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經(jīng)論》(公元 1689 年)清.蕭塤(賡六)著。八卷。分為月經(jīng)、胎前、產(chǎn)后、崩淋、帶下、雜病等門,辨別虛實寒熱,詳論治法。
查古籍
《女科經(jīng)論》(公元 1689 年)清.蕭塤(賡六)著。八卷。分為月經(jīng)、胎前、產(chǎn)后、崩淋、帶下、雜病等門,辨別虛實寒熱,詳論治法。
(公元前五世紀? )原題戰(zhàn)國時秦越人撰。共有 81 個問答。系采摘《內(nèi)經(jīng)》的精要,設(shè)為問答,解釋疑難。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神芎丸
大黃 黃芩(各二兩) 黑丑(頭末) 滑石(各四兩) 黃連 川芎 薄荷葉(各半兩)
滴水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溫水下。(《局方》無黃連。)婁全善云∶一中年夢遺,與澀藥勿效。改與神芎丸下之,后與豬苓丸,遂愈。
豬苓丸治年壯氣盛,濕熱郁滯夢遺。
半夏一兩破如豆粒,用豬苓二兩,為末,先將一半炒半夏色黃,勿令焦,出火毒,夏為末,糊丸梧子大,候干,用前豬苓末一半,又同炒微裂,入瓷瓶內(nèi)養(yǎng)之,空心溫酒或鹽湯下三四十丸。常又服于未申間,以溫酒下。此方以行為止,治濕熱郁滯,小水頻數(shù),夢遺精滑良。蓋半夏有利性,而豬苓導(dǎo)水,即腎氣閉,導(dǎo)氣使通之意。
一男子夢遺,醫(yī)與澀藥,反甚,先服神芎丸大下之,卻服此豬苓丸愈。可見夢遺屬郁滯者多矣。
經(jīng)驗豬肚丸治夢遺泄精,進飲食,健肢體,此藥神應(yīng)。
白術(shù)(面炒,五兩) 苦參(白者,三兩) 牡蠣(左顧者, 研,四兩)
上為末,用雄豬肚一具洗凈,以瓷罐煮極爛,木石搗如泥和藥,再加肚汁搗半日,丸如小豆大,每服四五十丸,日進三服,米飲送下。久服自覺身肥,而夢遺永止。
《和劑》威喜丸
白茯苓(去皮,四兩,切塊,同豬苓二錢半于瓷器內(nèi)煮二十余沸,曬干,不用豬苓) 黃蠟(四兩)
上以茯苓為末,溶黃蠟搜和為丸,如彈子大。每空心細嚼,滿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和為度效。忌米醋及怒氣動性。
三仙丸
益智仁(二兩,用鹽二兩炒,去鹽) 烏梅(一兩半,炒) 山藥(一兩,另為末。)
上用山藥末,煮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朱砂為衣,空心臨臥以鹽湯下。
蒼術(shù)丸
茅山蒼術(shù)(去粗皮,一斤,米泔浸一日夜,焙干) 舶山茴香(炒,三兩) 川烏(炮,去皮臍)破故紙(各二兩,炒,) 川楝子(蒸取肉,焙干,三兩) 白茯苓(二兩) 龍骨(別研,二兩)
上末,糊丸梧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五十丸,空心縮砂仁湯下。粳米飲亦可。此《直指》所謂脾精不禁,當用蒼術(shù)輩以斂脾精是也。若有熱者,宜鳳髓丹。