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針秘傳》 (十)陽蹺脈穴歌

    作者: 未知

    陽蹺穴起申仆陽,居 肩 巨骨鄉(xiāng), 俞地倉巨 泣,終于睛明一穴強。

    陽蹺脈分寸歌陽蹺脈起足大陽,申脈外踝五分藏,仆參后繞跟骨下,附陽外踝三寸鄉(xiāng),居 監(jiān)骨上陷取,肩 一穴肩尖當,肩上上行名巨骨,肩胛之上 俞坊,口吻旁四地倉位,鼻旁八分巨 疆,目下七分是承泣,目內(nèi) 出睛明昂。

    蹺者足也,奇經(jīng)涉于足者之名也。曰陽者,以其所行陽經(jīng)也。陽蹺者,謂足太陽經(jīng)之別脈也。起于足太陽膀胱經(jīng),足外踝下五分陷中申脈穴,繞后跟骨下仆參穴,又前斜足外踝上三寸附陽穴,又與足少陽會于季脅軟骨端下八寸三分居 穴,又與手陽明會于膊骨頭肩端上肩 穴,又上行肩尖上兩叉骨巨骨穴,又與手足太陽、陽維會于肩后大骨下胛上廉 俞穴,又與手足陽明會夾口吻旁四分地倉穴,行于鼻孔旁八分巨穴,又與任脈、足陽明會于目下七分承泣穴,又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會于目內(nèi) 外一分睛明穴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陳三山
  • 本草著作?!队褲O齋醫(yī)話》叢書之第六種。1卷。清黃凱鈞(退庵)撰。刊于嘉慶七年(1812年)。選臨床常用藥物309味,不分部類,大致按植物、礦物、動物為序排列。每藥簡明扼要地介紹其臨癥運用要點,所附個人經(jīng)驗,每出新意,甚切實用。現(xiàn)存初刊本及《中國醫(yī)學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吳謙
  • 作者:
    顧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