難施。為之辛甘以化陽也。方案雖未全備。然其審病之因。制方之巧。無不一一破的。果能舉一反三。其義寧有盡乎。(龔商年)
徐評心痛胃痛確是二病。然心痛絕少。而胃痛極多。亦有因胃痛而及心痛者。故此二癥。古人不分兩項。醫(yī)者細心求之。自能辨其輕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